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3個思維突破,幫助碩博士生用好奇心建立深度筆記連結】

如果你是一名碩博士生,正在為如何管理好奇心驅動的筆記而煩惱,這篇文章會提供你新的思路。通過參加Nick Milo的免費培訓,我重新理解了如何讓好奇心筆記融入學術研究中,建立更強的知識連結。這三個思維突破,將幫助你在學術筆記中找到平衡與深度。


- 突破1 - 將洞察當作連結點

研究生的學術筆記往往涉及大量隨機的靈感和洞察,這些內容可能一開始看似無法與其他筆記相連。但只要我們將每個洞察視為潛在的連結點,它們就能成為促進學術脈絡發展的關鍵,幫助我們在不同的研究領域中搭建更有意義的知識框架。


- 突破2 - 平衡好奇心與學術結構

Nick Milo提出的「工程師與園丁」概念,對碩博士生尤為重要。在學術研究中,我們既需要像工程師一樣構建嚴密的知識結構,也要像園丁般隨時為好奇心留出探索的空間。這種平衡能幫助你既保持學術筆記的嚴謹性,又不失靈感和創造力。


- 突破3 - 讓自由寫作促進知識生長

在學術寫作中,靈感和筆記往往是不斷演進的。Nick提倡的「自由寫作」讓我重新認識到,碩博士生不必拘泥於固定的結構,可以允許筆記系統隨著自由寫作的進行自然而然地生長。這種方法類似盧曼的卡片盒理論,能夠讓筆記隨著時間自然演變,為後續研究提供深度支撐。


你在學術筆記中也遇到過如何管理好奇心的挑戰嗎?歡迎分享你的經驗,讓我們一起優化學術筆記系統,提升研究深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