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為什麼讀書沒有用?為什麼我要持續寫作?

為了強迫自己學習一樣新東西,最快的方式,就是答應一場分享。

就像 2023 年的時候,生成式 AI 突然爆發,去參加了幾場 AI 小聚,覺得講者都很厲害,自己卻什麼也不懂,得要趕緊跟上 AI 才行。

為了強迫自己搞懂,就先不要臉的報名說要當講者,要上台分享,當然報名當下是完全一片空白的。反正,deadline-driven,為了演講的那天不要丟臉,就會強迫自己在 dead-line 之前,把它弄懂。

我是一個很喜歡學新東西的人,而長期以來,最好的學習,其實是教學跟分享。

教學跟分享是一種很強的拉力,強迫給自己的大腦 input ,為了要能夠輸出,強迫自己大腦處理,然後拉出分享的 output。(拉出?)

簡報是我最常做的分享方式,也是目前自己最熟悉的格式。為了要做好一場簡報,需要強迫自己把要談的內容,學到至少融會貫通的理解,才能夠交付一場有衝擊的演講。

當然寫部落格跟電子報,也是一種分享,也是現在我越來越掌握起來的格式。其實寫作,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強迫學習的過程。

因是,光是閱讀不是學習,光是聽很多演講也不是學習。關鍵是寫作與分享,把讀到的 input,再用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做出 output,有了 output ,那些 讀來的 聽來的 input,才會經過大腦真正的 process,才能對所讀到的知識,真正有自己的一份理解。

所以寫作與分享,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Pasted image 20240907165747.png

為什麼講座或課程也沒有用?

反過來,其實聽很多演講,並沒有什麼用。

講座作為一種媒介,也沒有仔細考慮「認知模型」。講座如果是單分面的宣講,就認知科學中,屬於一種「傳輸主義」。

也就是我們認為: 「講師做了一個演講 > 聽眾聽完了內容 > 然後聽眾都理解了。」

事實上,課程也一樣形式,也就是我們認為: 「老師在課堂上教了一些想法 > 學生聽了課程 > 然後學生都就都學會了。」

講座或課程要有效,通常會發生在講課之後。聽眾或學生,嘗試自己動手解決問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真正的課程,需要準備作業題目、需要寫論文或報告、或需要設計實作,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講座只是熱身,給了一些 input 的材料。自己動作做、做一些產出 output,才是真正的學習。

為什麼閱讀沒有用?

同樣的,書籍的格式,並沒有考慮認知模型。

也就是誇張地說:「作者在頁面上用文字描述一個想法 > 讀者閱讀這些文字 > 然後讀者就理解這個想法」

讀者如果要真正的理解,他們必須用自己的大腦,真正處理過這些文字。像是:做一些自己筆記整理。與他人討論。寫一篇回應的文章。或者直接試著應用於自己的工作或生活。

閱讀只是學習的前菜。實作才是學習的主菜。

做一些筆記,而不僅僅把作者的話再抄一次。我們需要透過自己做筆記,去總結、去分析、寫出了自己的心得分享。這才是閱讀後,真正經過自己大腦處理後的理解。

當然也可以透過 AI 幫忙閱讀,AI 幫忙總結、甚至 AI 幫忙產生心得。

只是,透過 AI 的閱讀與總結,可以幫助快速獲得「資訊」,但無法幫忙你快速獲得「知識」。真正對知識的理解,不能只是閱讀,而是要透過實作或分享。

透過 AI 幫忙總結書籍,AI 並不會幫忙你獲得「智慧」,但 AI 可能會。

什麼是達克效應?

Pasted image 20240907170908.png

「無知比知識更容易招致自信」- 查爾斯·達爾文

如果我們只是看了書,上了一些課,就以為我們自己都懂,還四處跟別人分享,講的頭頭是道,還可以評論其他人的看法,宛若自己是領域大師。一不小心,就落入了「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又稱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這個效應描述一種「認知偏誤」,也就是:「越是無知的人,越是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知識越豐富的人,反而會低估自己。」

對一個領域知識理解的最少的人,往往反而是那些在社群上講話最大聲的人。而真正領域內的專家或大師,有時候反而不太說話,因為他們擔心自己仍然不足,說出來的話太過淺薄。

不過,網路改變了媒體的型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聲,每個人都有機會帶來影響力,無論談及的內容是否正確。

影響力或擴散力,來自於內容的渲染力,而不是內容的知識品質。

財經網紅變成產業專家、社群網紅變成電商達人,講的都比真正的產業內部人還懂產業的樣子,但可能其實,他們都沒有真正的實作過。

也不能說這些內容都是錯的,只是真正的實作下去,看到的問題複雜很多,解決問題的答案很難簡單說。但大眾需要簡單的問題、簡單的答案,太複雜的內容,通常很難有按讚。

AI 帶來的達克效應

作家有兩種類型:「那些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並寫出來的人;以及那些透過嘗試寫作來發現自己在想什麼的人。絕大多數人類屬於後者。」-- EM. Forest

寫作的過程,根本是一種發展自己的大腦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寫作對自我學習如此有益。寫作迫使我們釐清自己的論點,尋找相關的證據,以及發現靈感的片刻,最重要的是,學會用簡單而清楚的句子表達自己。

對許多人來說,這並不容易。也自然,我們會開始依賴 AI 來寫作,透過 AI 來生成文字,使用AI,等於我們輕易放棄了 - 透過書寫來學習的神聖過程。

如果沒有適當的指引,我們將輕易的外包我們的學習能力給機器,而透過 AI 的閱讀、AI 的書寫,AI 越來越會學習,而我們越來越會裝逼,因為 --「達克效應」。

AI 會幫助一個人覺得自己很威,但其實很可能,這個人什麼都不懂。自信爆棚,知識零分。

書寫為什麼重要

「書寫」在人類學習的過程中,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

就像學語文一樣,越來越多科學證明,聽說讀寫四個動作裡面,"說" 跟 "寫" 比 "讀" 跟 "聽" 重要許多。透過大量地說跟寫,比大量的讀跟聽,更容易學好一個語言。

現在的時代,資訊太多了。就算透過 AI 總結的資訊,其實,總結的資訊,資訊最後還是資訊。如果我們的大腦沒有真正的處理這個資訊,資訊還是資訊,而大腦不是一個負責任的資訊儲存者。

「寫」這個動作,扮演了最佳協助者的角色,它引導我們的大腦去思考、閱讀、學習、理解那些資訊、然後產生自己的想法,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書寫的同時,你也在思考、閱讀、理解、產生看法。

事實上,書寫,只是最簡單的部分,書寫只是一個形式,思考才是裡面的核心。書寫不是幫助我們記下來,而是幫助我們的腦動起來。

你的大腦透過書寫在處理資訊,透過處理資訊,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透過透過長時間一再實用這些知識,並在每一次獲得回饋,你的心就會發展出智慧。

原文刊載:零售的科學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