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刻意打擾 | 看清誰才是你值得一再打擾的人

我家陽台是公寓走廊外推的格局,晾衣區屬公共空間。某次我在晾衣服時遇見鄰居太太,她返家將物品交代孩子拿進去後,又出來整理放在陽台裡的盆栽,此時我打破沉默:

「隔壁蓋房子,這樣太陽都進不來了。」

這是我第一次和鄰居太太說話。以往我們在為數不多的走廊相遇,最多僅微微抬眼相視和點頭,好像對眼是種侵犯似地。隨著閒聊展開,我才得知她和先生是在夜市認識的,兩人已搬來 16 年。

「先進去囉,bye bye 」她將鐵門關上。


不打擾的文化烙印

已多次注意到,身邊的人因「不願打擾」而放棄與他人連結的機會。這或許得追朔歷史,承載日本殖民文化的台灣,「怕打擾人」似乎是多數人的共同基因。又或許是因自己不喜被打擾,於是用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去對待別人,然而,若這心態套用於所有關係,我們是否反而成了冷漠的幫兇,促使人類轉向 AI 聊天尋求陪伴?

矛盾的是,人渴望與他人連結,卻又總是在等;不是在等對方聯繫,就是在等「自己狀態好一點」再聯繫他人,好像要等到婚喪喜慶那樣的「大事」才能打擾他人,但難道,我們不能純粹地分享當下嗎?也許是稍早和計程車司機的幽默談話,也許是赴約前內心的忐忑不安。這些日常情感,你曾想過主動與誰分享嗎?


加拿大的文化衝擊

2015 年夏天,我搭上近 15 小時的航班飛往加拿大,開啟打工度假之旅。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文化衝擊,不是語言差異,而是那些「刻意的打擾」。

「Looks nice! Where did you get this?」
「I like your hair!」

初期我感到錯愕,怎麼路人就這樣在商店排隊結帳時稱讚我?!這和「害怕成為他人注目焦點」的台灣文化形成了鮮明對比。隨著時間拉長,這些「不經意的稱讚」讓我開始懂得欣賞自己,同時也學會大方稱讚他人。在加拿大生活僅一年,這些來自路人的打擾是我的自信啟蒙者。很難想像,若那些路人選擇不打擾、將美言永遠放在心中,那麼我是否要到很晚很晚才會擺脫自卑、長出自信呢?

有趣的是,8 年前我從加拿大打工度假回台後,還深受這種「稱讚文化」的感染。於是某次在台北捷運的月台上,我向站在我前面的女生說:「你的包包很好看。」她驚愣地轉向我,那神情就像剛到加拿大的我,又驚又喜頓時不知如何反應。



不厭其煩地互相打擾,是關係長久的關鍵

一段關係的維繫,不是靠生日蛋糕或婚禮祝福,而是那些日常中的細碎互動。打電話、發語音,甚至是傳短短文字訊息,都相較於轉發社群內容更具溫度與情感。

當然,我也有不想被打擾的時候。閉關時,我會選擇不接電話、不讀或已讀不回訊息。而若非閉關期,我仍以「對方應該很忙,我還是不要打擾他好了」為下意識想法,那麽那些總是主動聯繫我的人,是否會因此而逐漸成為「不願打擾我的人」?

對於淺交,我們固然無須著墨,但對於那些曾經熟悉但因生活圈轉變而疏遠的人,「不打擾」真的是最佳解方嗎?關係之所以能長久,往往來自於彼此都願意不厭其煩地互相打擾。打擾不限於分享快樂,生命中的無奈與感傷,也能成為重新連結的理由。



用刻意打擾去測量關係的深度

讓我們拋開所有對他人的預設立場,嘗試用刻意打擾去測量關係的深度。特別是當你脆弱的時候,去打擾,去接近,去相信,有些關係會因此展現真心,有些則會顯露無情。我們太習慣只呈現好的一面,卻忘了適時展現脆弱,才是關係的試金石。

力量就在你的手上。當我們活在這世上,底層需求都是希望「被看見」時,與其等待他人聯繫,不如主動去打擾。而也是因為打擾,你才能看清哪些人值得深交,哪些人無須強求。那些願意為你停下腳步、抽出時間的人,無需多言,他就是那位值得你敞開心門、持續打擾的人。而對於那些僅停留於表面的關係,無須過度感傷,

因為失去的本質,是幫你過濾不同頻的人。



🚀如果喜歡記得點點愛心、轉發分享或贊助支持,成為我的演算法助力​🚀



和這篇有關,你可能會想看

關係評分板 | 因為重視,才願意為你喝下烈口的實話。敬,你身邊的陽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