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讀書」,這兩個字彷彿是一根針,刺痛著某些人的心,就像揮之不去的夢魘,讓人聯想到學生時代無止盡的考試和不斷書寫的考卷,讓不少人當時下定決心:「這輩子再也不想讀書了」。但對於讀書這件事,我有不同的看法,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前陣子,我在一個社交平台的打工兼職社團中看到一則讓我印象深刻的貼文:
「我今年16歲,還在讀書,但我已經不想繼續下去了。所以我想找一份全職工作來做,我什麼都願意學,只差一個機會。」
這篇貼文下方有一條按讚數極高的留言:
「什麼都願意學,那為什麼不去學校學?」
看到這個留言時,我的第一反應跟留言者一樣。既然說想學習,學校無疑是最適合學生的學習環境。但後來,我思索了很久,卻也明白不願在學校學習這件事,對許多人來說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段心路歷程。如果站在這位少女的角度來看,或許有幾個理由可以解釋她的想法:
第一點,不想在學校學習:
學校的教學方式有時過於死板,尤其在亞洲的填鴨式教育下,讓學生感到喘不過氣來。每當讀書感到辛苦時,每當感到讀書辛苦,看到家中的長輩享受生活,青少年便對「大人」的生活方式產生錯誤期待。
第二點,覺得學校所學的東西沒有用:
許多科目在步入社會後看似無法應用,如微積分、歷史、地科、文言文等,讀起來枯燥乏味,難以從中找到樂趣。很多學生因此質疑:「我為什麼要學這些?這些知識將來對我有什麼幫助?」更難在生活中找到將這些知識靈活運用的機會。
第三點,想要賺錢:
青少年時期容易出現攀比現象,無論是包包、手機、衣服還是鞋子,都成為朋友圈競爭的焦點,甚至用「打卡」分享自己的奢華生活,這樣的攀比無形中增大了他們對物質的渴望,這對許多家庭條件一般的年輕人來說是巨大的經濟壓力,因此會希望透過打工賺錢,滿足虛榮心和購買欲,與此相比,學校的生活顯得無聊且封閉,外面的世界似乎更自由和有趣。
綜上所述,我想這位少女的想法並非孤例,實際上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困惑。而這樣的困惑正源自於他們對學習的誤解,他們看不到學習的長期價值。大概每個人年少時,都曾在面對堆積如山的課本時懷疑過:「我到底讀這個要幹嘛?出社會又用不到?」
我曾經向一位教了我三年的老師問過這個問題,而老師的回答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讀書是為了讓自己以後擁有更多的選擇。」
那麼,什麼是「更多的選擇」呢?
選擇是,當你和情敵追求同一位心儀的對象時,你不會因為見識淺薄而落敗。相反,如果你博學多才,就能吸引到更優秀的對象,成為掌握選擇權的那一方。
選擇是,當你生活停滯不前時,你能跳脫那些每天只顧吃喝玩樂、毫無進取心的朋友圈,轉而加入能提升你價值觀、思考能力、生活品質並能讓你擁有積極樂觀心態的社交圈。
選擇是,當你的家人生病住院,醫生提供兩個治療方案:一個是20萬元的高端醫療設備搭配止痛劑,另一個是2,000元的常規治療,但會讓家人飽受折磨。你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給家人最好的照顧。
選擇是,當你加班至深夜,想到未繳的帳單和保險費時,不必為了省錢而選擇吃路邊攤,而是可以選擇去餐廳犒賞自己一份頂級牛排。
選擇是,當你決定辭職時,你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能讓許多公司爭相邀請你加入,而不是向100間公司投遞履歷後,只能得到最普通且最容易被取代的工作,還要擔心下一次的裁員。
選擇是,當世界快速變遷,你不會因為缺乏技能而被淘汰,反而能成為創新者,帶領世界向前。
正如蒙格所言:「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你只有單一工具時,你也只能用單一角度去理解這個世界。所以選擇是,當世界變化多端時,你能夠手握多種工具,靈活應對。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些和讀書無關,但事實上,我們低估了學習所能帶來的影響。世界是由無數知識累積而成的。沒有歷史,我們便無法從過去的變化中學到規律;沒有地科,我們便無法理解建造房屋所需的材料;沒有數學,我們便無法掌握宇航員的精確著陸位置;沒有文言文,我們便無法延續古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當我們進入社會時,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單一科目的應用,而是一團錯綜複雜的知識網絡。讀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或應付眼前的難題,而是為了將來有更多的選擇和自由。要相信那些曾經看似無用的知識,最終會像養分一樣,在無形中滋養我們的品行、舉止、思維和談吐。
想像一下,有一天你面對職場的困境,別人束手無策時,你卻能憑藉過去的學習找到解決方案;或是在面對人生關鍵選擇時,你擁有足夠的能力去把握最佳的機會。
我們都曾經懷疑過讀書的意義,甚至有過放棄的念頭。但現在的我,會問問自己:「我想要一個被動接受選擇的人生,還是擁有掌控命運的力量?」
學習,就像一項對未來增值的投資,
它不一定會改變你當下的生活,卻會為你的未來打開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