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相反邊練習】

      最近,所長在做相反邊練習。

      什麼是相反邊練習?

      就是處理事情時,改變過去順手的應對習慣,改以相反的方式處理。舉例來說,面對大師兄做功課,我會盡可能放手讓他自己安排,而不是由我控制一切。一開始的時候,看他自己處理,所長的心很像長了蟲一樣,整個癢癢的,然後會一直忍不住問他做了什麼,做了多少。聽完之後,又會忍不住焦慮,因為自己依照過往的經驗就知道他的安排不行,於是又忍不住想干預。

      為了放下控制的想法,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執行「三不政策」—不問、不看、不聽。

      這是我的相反邊練習,練習的目的是因為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是他在這個階段的任務,我不能剝奪他的學習機會,替代他玩成。但是從這個練習的過程中,所長發現到過往每當自己看到學生的作業寫不完、考試考不好,內心都會感到異常的焦慮。有時候,焦慮的程度甚至會讓整個人坐立難安。      

      於是這個相反邊的練習,又讓我往內在更了解自己一點。

      因為歲月的累積與經驗的堆疊,我們在遇到事件時,都會做出自然而然的反應,而這個自然而然的反應就成為了我們的習慣。但是,習慣是不需要經過思考,就能順暢地運作,因此久而久之這些習慣性的反應,便會成為牢不可破的信念。

      有些信念,可以讓我們越過越好,然而有些信念,卻會成為桎梏的枷鎖,讓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然而事實上,信念真的無法改變嗎?不是的,只是改變的時候,我們會不適應,所長才會感到坐立難安。

      這些桎梏我們的信念,在自己的眼中確實是無法改變,但在別人的眼中卻可能感到無聊至極,甚至是莫名其妙,不懂我們到底在堅持。而這些信念除了在無形中綁住我們之外,其實也在生命裡形塑我們的命運。

      就如同「人類圖」中所說的制約,正因為我們被非自己制約了,才會三不五時都會覺得自己活得不怎麼歡快。因此,「人類圖」中告訴我們要去制約,其實也就是要我們做相反邊的練習。

      為什麼要做相反邊的練習嗎?

      當我們隨著年齡的不同、角色的不同、經歷的不同,該有的行為表現本就要有所不同,如果沒有的話,就會做出不得體的表現。所長聽過一個很好的比喻,我們八歲所做的裝扮,到了二十八歲時還適合嗎?如果我們的裝扮沒有隨著年齡做調整的話,那看起來不是就會顯得不合時宜,對吧?

      如果不想做相反邊練習有沒有關係?

      有沒有關係?所長不知道,見仁見智吧!只是大家可以問問自己,當自己二十八歲時,還會把自己打扮成八歲的樣子嗎?所長是不會啦,但也許有朋友會吧!

      做了相反邊的練習,對生活有什麼幫助?

當所長開始做相反邊的練習之後,才看到原來自己沒辦法面對考試成績不如預期,因為自己的內在信念是只有學生的考試成績出色,才證明自己是一個好老師。等到這個信念鬆動後,所長才能以比較客觀的態度跟大師兄討論學習安排與表現。而不是以簡單粗暴的方式認定,考不好就是因為他不夠用功。

      所以,做了相反邊的練習後,感覺到自己的內心多出了一點空間,而且跟大師兄的關係也比較鬆弛,不會每次遇到複習功課時,兩個人就變得緊繃,好像在拔河比賽一樣。

      其實大家也不用想說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做這個練習,因為隨著生命的成長變化,必然會遇到需要改變的時候,尤其是成為父母後。想想看,孩子的行為與回應,是不是常常不在我們的控制之內?

      我們想要他們往東,但是他們卻偏偏想向西;我們希望他們做這個、學那個,但是他們就是不願意;我們看著時針滴答地走動,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事情,但是他們就是拖拖拉拉不配合,這些種種的一切,都是要我們做相反邊的練習。

      但是,到底要如何開始做相反邊練習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可以先從看見習慣的反應開始,再試著想想那這個習慣的相反邊會是什麼。

      可是,既然是習慣性的反應,有可能自己都不自覺,這又該怎麼辦好呢?

      是的,這時候我們可以藉著書寫的過程來幫助我們。藉著文字的紀錄,我們可以看見自己一貫的做法,然後再找出相反邊,並且試著先在腦中預演開始,讓自己慢慢做出改變來。不過要知道,既然是相反邊,就表示那不是我們擅長的方式,一開始可能有點笨拙,但要告訴自己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從小事開始練習,不用一下子就做出驚天動地的大改變,漸漸地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就會習慣相反邊的練習。

      從認識「人類圖」開始,所長越來越常使用書寫的方式,來幫助自己覺察,並找出被制約地方,並用相反邊練習來幫助自己去制約。書寫不但簡單易操作,而且也讓自己看得更加清楚。

      像是在人類圖的教養課程中,透過人類圖的認識與書寫的結合,有學員回饋:「在過程中受到肯定,肯定自己的價值,也肯定在親子關係裡角色扮演與互動,不僅是孩子的媽媽,也要學習先當自己的媽媽,陪伴自己,也陪伴孩子,一同成長。」也有學員回饋:「除了更了解孩子天性,更多的是認識自己,先愛自己就能讓孩子感受到愛。」

      關於親子的關係、關於人生,大家是否也想要為自己拓開更大的空間,為自己去掉那綁住我們的制約呢?歡迎大家來參加接下來所長在台中與嘉義的工作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