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策略同理心平衡情緒與理性

如何與他人溝通並進一步可以說服對方認同自己,是一門實用的技巧,傳統上會強調要能先「同理」對方。然而,傳統的同理心方法雖然重要,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顯得不夠全面。羅振宇在《羅輯思維(認知篇)》一書中,介紹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策略性同理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溝通和談判。

傳統上,我們都認為同理心是一種美德,是成功溝通的關鍵。的確,具備同理心的人能夠快速判斷與他人的共同點,找到解決矛盾的方案。然而,單純的同理心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適得其反。

想像一下,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雙方在情緒上陷入僵局,談判無法繼續進行。儘管你完全理解對方的想法、需求和情緒,但就是無法達成共識。這時,如果繼續強調同理心,可能會導致單方面的妥協。更糟糕的是,如果只有你在運用同理心,而對方並不相互同理,你可能會為了維持溝通而忽略了自己的目標。

羅振宇在書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例子。美國前國務卿Hillary Clinton曾在大學演講時說:「請顯示你對對方的尊重,哪怕是敵人也一樣,你要努力去理解他們,對他們的想法感同身受。」這句話聽起來政治正確,但卻讓聽眾覺得她虛偽、俗套、口是心非。這個例子生動地說明了過度強調同理心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保持同理心的同時,又不失去自己的立場和目標呢?這就是「策略性同理心」的用武之地。

「策略性同理心」的核心在於,我們不僅要感知對方的情緒,還要將它明確地說出來,讓對方看到並開始思考。這種方法的妙處在於,它能幫助對方從情緒狀態切換到理性狀態。

舉個例子,假設你在與一位同事討論一個專案的進度,你察覺到他似乎有些焦慮。這時,你可以說:「看起來你對這個專案的進度有些擔心。」注意,這裡使用了「看起來」而不是「我覺得」,這樣的表述更加客觀,不帶有主觀判斷。

這種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利用了我們大腦中一個叫做「杏仁核」的結構。杏仁核負責掌管情緒,當它活躍時,我們的情緒就會高漲,理性思考能力就會下降。然而,當我們被迫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時,杏仁核就會「歇息」,將控制權交給負責理性思考的大腦皮層。

「策略性同理心」正是利用了這個機制。當你明確指出對方的情緒狀態時,你實際上是在迫使對方思考:「我真的有這種情緒嗎?我真的是對方所說的那樣嗎?」這個過程會讓對方的情緒退潮,回歸理性狀態。

舉個例子,假設你是一名專案經理,正在與一位團隊成員討論工作進度。你注意到這位成員似乎有些焦慮和不安。你可以這樣說:「聽起來你對這個專案的進度有些擔憂。」這句話會讓對方停下來思考自己的情緒狀態,有助於將對話引導到更理性的層面。

此外,「策略性同理心」還強調在情緒上領導對方。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在理性層面說服對方,還要能夠引導對方的情緒走向。這需要我們在溝通中保持冷靜和理性,同時對對方的情緒變化保持敏感。

「策略性同理心」不僅保留了傳統同理心的優點,還加入了更多策略性的考量。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在談判和溝通中更好地掌控局面,既能理解對方的情緒,又不失去自己的立場和目標。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