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係會一直都在

raw-image




前二篇貼文提到學生時期的友誼如何影響我,因為記憶太過零散,我趁著回老家時翻找當時的照片。



不看還好,一看卻發現自己忘記了很多事情。例如,小學時的我很幸福,不論在學校或補習班身邊總有一群朋友,開心玩耍;而國中的叛逆期,是因為遇到了讓我學會思考的班導,所以才常常陷入自己的世界;高中的我超級活躍,因為高二擔任大傳社幹部,在社團我參加並協辦了許多的活動,並舉辦成發,班上人緣也不錯,在校慶、畢旅與畢典時,都跟很多同學合照。


最讓我驚訝的是,高三時我剪了一部50大壽的生日影片送給媽媽,還請班上同學們錄影祝她生日快樂,當時的我也太不要臉了,哈哈哈!影片最後我和弟弟也錄了一段溫情的話,現在看來真有點矯情啊!


看著這些照片,回憶慢慢湧現,似乎有這麼一回事,又好像全都忘記,主要的感觸有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原來我跟朋友的關係一直都在。


雖然我高中前是焦慮型依附,但並不像我想像中那麼討好他人,畢竟,要舉辦這麼多活動,需要良好的相處能力,某部分的自我必然會展現出來。當時的煩惱,大概是不知道如何在在自我與討好間取得平衡。


第二部分:我跟家人的關係如此緊密。


雖然這本來就知道,畢竟我們現在每天都在LINE群組聊天,但當我看到過去和弟弟溫情地表達對媽媽的感謝時,仍然覺得很感動:我成長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


但我也意識到,也許我現在對人際的責任感,可能是因為跟家人沒有完整的「自我分化」(*註1)。

在家庭中,由於分化未完全,我會把家人的情緒與困難視為我的責任,試圖去滿足他們的需求,這讓我沒有長出健康的界線,也使我過度依賴家人對我的認可,因為缺乏完整的自我認同,最終影響我與人相處的模式。


-

我知道我正在學會重新長出自我價值的道路上,在這過程中,最常擔心的是別人是否評判我,但我也要相信「關係會一直都在」,畢竟,過往人生中,無論我在不同的階段是單純、低潮、樂觀或獨立,身邊總有可以接納我的人,我很幸運。


我也提醒自己,每個人只需負責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區分清楚責任,每個人都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相信他們的力量。


*註1:在心理學的家庭系統理論中,學者 Bowen 認為「自我分化」是指個體能夠區分理智與情感的能力,並在情感關係中既保持自我獨立,又能與他人維持親密聯繫的特質。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在壓力下能保持冷靜,不易受他人情緒影響;反之,自我分化低的人較易受情緒牽動,難以穩定自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