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門診年輕新病人中,大學生、年輕上班族,每天 都可以見半數以上,已經達到用藥標準,也就是說, 再飲食治療3個月還是高,健保就給付用藥。
●三個月飲食治療後,有回診的90%以上患者,血清膽 固醇降不下來,尤其血清總膽固醇高於300mg/dl,或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200mg/dl,這類嚴重高 膽固醇血症個案越來越多,過去只有遺傳家族疾病的 人才見到,現在佔門診15%以上了。
禁吃海產蛋黃 無效
●禁吃高膽固醇食物,病人被衛教不能吃蛋黃,禁止吃海產 ,但是三個月後,再檢驗無效,只好適應吃藥,看來是飲食容易失敗,極多數病人需要藥物治療。但是用藥後三個月複診,第三次檢驗還是高!
●影響血清膽固醇高低的關鍵在食物中『膽固醇』、 『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尤其以飽和脂肪酸影響較膽固醇為強。
●所以1965年黑氏hegsted提出的公式,來揭橥飽和脂肪酸的加權惡影響,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保護作用,與食物膽固醇的輕微惡影響。
膽固醇指數見山仍是山
●日本膽固醇指數 CIJ
• 血清膽固醇的變動(毫克/100毫升) =(0.93S-0.71P+0.0677C)x4.66
●黑式膽固醇指數 hegsted
• 血清膽固醇的變動(毫克/100毫升)= 2.16S-1.65P+0.0677C-0.53
◆ S:食物100公克中的飽和脂肪酸(公克)
P:食物100公克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公克)
C:食物100公克中的膽固醇(毫克)
●血清膽固醇濃度的影響:因飽和脂肪酸而上升,因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而下降,因膽固醇而稍稍上升,但是影響血膽固醇強度遠小於飽和脂肪酸。
案例
●這位54歲女士,因為社區免費健檢時,發現血清總膽固醇高於300,所以轉介看病。
初診檢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我們原始人是五倍強達231mg/dl。
●三個月複診,再驗還是222mg/dl,我們來探究她到底吃的是什麼?
問診答日沒有吃蛋黃,不敢吃海產,常常吃的是外食 麵類,麵包吐司類,餅乾蛋糕類,也常吃燒餅油條類。
見山不是山
·看過病,受過衛教,極盡食療,膽固醇仍然居高不 下。
●食物膽固醇不是血清膽固醇升高的原因。
●飽和脂肪酸與反式脂肪酸製作的食物,才把我們的低密度膽固醇從50拉升到222了。
藥物無效嗎?
●不可能無效,絕對有效,雖然病患到處看病,但是不規則用藥。
●吃藥理論上不會失敗,都可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到5 成。
·但是以為吃藥會傷肝等副作用太大,以訛傳訛的網路社團內,過度強調藥物傷肝,傷肌肉的不良反應,實際上發生橫紋肌肌肉溶解症的病人百萬分之一計,肌肉痛雖多,但是數百人才有一位,停藥就好了,至於肝功能異常者更少,所 以多數藥物很安全,所以正常用藥者,都能安全下降。
●結果數年雖然到處求醫,但都只吃短期的藥,有心血管病症狀後,或深入了高階特殊檢查,才發現冠狀動脈嚴重阻塞,被診斷為冠心症,突然驚覺自己反應太晚了。
沒有規則吃無效
●被各種報導、社群媒體社團牽引,以為吃藥會傷肝等副作用太大,雖然到處求醫,但都只吃短期的藥,或不規則吃藥,所以藥物治療不能達到預期的降低效果。
●直到有心血管病症狀後,或深入了高階健檢,進一步特殊檢查,才發現冠狀動脈嚴重阻塞,被診斷為冠心症,突然驚覺自己反應太晚了。
為何吃速食麥片降不了膽固醇?
·民眾看病常常說有徹底食療,也有規則吃藥,但是治 療似乎不符理想。
•營養知識充滿了置入性行銷的[部分]實證,再將 『部分』實證醫學轉換成變性穀類的速食,每天洗腦。
●複診民眾常常質疑,院方檢驗報告正確性,『已經每天都吃廣告麥片』,為何血清膽固醇越來越高?
成功下降血清膽固醇的是哪些人?
●所以影響血清膽固醇高低的關鍵不在食物中『膽固醇』,而在於"飽和脂肪酸"含量。
•審視實證醫學,實證食品科學與調理學,我衛教病人 注意烹調與加工用油,少數真正跟著我臉書,假如有 跟著執行"減少反式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均衡適醣飲食,自己煮飯做菜的人,血清膽固醇降低成果都很 好。
反式脂肪酸, 75%
飽和脂肪酸 20%
膽固醇 5%
[多數患者的生活方式]
●早餐手拿者麵包開車,或不能、不願自己做菜,中午公司團體叫炸雞腿便當、炸排骨便當,這些人血清膽固醇有變高趨勢。
●店家使用"含反式脂肪酸"的油炸雞腿與排骨,客戶自然吃進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當然血清膽膽固醇就高。
●多數重症膽固醇血症不僅食物治療無效,甚至越治越高,假如他們禁忌海產,蛋黃,五花肉,但是放過酥 油、乳瑪琳,等於放過江洋大盜,但是專找弱勢小人 物麻煩,當然好不了。
[飲食觀念改變]
·2015年美國人飲食指南就是修正過去醫界與營養界的衛教,主張注意反式脂肪酸才是防治重點。
●但是老百姓被根深蒂固觀念僵化,簡單思維,以為動物油不好,要植物油,雞蛋海產不好,要吃素,結果 速食店在1980年代,把動物油換成"氢化植物油",得到相反結果,心血管病增加。
瑞士農業部的逆襲
●就如同瑞士農業部食品研究院,他們以平衡美食,與健康環境為任務。2014年初,該機構研究員Alexandra Schmid以官方代表發表一篇科學文獻研究綜論動物脂肪就是。
德語原文是:Wissenschaftliche Literaturrecherche zum Thema tierisches Fett Agroscope, Institut für Lebensmittelwissenschaften
●開門見山就主張:『動物脂肪被多數媒體和多數衛生 當局妖魔化了。』
●雖然無視於科學的事實,對動物脂肪是不公平地被定論,廣告性把植物脂肪經過官方機構建議:動物脂肪劣於植物脂肪,也已經體現在諸多消費者的態度上。
·但是假如行銷了使用植物油,尤其人造『反式脂肪酸』 來調理的食品,這種食品的升膽固醇血症作用更強數倍,是今天血清高膽固醇血症流行率飆升,重症上升, 與心血管病流行率攀升,與年輕化的原因。
●根據BAG的瑞士營養成分數據庫人士稱:瑞士肉和肉品的總脂肪含量,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從1.1克(小牛肉,切絲,生原料),到高達50克(Pantli,是一種山區居民自製的扁形臘腸, 可以保存)。
• 對於新鮮肉類,脂肪含量通常低於20%重量,肉製品中的總重 量可以達到重量的50%,該肉與脂肪的組成,主要取決於種類 和飼養或動物的食物。
·不同脂肪酸群的比例,在瑞士產肉與肉品如下:
● 飽和脂肪酸在30%至51%之間,
●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在38%至51%之間,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6%和30%之間。
• 通常植物油比動物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較高,但有兩例外,椰子或棕櫚油,卻比動物油多"飽和脂肪酸"。
●根據第6次瑞士2007/08年度營養調查報告,瑞士國人脂肪的平均攝食量
●瑞士每人每天103.8克。其中16.7克(16.1%)來自肉和肉品 類,排名第三的油脂來源是牛奶/乳製品。
●肉類產品與油脂/脂肪和油脂之後都有供應商。
●作者說:不是植物油就比較健康的第一次反擊,尤其不能把肉,或同一品種的肉,當成有一樣成分的脂肪酸。
• 例如高級牛,以手指觸摸脂肪時,在33度指尖就融化,表 示多數是不飽和脂肪酸。
• 所以肉品價錢不同,可能飼養環境不同,飼料迥異,攝食 結果,對人類健康影響也大不同。
•再說現在炒作的椰子油,除了有許多科學人說:沒有足夠8 碳中鏈脂肪酸外,還有太多飽和脂肪酸的疑慮,文中清楚標示出來了。
解決之道
●正視反式脂肪存在的需要,因為現代人喜歡吃高溫油炸物的焦香味與酥脆的口感。
●只衛教油炸物要減少效果有限,除了官署已逐步禁止人造反式脂肪外,也要找到安全的油炸替代油脂。
●自己煮最理想,但最不容易做到。
[自己煮該注意哪些]
●一般料理使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例如初榨橄欖油,但要避免高溫烹調,因為高溫會酸化的限制。
●油炸食物可考慮用豬油來中溫油炸,一週一次以下, 還不至於造成飽和脂肪酸過高攝食。
●早餐與點心避免反式脂肪如酥油、乳瑪琳製品的攝取。
外食族該如何吃
●上班族下班回到家已經七點,親自下廚做菜機會較小。 可考慮用一杯水洗掉外食過油,也有減少部分油脂, 禮儀上看來雖不雅,更改變了料理的味道,但是有部份效果。
●料理的種類上儘量避免選擇油炸、勾芡的食物,以減少攝食油脂量。
如何分辨油脂
●有素食者,可以分辨油脂的來源,但是一般人如何分辨呢?一般做菜沙拉油最便宜,沙拉油呈清徹透明的淡黃色,具高度流動性,不會黏黏的。先用眼睛看, 再吃看看,就固定一家,三個月檢驗後,就知道這家餐廳的良心了。
豬油的疑惑
●過去德國1982年,我去留學時,發現不似台灣很禁豬油,也沒有跟隨美國糖尿病學會,要求較高的五穀根莖類粗食,"糖類佔比要58%",德國當年已經二戰後工業化,所以他們給40%糖類,30%油脂,20%的蛋白質類,較接近當時德國,與現在台灣一般人飲食。
●現在美國推薦一年數變,有人根本不知如何追隨,其實豬油德國人照吃,大家上網看維基百科,豬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約占一半脂肪比,所以光用這點不能禁止吃豬油。
德國最高級旅店Schlosshotel Elmau 餐廳的豬油渣
呼籲
●高膽固醇血症無症狀,多數人看了醫師診斷,不痛不癢,或吃了半年藥,沒有再高就不去管它,等到幾年 後,病發心肌梗塞之時了,一切已經晚了,三級預防。
●健檢早期發現高膽固醇血症,並立即治療,二級預防。
●平時儘量在家烹調,外食時挑選適合的食物種類並調整 食用方式,才能預防高膽固醇血症上身,一級預防。
●還要注意油炸高溫帶來的危害,除使用反式油脂升高血清膽固醇問題,還有肥胖,高三酸甘油脂,致癌與長青春痘危害。
●病:我都買橄欖油了,怎麼低密度膽固醇還196?
●醫:您煮飯嗎?
●病:從未,我外食!
●醫:外食用得到您橄欖油?
THANK you (from 洪建德醫師臉書貼文)
1. 動物性食品
紅肉:
牛肉: 尤其是肥肉較多的部位,如肋眼、T骨牛排,以及高脂肪的絞肉。
羊肉和豬肉: 包括豬排、香腸和培根。
帶皮的家禽:
雞肉和火雞: 雞皮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
乳製品:
全脂奶及奶油: 如全脂牛奶、半奶油和鮮奶油。
起司: 特別是硬起司,如車打起司、高達起司和帕瑪森起司。
奶油: 廚房烹飪和烘焙中的常見原料。
冰淇淋: 全脂品種的冰淇淋飽和脂肪含量較高。
2. 加工和即食食品
烘焙食品:
糕點、蛋糕和餅乾: 通常含有奶油、人造黃油或棕櫚油。
甜甜圈和鬆餅: 飽和脂肪和糖分含量都較高。
零食:
薯片和餅乾: 許多零食使用氫化油製作。
爆米花: 尤其是加入奶油或棕櫚油的品種。
油炸食品:
薯條、炸雞和甜甜圈: 通常使用含飽和脂肪的油炸製作。
3. 植物性來源
熱帶油:
椰子油: 烹飪和烘焙中常用,飽和脂肪含量高。
棕櫚油和棕櫚仁油: 常見於加工食品和包裝食品。
某些植物性食品:
可可脂: 存在於巧克力和某些糖果中。
部分人造奶油和起酥油: 尤其是未標明無反式脂肪的品種。
4. 其他來源
豬油和起酥油:
烹飪和烘焙中使用: 常用於派皮、糕點和某些油炸食品。
加工肉類:
香腸、熱狗和臘腸: 飽和脂肪和鈉含量都很高。
黑巧克力:
某些品種: 雖然含有健康成分,但也可能含有較多飽和脂肪。
減少飽和脂肪攝取的建議
1. 選擇瘦肉部位: 優先選擇去皮的家禽和瘦牛肉或豬肉。
2. 選擇低脂或脫脂乳製品: 使用脫脂牛奶、低脂酸奶和減脂起司。
3. 使用更健康的烹飪油: 用橄欖油、芥花油等不飽和油代替奶油或椰子油。
4. 減少加工和油炸食品: 儘量在家製作食物,以控制脂肪含量。
5. 閱讀營養標籤: 注意包裝食品中的飽和脂肪含量,選擇低脂替代品。
選擇更健康的脂肪來源
可以在飲食中加入不飽和脂肪,例如:
單元不飽和脂肪: 存在於橄欖油、酪梨和堅果中。
多元不飽和脂肪: 存在於脂肪魚(如鮭魚、鯖魚)、亞麻籽和核桃中。
Omega-3脂肪酸: 對心臟健康有益,存在於魚類、亞麻籽和奇亞籽中。
結語
飽和脂肪適量攝取是必要的,但過量可能對心臟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透過選擇更健康的食物來源,可以有效控制飽和脂肪的攝取量,維持整體健康。
如果有特定飲食需求或健康狀況,建議諮詢營養師或醫療專業人士,獲得個性化建議。
1. 人工加工食品
加工零食和烘焙食品
餅乾和酥餅: 包括鹹味餅乾和甜餅乾,尤其是使用起酥油製作的品種。
糕點和派類: 如奶油蛋糕、鬆餅、派皮和甜甜圈。
起酥食品: 起酥麵包、牛角麵包等。
蛋黃醬和奶油抹醬: 使用部分氫化植物油製作的品種。
速食和油炸食品
炸薯條和炸雞: 使用含反式脂肪的油烹飪。
速食漢堡和披薩: 速食餐廳中的加工肉類和麵包有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即食麵或方便食品: 使用氫化油作為成分的調味包和配料。
人造黃油和起酥油
人造奶油和抹醬: 尤其是質地較硬的品種。
起酥油: 常用於家庭烘焙或商業食品加工。
2. 包裝和即食食品
冷凍食品
冷凍披薩和冷凍派: 多含部分氫化油以延長保質期。
冷凍糕點和速食麵包: 如肉桂捲、乳酪蛋糕等。
零食類
薯片和爆米花: 尤其是微波爆米花,部分品種使用氫化油製作。
巧克力棒和糖果: 含有部分氫化油的巧克力糖果。
3. 天然來源
反芻動物的脂肪
少量天然反式脂肪存在於:
牛肉和羊肉: 反芻動物的脂肪中含有少量天然反式脂肪,但這些天然脂肪對健康的影響相對較小。
奶製品: 全脂奶、奶油和起司中的天然反式脂肪。
4. 反式脂肪對健康的影響
1. 升高壞膽固醇(LDL): 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2. 降低好膽固醇(HDL): 減少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
3. 增加炎症反應: 可能導致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和肥胖。
4. 損害心血管健康: 尤其容易引發冠心病。
如何避免反式脂肪?
1. 閱讀食品標籤: 注意成分表中是否含有「部分氫化油」。
2. 選擇天然食品: 儘量避免高度加工食品,選擇全食物。
3. 減少速食攝取: 避免經常食用油炸食品或速食餐。
4. 自製食品: 使用橄欖油、椰子油或其他不含反式脂肪的健康油脂。
5. 選擇天然奶油代替人造奶油: 烘焙時選擇黃油或健康植物油。
總結
反式脂肪酸是危害健康的主要來源之一,其對血液中膽固醇的影響遠大於飽和脂肪酸。日常飲食中應避免或減少攝入含有部分氫化油的食品,選擇天然、未加工的健康食品,才能有效降低反式脂肪對健康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