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教養的困境,來自不理解孩子的求救訊號:《Good Inside教養逆思維》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身為一個高需求又高敏感孩子的母親,以前最常被長輩說:「這個小孩就是生來糟蹋人的!」而尋求同輩的經驗與協助,得到的建議也總是小孩喜歡挑戰大人的底線,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絕對不要屈服,否則就會被吃得死死的,以後會越來越難教育。


曾經,我也相信以上的說法,也實際執行過暫時隔離的方式,結果小孩的情緒不僅沒有緩和還更加激烈,向友人再次尋求意見的時候,只得到:「妳的小孩真的很難搞。」的結論,直到我積極地在書海中找尋解決方法,才恍然大悟那些打從心裡認為小孩「難搞」或「很壞」的出發點,完全是走向親子關係毀滅的開始。


於是,我開始翻轉自己的想法,也在長時間觀察孩子的過程中理解到很多事情是他們缺乏調節能力,而不是「故意」使壞,而情緒之所以會容易大幅波動,則是他們在當下急需要幫助,結果因為父母的不理解及不諒解而遭受到責罵與處罰,想想還真是無辜啊!


《Good Inside教養逆思維》的核心宗旨是我們都應該把每個人當成「內心良善」來看待,這並非是溺愛的表現,也不會因此讓自己失去原則,而是跟孩子站在同一邊,去扮演協助及關愛的角色,讓他們從每一次的挫折中得到支持,也在每一次的失控中得到安撫,而不是把他們的求救訊號解讀為忤逆及無理取鬧。


作者在書中表示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可能需要的線索,比如一個孩子調皮搗蛋,可能背後的需求是希望引起父母的關注,或是想要展現自我掌控能力,倘若父母把重點放在該如何避免及抑制行為本身,很可能會更加劇行為的持續而引起反效果,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父母總認為孩子冥頑不靈,其實是因為忽略了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當一個孩子不斷被父母指責是「壞孩子」,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或許我們會誤以為如此會讓孩子感到羞恥而有所省悟,其實正是與我們的目標背道而馳,因為羞恥不僅會讓人感覺糟糕,也會同時引起恐懼與逃避,更會讓一觸即發的權力鬥爭更具爆炸性,唯有降低羞恥感讓身心感到舒適自在,才可能增進親子關係的連結,進而產生行為上的改變。


親子關係從來都不是一場你輸我贏的戰爭,而家庭也不是試圖證明「你對我錯」的場域,而是容許多重情況同時存在,並且不輕言否定自己及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並且相信關係的修復永遠都不嫌晚。


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該如何建立界限,也告訴我們可以同時兼顧「堅守底線」及「同理關愛」兩者,並且透過營造具有安全感的環境讓孩子勇於表達內心的情緒,而不是單純聚焦於孩子的外部行為而加以導正,就如同作者在書中所述:「我們不能在孩子年幼的時候鼓勵他們順從和服從,然後期待他們在長大後變得有自信。」


我想任何人應該都不希望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瞥見童年時期害怕孤獨及困惑的自己,以及重溫被懲罰及責罵的羞辱感,更不想再次去感受被噤聲的窒息感,所以不妨讓我們從過去的不當對待中解脫,把「聽話」的教養目標從思維中屏棄,打造一個能真正坦然說出心聲的友善教養環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Meta粉專:射手媽咪婷婷的書房及人生相談室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