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AI的詩與人類的詩:不只關於科技,還關於鑑賞

〈AI的詩與人類的詩:不只關於科技,還關於鑑賞〉2024-11-25

 

  「『機器正在寫詩』是我今年讀到最有詩意的句子之一。」英國詩人泰勒(Joelle Taylor)這樣回答《衛報》。

 

 

  近期之所以有「機器正在寫詩」的討論。最主要的支點是一份來自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的教授Brian Porter 和 Edouard Machery主持的一項研究,最近公開了他們的成果。

 

  簡短來說,學者們分階段找來了數百到一千多名非專業的讀者,讓他們閱讀著名的英文詩人的作品與透過ChatGPT生成的詩作。第一個階段的讀者要從這些混在一起的詩作中分辨出哪些作品是人寫的、哪些是AI寫的;第二個階段的讀者則要從節奏、美感、啟發性等項目中為作品打分數。

 

 

  他們的實驗結果裡,有三個要點我認為值得說一說:一、這些讀者分辨詩人作品與AI作品的準確度低於隨機猜測;二、這些讀者為AI詩作打出的分數,普遍比人類詩歌高分;三、當部分讀者被事前告知作品是AI寫的,他們對這些作品的評價普遍會更低。

 

  如果我們將這三個結果放在一起看,我們會發現後兩者很可能是這些讀者分辨上出現問題的原因。因為他們帶有偏見地首先認為人類的詩應該要比較好,但就他們自己的鑑賞能力而言,他們又更欣賞AI的詩,才導出了「錯把AI的詩當成人類的詩」的結果。

 

 

  從這個邏輯來說,去講「AI的詩更像人類的詩」或「AI已經超越了那些著名詩人」是完全說不通的。因為這個結論其實是建立在那些「非專業讀者」的錯誤理解。實際上的結論其實應該要更接近「對普遍沒有接受過文學訓練的人來說,AI生成的詩歌更合他們的胃口」。

 

  這個結論並不怎麼讓人意外。因為這其實代表了,AI對於語言的理解與表達是比較接近常民的,而一個人要能成為詩人,對於語言恰恰需要有一種與常人不同深邃理解。

 

  而這個不同,使得他們的文字對於沒有接受過文學(或更一般性的藝術鑑賞)訓練的人而言,產生了某種違和感。在研究中,研究者注意到,那些讀者在解釋他們對詩歌的評價時,更常用「這說不通」(doesn't make sense)來描述人類詩人的詩句,在解讀AI的詩句時,這樣的描述少上許多。

 

  對於這些平常不讀詩的讀者而言,那些與日常用語不同的詩句,就像AI繪圖中一度鬧笑話的「用手拿整坨麵來吃」,因為「一般人肯定不會這麼做」,所以那不會是人類的作品。但之所以那些詩就有其特殊的價值,有些時候就是因為詩人找到並呈現了一種超越於日常語言邏輯,但卻表達了某種特殊情感的文句。而這樣的作品是挑讀者的,不是像ChatGPT那樣從一開始就打算面向大眾。

 

 

  我們或許能說之所以出現這個結果不是因為「AI太厲害」或「AI通過了另類的圖靈測試」,其實是代表整體文學教育不足,人們缺乏讀懂好作品的鑑賞力。但如果從一種日常美學或「審美的民主化」角度出發,這裡的確存在有一種警訊。

 

  因為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所謂的「從文學角度看來的好作品」與普羅大眾之間存在有一種隔閡,那些作品的「好」,並不是大眾普遍都能理解的。反而由AI生成的詩句,既能傳達出某種廣義的(也許對真正的文學欣賞者而言粗糙的)「詩意」,又能讓沒有接受足夠文學訓練的讀者感覺自己能夠讀懂。

 

  從我的角度看來,這個實驗結果離「AI寫詩的時代」或「AI可以取代人類詩人」還非常的遙遠。因為事實上,真正在生活中需求著詩的,不是這些平時不讀詩的受試者,而那些渴求著詩的文學讀者,科學家目前還沒有能力用AI唬住他們。

 

  但另一方面,雖然不需要擔心AI,我認為文學創作者還是值得在這個時間點上重新思考:如果要讓藝術重新與生活接壤、讓更多「一般人」也能被作品觸動,生為創作者,還可以多做些什麼?





延伸閱讀:

〈《東京都同情塔》:一部AI「參演了」的小說〉

〈太空歌劇院:AI繪圖與下一個時代的藝術〉

〈賽博龐克桃太郎:「AI繪圖」作為一種截然不同的畫筆〉

〈Reise Nach Jerusalem〉

〈描繪真實:繪畫的探索與觀點表達〉

〈「去人類化」工具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談姜峯楠〈為什麼人工智慧不會創造藝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