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找不到自己筆記的經驗嗎?你有想要分享某則自己看過的文章給親友,卻找不到嗎?還是你發現自己大腦經常被各種事情擾亂,然後很難專注在當下的思考創作嗎?
最近,Sunny 因為看到醫師薑餅資的分享,還有自己找了 Tiago Forte 的影片,讓我想用更系統化的方法來管理自己的資料,並且專注用大腦來思考和創作,於是找了《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來閱讀。
《打造第二大腦》的作者是Tiago Forte,書中介紹了一個叫PARA的知識管理方式,以及如何運用在現實中。
Sunny閱讀完《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也實際使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真的幫助我更有系統的運作既有的生活和工作,有效協助我整理閱讀筆記、既有的資料、申請學校、安排家庭旅遊等,希望未來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輕鬆、更有組織。
接下來Sunny分享從書中得到的小啟發:
透過PARA可以把生活中的所有資訊和想法,綜整在一起,然後把這些存放好,讓未來的自己要使用時很方便的隨時可以找得到。而且,PARA這個管理方法,有助於實現自己的未來目標。
Sunny發現,透過書中介紹的PARA方法,可以幫助我管理自己的人生,包含生活和工作,目標是用簡單系統化的方式來處理雜事,並讓自己的大腦專注於真正有用的資訊。
PARA涵蓋全面生活的四大類別:Projects 專案,你的工作或生活中正在進行的短期任務, Areas 領域,你想要逐步掌理的長期責任, Resources 資源,未來可以派上用場的題材或旨趣,Archives 檔案庫,來自其他三大類別的備而不用事項。
是有期限的目標,可以在完成時標註已完成,而且是有截止時間的。因為沒人希望無止境的努力,要有看到終點的肯定,甚至可以反思自己在抵達終點前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
責任領域是你需要長期維持的標準,這沒有明確的截止日期,像是工作上的領導部屬、諮詢提供,生活上的健康、人際關係、理財,這些都不是能「勾選完成」的項目,這是需要持續推進和維持的某個標準。
專案有結束的一天,領域沒截止時間。例如,跑馬拉松可能是你短期內的專案,但隸屬於健康領域,寫書可能是短期專案,但是自我成長紀錄的領域。專案和領域彼此相關,但非等號,如果你把馬拉松或寫本書視為領域,那麼你可能心力交瘁、漫無目,而且充滿挫折感,可能永遠都達不到。
Tiago Forte也提到,其實只要把最重要的「專案」定義清楚了,其他的資料夾其實都是很彈性的,可以隨著時間和狀態隨時調整。
是興趣、好奇、愛好,這可以是任何你當下有興趣的主題,也可以是你正在學習的新技能。
因為你直接負責的領域和你感興趣的資源截然不同,這取決於那項資訊對你的意義。
例如,對於大學裡公共衛生系的教授而言,「營養學」可能會是領域,因為他需要教學有關營養學的學科,但對於人類學系的同學而言,「營養學」可能是他當下有興趣的主題,可以把營養學當成資源。有朝一日,人類學系同學畢業後,也許發現他真的想成為營養師,那麼「營養學」對他而言就會從資源變成領域了。
除了專案、領域、資源三種以外的,備而不用的事項,都可以放入檔案庫。
如何判斷哪些資料應該放在哪個資料夾,書中介紹,可以用流程圖來檢視。
這與專案進度相關嗎,若是放入專案資料夾;若否這與領域相關嗎,若是放入領域資料夾;若否這與資源相關嗎,若是放入資源資料夾;若否這與興趣有關嗎,若是放入檔案資料夾,依序放入資料夾。
如果都沒關聯,那就不要收錄在資料夾中。
PARA像是水池或是森林的有機系統,要讓裡面的資訊保持持續的流動,否則就會過期,就像水一樣,如果靜止不動,水池會發臭。
書中提到,例如某天讀到管理的文章,可能自己當下是一般上班族,但覺得文章很有道理,可以把文章存到資源。當自己第二年升為小主管時,管理同仁變成你的任務,這個資料夾就會需要移動到領域,成為你每天需要持續進行的責任。過幾年,你可能變成協理經理,可能需要對全公司主管講課,辦幾場研討會講座來指導基層幹部如何帶領同仁,領導這個資料夾此時就會需要移動到專案資料夾中,有個明確時點需要你完成的專案任務。再過幾年,你自己創業當老闆,是一人公司,不需要領導,這時候領導資訊將會被移動到檔案庫,哪天你的公司規模持續擴大,你的領導資料夾資訊將會往其他地方移動。
盡可能少整理、盡可能晚整理,並且只在絕對必要時整理。整理本身並不會創造價值。
PARA走極簡風格的原因,PARA選擇在你的需求有所改變時,把項目從一個地方稍稍「挪移」到另一個地方。它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方法,機動順應生活中的種種變化。與其大費力氣組織你的數位資訊,「以備不時之需」,不如等到你需求變得非常清晰之後,再「即時」為你正在進行的專案整理你的筆記和檔案。這樣你就可以避開也許沒甚麼價值的大量前置作業,把力氣流道你確實知道自己想要完成甚麼事的那一刻再用。
現在的時代,資訊到處都是,也不會整整齊齊標上「專案」、「領域」出現,需要靠自己伸手挖掘、讓這些資訊變成專屬於自己的東西,挑選自己感到有用、有辦法解決當前問題的內容。
Sunny實際運用這本書中的PARA方法,在我的筆記軟體中,也在自己筆電的資料夾中,我發現,真的有讓自己大腦專注在重要的事情,把重心放在思考、創作、蒐集資料,重心在專案,其他收來的資訊就放在領域和資源,不會讓自己成為資料囤積者,要用的時候卻找不到,也不會讓自己同時想要做好幾件事情,能有效減輕自己大腦的負擔。
而且寫下來,讓未來的自己能夠在自己知道的地方找資料,更讓自己的大腦專注在思考和創作上的靈感來源。
另外,這陣子因為全面使用了筆記軟體,包括手機和筆電,藉由科技的力量,有組織的把自己長期想要做的事情盤點出來,並且分門別類,在自己靈感乍現時,也能夠很快的把那瞬間靈感放入自己找得到的地方。最後讓第二大腦PARA發揮資料歸類和搜尋的功能,在能夠好好思考整理資訊時,幫助我更快找到想要的資料,而不會一直要記得這件靈感,而消耗掉腦袋中可以運轉的能量,更是有效降低自己的焦慮感。
推薦《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這本書,給想把既有資料整理好的讀者們,還有想要讓自己大腦輕鬆一點、專注在重要事情上的人。
最後🎉🎉祝福讀者們,大腦都好好運作,也都有組織的完成各式任務,並且生活越來越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