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人生策略堅持的神話》第三部分 放棄:實用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第三部分:放棄:實用指南

第七章:準放棄:暫停與轉向


第七章「準放棄:暫停與轉向」探討了放棄的多元形式,並重新定義放棄的意義,特別是「準放棄」這種介於堅持與全然放棄之間的行動。以下是主要內容的詳述:

1. 準放棄的定義與意義

準放棄(Quasi-Quit)是指在不完全放棄某事的前提下,重新調整自己的方式和策略。它強調的是靈活性和重新出發的可能性,而非徹底放棄。例如,老虎伍茲在2021年高爾夫大師賽中,雖然未取得冠軍,但完成比賽本身就是一種成就。他放棄了對完美表現的追求,而選擇接受當下的現實,這種行動即是準放棄的典範。

2. 準放棄與「靜悄悄地退出」的區別

準放棄不同於近年流行的「靜悄悄地退出」現象(quiet quitting)。後者指的是以最低限度的努力來應付工作,而準放棄則是一種積極的、基於情境評估的選擇,帶有強烈的目標性和創造性。

3. 靈活性的必要性

靈活性在準放棄中至關重要。這種策略要求我們不拘泥於原有的做法,而是根據當下的條件和需求,調整方向。書中提到,不同歷史時期的許多成功者,正是通過這樣的調整來重新發現自我或突破困境。

4. 準放棄的實例

書中引用了多個實例來說明準放棄的力量:

  • 布萊妮·哈里斯(Bryony Harris):她在64歲時轉行心理治療,放棄過去的職業生涯,逐漸朝新的方向邁進。
  • 】達爾文(Charles Darwin):他在面對與華萊士同時提出演化理論的壓力下,改變了推廣自己研究的方式,最終完成了《物種起源》的出版。

5. 準放棄的價值

準放棄強調,放棄並不總是失敗的象徵,而是一種策略、一種選擇。通過調整,我們能更好地應對現實挑戰,並在不同的生活階段找到新的方向和意義。

結論

「準放棄」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它鼓勵我們放下對成功與失敗的二元定義,接受變化與靈活性的力量。這種策略不僅能幫助個人適應環境,也為面對不確定性提供了一種務實的解決方案。


第八章:如何通過放棄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第八章《如何通過放棄在工作中取得成功》中,作者茱莉亞·凱勒(Julia Keller)聚焦於如何通過有策略的放棄提升工作中的成就感與生產力。以下是本章的關鍵內容摘要:


1. 擺脫「堅持至上」的迷思

作者指出,許多人在職場中因為對「堅持不懈」的過度崇拜而錯失了更適合的機會。這種對「永不放棄」的偏執源於文化和社會對「毅力」的過度讚美,但往往忽略了長期堅持錯誤路徑帶來的消極後果。


2. 確立清晰的職業目標

放棄並非盲目的選擇,而是一種重新聚焦的過程。作者提倡透過以下方法進行反思:

  • 確定現狀是否符合長期目標:如果目前的職業並未與自己的價值觀或理想一致,則應考慮其他選擇。
  • 評估情感與生理狀態:身心健康狀況是評估是否需要放棄的一大關鍵指標。

3. 放棄的科學基礎

研究顯示,人類大腦在某些情境下會發出停止的信號(例如面臨壓力或感到無助時)。忽視這些信號可能導致職業倦怠或更大的健康問題。適時的「戰略性放棄」反而能激發創新並提高職業幸福感。


4. 案例分析與實用建議

本章列舉了多位成功人士的案例,他們曾在職業生涯中勇敢地選擇退出某一條路,最終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方向。作者建議:

  • 設計退出策略:在放棄之前,應提前制定備用計劃,確保轉型的順暢。
  • 與信任的同事或導師交流:這有助於減少心理負擔,並為未來的決策提供支持。
  • 將失敗視為學習過程:放棄並不意味著失敗,而是對個人目標和價值的重新校準。

5. 啟示:放棄的積極意義

本章的核心論點是,放棄並非懦弱的表現,而是智慧的選擇。它象徵著對未來的希望和對更美好職業生活的探索。放棄不適合的工作讓人能專注於真正熱愛的事物,實現個人和職業的雙贏。


這一章為現代職場人士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思考方式:懂得何時放棄,正是成功的關鍵。放棄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另一段成長旅程的開始。


第九章:放棄者的內疚:如果辜負了所愛的人怎麼辦?


第九章〈放棄者的內疚:如果辜負了所愛的人怎麼辦?〉深入探討了一個核心問題:當我們做出離開或放棄的決定時,如何面對來自所愛之人的期待和失望。

主要內容概述:

  1. 面臨的挑戰與內心掙扎: 作者以Stephany Rose Spaulding的故事為例,她是一名普渡大學的博士生,因為學術環境中普遍的種族主義感到不適和壓力,最終決定放棄學位。然而,如何向深信她命中注定要成為學者的父親坦白,成為她最大的挑戰。
  2. 家庭期望的影響: 章節中強調,身為子女或伴侶,我們常常要考慮如何平衡個人的需求與家庭期望的壓力。父母的期望可以成為動力,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形成無形的壓力。
  3. 放棄的多重意涵: 作為一種選擇,放棄常常被視為失敗的象徵。然而,書中指出,放棄也可以是一種尋找新機會的方式,是對現實的務實回應。正如Spaulding所面臨的,她的放棄並不是對人生的否定,而是對更健康和有益生活方式的追求。
  4. 對所愛之人的影響: 當我們的選擇與家人或朋友的期待不符時,如何應對內疚感是一大課題。書中強調,個人幸福的選擇並不意味著對他人的背叛,而是對自己真實需求的尊重。
  5. 建議與啟發: 本章建議讀者在面對重大決策時,應更多地考慮自己的內心需求,而非單純被他人期望牽引。雖然可能會讓所愛之人感到失望,但最終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一章節以案例和哲學觀點結合,展示了放棄並不總是失敗的代名詞,而可能是一條通往自我解放的道路。通過反思個人價值與社會期望的張力,書中為讀者提供了面對「放棄」的積極視角。


第十章:公開放棄


第十章〈公開放棄〉探討了當代文化對「放棄」這個行為的接受與挑戰,特別是在一個高度公開化、社交媒體主導的世界中。「公開放棄」不僅是一個個人選擇,也是對社會規範的一種反叛。以下是章節中的主要觀點:

1. 公開放棄的雙重挑戰

在當前文化中,放棄的行為通常帶有負面的標籤,然而,公開地進行放棄則加重了這種挑戰。書中指出,兩個主要的社會規範正在被挑戰:

  • 不應該放棄:文化推崇堅持到底的美德,使得放棄被視為失敗的象徵。
  • 放棄應該低調進行:即使選擇放棄,也應該避免引起過多的關注。

然而,公開的放棄引發了不同的觀感,有時甚至吸引了大眾的同情和支持。

2. 社交媒體時代的公開放棄

社交媒體徹底改變了人們看待放棄的方式。從告別工作的最後一條推文到生活重大改變的貼文,這些行為都可能吸引大量的關注。這種現象既可以是正面的,例如促進透明度與誠實,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如遭受評論和批評。

3. 成功案例與反面教材

本章列舉了一些知名人士的公開放棄事例,如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為婚姻放棄王位,以及現代的「吹哨者」如Facebook前員工弗朗西絲·豪根公開揭露公司的內部問題。這些行為展示了公開放棄的勇氣和潛在影響。

4. 文化與心理的解構

放棄行為之所以令人困惑,部分原因在於社會對成功的定義過於單一,將堅持到底視為唯一的途徑。而公開放棄打破了這種思維,將其視為一種解放自己的方式,尤其在個人與社會價值觀產生矛盾時。

5. 指引與建議

書中還提供了關於如何進行公開放棄的實用建議,例如選擇合適的平台和方式,避免過於情緒化的反應。這些建議鼓勵人們在公開放棄時表現出成熟和冷靜。

第十章核心在於揭示放棄的多面性,特別是在一個重視透明度與即時交流的時代中,公開放棄的行為如何成為個人表達和自我解放的重要方式。


第十一章:放棄者的社群


第十一章《放棄者的社群》探討了放棄行為對人類情感、社會關係以及個人身份認同的影響。以下為該章節的主要觀點:

  1. 放棄的解放力量: 放棄可能讓人感受到一種釋放的快感,脫離一段無益或有害的經歷。例如,Amy Dickinson 描述了她在「美國革命女兒協會」中面對組織在種族正義問題上的歷史爭議時,決定退出成員資格的過程。這不僅是對內心價值的堅持,更是對自由的重新掌握【9:5†source】。
  2. 放棄與社群關係: 離開一個社群,無論是職業、愛好群體,還是某種社會角色,都是一種撕裂性的行為。放棄意味著脫離一種共同體,這既可能帶來孤立感,也可能解脫不再適合的負擔【9:0†source】【9:5†source】。
  3. 文化對放棄的標籤化: 許多文化視放棄為失敗的象徵,放棄者常常被社會污名化。這樣的刻板印象使得放棄者感到被孤立,而這章節則努力重新詮釋放棄的積極意義,即它是對現狀的抗爭和對更適合自身的未來的探索【9:13†source】。
  4. 放棄的多樣性: 章節中強調,放棄並非單一行為,而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放棄可能是短暫的中斷,也可能是永久的終結。它既可以是情感上的自我保護,也可以是對更高目標的轉向【9:6†source】。
  5. 社交媒體與現代放棄: 現代社會中,社交媒體讓放棄成為一種公共行為,人們的退出決策可能被公眾迅速放大並評論。這增加了放棄行為的風險,但也提供了一個挑戰傳統觀念的機會【9:17†source】。

結論

這一章試圖解構「放棄」在文化與社會中的負面標籤,並以同理心看待每個個體的選擇權,鼓勵讀者將放棄視為通往自我實現與幸福的重要一環。



avatar-img
5會員
412內容數
無聊攪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uh Tom的啦滴賽 的其他內容
第一部分:放棄:一切始於心理 第一章:鳥、蜜蜂與體操運動員能教我們什麼 第一章《鳥、蜜蜂與體操運動員能教我們什麼》探討了放棄的生物學基礎,並以諸如鳥類、蜜蜂和人類的行為舉例,說明何時該適時停止以確保生存或取得更佳成果。 ---知識卡--- 鳥類的行為示例: 加拉巴哥群島的雀鳥:牠們會放棄徒
簡介與摘要:《Quitting: A Life Strategy》 Julia Keller 的《Quitting: A Life Strategy》探索了放棄這一行為如何成為個人成長與自由的策略。以下是本書的核心觀點及概要: 簡介 挑戰「堅持」的迷思: Keller 提出,「堅持不懈」
《The White Ladder: Triumph and Tragedy at the Dawn of Mountaineering》 《白色階梯:登山運動黎明時的勝利與悲劇》 簡介 《The White Ladder》由丹尼爾·萊特(Daniel Light)撰寫,探索了登山運動初期的輝
《Heartbreak Is the National Anthem》 心碎是國歌 簡介 你是否也曾深夜抱著吉他,邊唱邊哭著說「這首歌是為了紀念我的傷心往事」?如果是,那麼歡迎來到羅布·謝菲爾德的音樂國度!這本書是向所有「心碎後放大絕」的藝術家們致敬,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位把情歌寫成國歌
Saint Sebastian Andrea Mantegna 1480, tempera on canvas, 100 × 55 in (255 × 140 cm), Louvre, Paris, France 《聖塞巴斯蒂安》(Saint Sebastian)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安德烈
The Last Judgment Hans Memling 1467–1471, tempera and oil on oak panel, 87 × 63 in (220.9 × 160.7 cm) central panel, 88 × 29 in (223.5 × 72.5 cm) ea
第一部分:放棄:一切始於心理 第一章:鳥、蜜蜂與體操運動員能教我們什麼 第一章《鳥、蜜蜂與體操運動員能教我們什麼》探討了放棄的生物學基礎,並以諸如鳥類、蜜蜂和人類的行為舉例,說明何時該適時停止以確保生存或取得更佳成果。 ---知識卡--- 鳥類的行為示例: 加拉巴哥群島的雀鳥:牠們會放棄徒
簡介與摘要:《Quitting: A Life Strategy》 Julia Keller 的《Quitting: A Life Strategy》探索了放棄這一行為如何成為個人成長與自由的策略。以下是本書的核心觀點及概要: 簡介 挑戰「堅持」的迷思: Keller 提出,「堅持不懈」
《The White Ladder: Triumph and Tragedy at the Dawn of Mountaineering》 《白色階梯:登山運動黎明時的勝利與悲劇》 簡介 《The White Ladder》由丹尼爾·萊特(Daniel Light)撰寫,探索了登山運動初期的輝
《Heartbreak Is the National Anthem》 心碎是國歌 簡介 你是否也曾深夜抱著吉他,邊唱邊哭著說「這首歌是為了紀念我的傷心往事」?如果是,那麼歡迎來到羅布·謝菲爾德的音樂國度!這本書是向所有「心碎後放大絕」的藝術家們致敬,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位把情歌寫成國歌
Saint Sebastian Andrea Mantegna 1480, tempera on canvas, 100 × 55 in (255 × 140 cm), Louvre, Paris, France 《聖塞巴斯蒂安》(Saint Sebastian)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安德烈
The Last Judgment Hans Memling 1467–1471, tempera and oil on oak panel, 87 × 63 in (220.9 × 160.7 cm) central panel, 88 × 29 in (223.5 × 72.5 cm) e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對「拖延症」和「意志不堅定」,還停留在「反抗」和「戰勝」的層面嗎?你認為,只要願意堅持,即使過程很痛苦,所有的目標,都會有達成的一天嗎? 但親愛的,養成自律,從來都不靠硬撐,靠的其實是「習慣」的力量!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在地球上的基本法則。所謂的擺脫因果,不是說要如何遠離,而是要如何「善用」。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瞭如何破除限制性信念,以提升顯化成功的機會。透過反推練習、自我肯定以及接納不安等方法,讀者將學會如何辨認和改變負面信念,從而擺脫舊有的觀念限制。無論是從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對成功的自我懷疑,這些方法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步驟來促進自我的成長與自由。
Thumbnail
在成功的追求中,僅僅依靠努力不懈並不足夠。 本書探討在正確時機「華麗轉身」的重要性,強調正確的決策能力以及有效的退場與停損策略。 讀者將學會如何改善決策品質,提高勝算,選擇適合的目標,並在變化中保持彈性。 這種思維轉變能使人們更好地理解成功與放棄並不總是相對立的,並從中獲得更大成就。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記錄是覺察的第一步,「幫自己喊停!」的作者提供一個「無痛戒癮3分鐘魔法筆記」,以書寫式認知行為療法,來處理自己想要戒除的壞習慣。這個方式的前提是,我們認同想戒掉的習慣背後都有隱藏的原因(行為功能),只要用能夠滿足這個隱藏原因的「其他行為」來取代,就比較容易戒斷壞習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對「拖延症」和「意志不堅定」,還停留在「反抗」和「戰勝」的層面嗎?你認為,只要願意堅持,即使過程很痛苦,所有的目標,都會有達成的一天嗎? 但親愛的,養成自律,從來都不靠硬撐,靠的其實是「習慣」的力量!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在地球上的基本法則。所謂的擺脫因果,不是說要如何遠離,而是要如何「善用」。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瞭如何破除限制性信念,以提升顯化成功的機會。透過反推練習、自我肯定以及接納不安等方法,讀者將學會如何辨認和改變負面信念,從而擺脫舊有的觀念限制。無論是從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對成功的自我懷疑,這些方法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步驟來促進自我的成長與自由。
Thumbnail
在成功的追求中,僅僅依靠努力不懈並不足夠。 本書探討在正確時機「華麗轉身」的重要性,強調正確的決策能力以及有效的退場與停損策略。 讀者將學會如何改善決策品質,提高勝算,選擇適合的目標,並在變化中保持彈性。 這種思維轉變能使人們更好地理解成功與放棄並不總是相對立的,並從中獲得更大成就。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記錄是覺察的第一步,「幫自己喊停!」的作者提供一個「無痛戒癮3分鐘魔法筆記」,以書寫式認知行為療法,來處理自己想要戒除的壞習慣。這個方式的前提是,我們認同想戒掉的習慣背後都有隱藏的原因(行為功能),只要用能夠滿足這個隱藏原因的「其他行為」來取代,就比較容易戒斷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