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請盡量排除的 8 個職場負面因素

在工作選擇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關注特別亮眼的條件,像是薪資待遇、工作發展性、品牌知名度等等,以及職務機會是否大致吻合自己所設定的標準。

然而,我們時常忽略的是:工作環境中的負面因素。這會造成我們在實際進入一份新工作時,強烈地感受到與先前期望的落差,進而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選擇,甚至是思考去留。

以下想透過《換個工作,更好嗎?》中的重點與摘要,來進一步分享,我們究竟需要留意哪些負面因素,來幫助我們在工作選擇時,排除不合適的選項。


負面因素的影響性

其實比起正面經驗,我們更容易記得負面經驗。

即使找到的工作有數個正向因素,而工作環境中只要有一個負面因素,就可能抵銷正向因素所帶來的好處。

因此,簡單來說:只看工作中正向積極的面向,不會讓幸福感提升。想穩定地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在選擇工作之前,必須盡可能把負面因素排除。


8 個職場的負面因素

作者在彙整各式研究報告後,找出了工作中的負面因素,主要有 8 個。而它們對身心的影響程度,則依序排列如下:

  • 工作與生活失衡:假日或是下班後其實只要思考工作的事,壓力指數就會顯著增加。即便是運動或按摩也無法緩解思考工作帶來的壓力。公私不分者,相比於公私分明者,得到憂鬱症、焦慮症的比例明顯高出 1.5 倍。
  • 工作不穩定:工作的委託斷斷續續、同事突然遭到解雇、收入不穩定、工作安排不規律等。
  • 長時間工作:也就是所謂的過勞。以整體數據來說,每週工作超過 40 小時,健康就會開始拉警報。超過 55 小時,身心狀況會明顯出現崩壞。
  • 輪班制:會打亂生理時鐘的規律,影響睡眠品質。
  • 工作無自主權:工作內容有多少可以自己決定,以及能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安排進度的程度。根據研究,工作自由度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影響性甚至大過於抽菸。
  • 沒有社會支持:團隊內能否提供心理安全感,也就是犯錯或失敗時,不會被看不起,能夠獲得適當協助的安心感。
  • 組織內多不公平的事:能否賞罰分明。我們往往透過跟別人比較來決定自己幸福與否,因此對於薪資不平等尤其敏感。
  • 長時間通勤:通勤時間會影響睡眠、運動時間,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所以,怎麼辦?

在求職階段,特別是面試、請教現職/離職員工的過程中,會建議盡量去收集相關資訊,來檢視該職務、公司是否有以上的徵兆。

即便我們能獲得的資訊有限,但透過盡可能的觀察與評估,有機會降低自己踩雷的機率。可以觀察、提問的點有以下:

  • 公司的上下班時間?是否有彈性工時?
  • 主管、同事是否會在假日、下班時間聯繫公事?
  • 團隊平均每個月的加班頻率、時數為何?
  • 面對工作旺季、業務尖峰時,主管如何調配資源應對?
  • 公司內部的升遷機制?
  • 公司是否有制度或機制,讓主管針對員工的成果給予回饋?還是將回饋與否交給管理者自行決定?
  • 產假、育嬰假、維繫健康等制度是否健全?公司是否有向員工傳遞「有困難時,公司會伸出援手」的訊息?
  • 公司內部有無員工交流的活動、機制?
  • 公司內部有無員工針對制度、事件回饋的機制與管道?


總結

儘管我們在求職的路上,未必能找到完美無瑕的工作機會,然而透過盡可能地排除負面因素,有機會提高我們對於工作的滿足感(當然,也同時需要搭配破除常見迷思與偏誤、媒合正面因素等,這部分會另外寫成文章來分享)。

祝福每一位閱讀至此的人,都能夠在求職、工作的路上,盡量排除這些有害的負面因素。如果真的不幸遇上,也祝福能早日脫離,恢復身心健康。讓自己從此時此刻就能夠逐步累積滿足感與成就感,擁有更佳適合的職涯發展。

在此,與你擁抱。

也歡迎對職涯有所迷惘、困惑和需求的人,可以透過這個諮詢表單:pse.is/686ctg ,來開啟彼此的對話。

期待後續有機會能成為協助你面對迷惘的夥伴,支持你朝著期待的職涯前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