「回歸故鄉」也許那是許多人所認定的退休後的生活,在那美好、寧靜而緩慢的生活裡,輕鬆愜意地度過不同於前半輩子戮力於工作、家庭的樣貌。然而,如果沒有那樣的故鄉呢?那麼人生又該何去何從,是在既有的生活步調裡學習調整與改變,進而重新找著新生活的可能,抑或者茫茫然地在那日復一日的生活裡度過餘生。
《有母親等待的故鄉》是被譽為最會說故事的直木賞得主淺田次郎,暌違五年的最新力作。故事以三位年屆退休的男女,面臨孤單的生活,憧憬著回歸故鄉的美夢。也在這樣的狀態下,三人分別收到了頂級信用卡公司所提供的「歸鄉服務」的邀請。那兩天一夜要價不菲的費用,原讓人感到退卻,然而關於歸鄉的渴望,則是讓好奇勝過了懷疑,甚或是旁人眼中的荒謬。
歸鄉,那該是什麼樣服務,那又將會是什麼樣的戲碼,也許那是一趟長路迢迢的旅程、也許那是久違鄉親卻依舊親切地寒暄與問候、更重要的是那當然還有母親準備著心心念念的美食,熱切等待的溫暖與深情。很難想像,那樣的情境竟然可以透過商業模式而運作,更難以理解的是那關於一切種種,雖然明知虛假,卻依舊身陷其中。尤其是與故鄉母親的對談,更每每讓人熱淚盈眶。
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當故鄉母親提出掃墓的想法時,又該如何去因應與回答。當村民們熱切卻又不失自然地道出回家的路程,是否也該同樣熱切地去表現多年未見的歡欣。也許那所謂的配套,不免讓人感到荒謬,甚或開始質疑自己為何會願意花費金額去購買一種深情。更讓人感到為難與困窘的是,即便在那過程有許多的感觸與心動,也無法與他人分享。因為那就像是告訴別人自己極為孤單,甚至孤單到想要用錢買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故鄉,甚至是故鄉裡的母親。
而更讓人感到難為情的是,即便如此卻仍舊止不住想要再次去重溫歸鄉夢的念頭,想要再次去看見那久違的故鄉裡的母親。甚至在那重逢的過程裡,多了更多的熟悉之後,更想要去發展出屬於彼此的情感,真摯的情感。然而,那樣的想望,卻彷彿逾越了原本說好的界線,更成了彼此之間碰也碰不得的議題。什麼是假裝,當彼此在那角色的虛構裡,卻投入真摯的情感,那所謂的真假究竟有什麼意義。
其實小說藉此點出了很重要的議題,那就是鄉村的凋零,而那又對比著城市的疏離。當人口大量地往城市移動,鄉村勢必得要面臨逐漸衰敗的命運。然而城市人口的增加,雖然造成密集度的上揚,但是人心之間卻越發疏離,而且不斷加快的腳步,彷彿讓人根本沒有機會停下來,好好地去感受與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情感,當然還有那份在乎。
而「歸鄉服務」,那乍聽之下的荒謬,甚或遭到質疑那關於情感的販賣,其實並不能以常理來論述。誠如負責扮演故鄉母親的老人家,面對著那樣的角色,她內心又何嘗不是充滿著矛盾與掙扎。願意去相信的是,其實她很樂意去付出關心,那對人的在意,並非是一種虛假。只是角色上的限制,彷彿總讓她背負著欺騙,甚或是謊言的不安。尤其是,不論是扮演母親抑或者村裡的其他人,都很害怕跟不安那些不請自來的拜訪者。因為同一個時間,一個人是無法扮演兩個不同人的母親角色。然而,當小說描繪著那樣的不安時,其實是讓人不捨的,因為那更加凸顯他們內心的驚惶與掙扎。
誠如書中描繪著參與歸鄉服務的人因此而反思著,也許故鄉母親受人敬愛的原因在於她的自然,而這些孩子敬愛母親的原因,卻在於他們的不自然。遠離自然的生活,卻勾勒著繁榮幸福的假象。忙碌與快速所造成人心的盲目與茫然,遂更加渴望在故鄉的想望裡,多一點恆常的意象。如果只是單純地用商業買賣來看待這一切,無疑小覷了那裡頭所藏著的更深的依戀與嚮往。
那是故鄉、那是自然,那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摯、那是一種輕盈而讓人著迷的緩慢人生。閱讀完後,深深地感觸著「有母親等待的故鄉」,那是多麼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