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在來到公司位在南京西路上的辦公室後,因為David要進行每週的例行會議。所以,我先是自行找個地方辦公。接著,大約在十一點的時候,才去與David碰面。David 看上去是一位外型非常斯文的人。我們雙方在簡短的互相寒暄後,他便開始詢問我此行前來的目的與需求。看來,David對我的防備心還真的蠻高的。要不然,這場會面應該是我問他問題,怎麼反過來變成他有一大堆問題問我。不過也沒關係,反正不方便回答的,我就用我是新人不清楚為由來帶過。基本上,我對他的問題,還是儘可能的回答。畢竟此行,是我有求於人。
其實我的問題並不多。一個是想知道,我這塊業務在大中華區的進行方式、流程以及使用的相關文件。一個則是,希望能觀摩一下上海這邊的作業方式。
針對第一個問題,David 並沒有直接答覆我,而是反問我說到,目前台灣進行的狀況。我打開電腦,稍微向他簡報後。他告訴我:「嗯!進行的方式與流程,跟他們這邊差不多。」至於文件,因為兩地的法律規範不同,我拿了可能也沒用。所以到此為止,我沒有獲得任何有用的訊息。接著,用餐時間到了。David邀請了當地他部門的幾位幹部與我一同共進午餐。席間,我聊到了我女朋友這次有隨我一同到上海出差,以及她遇上飛航管制與我們準備結婚的事。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總覺得David對我的警戒心,不知為何的突然間下降了許多。
用完餐後,David主動請人帶我去參觀他們的作業方式。並在我拜訪結束之後,他提供了我一份,他上季度末業務報告的內容。裡面,有上海這邊作業的流程圖。另外,還附上了所有他們作業時會用到的文件。這讓我有點意外,怎麼David突然變得這麼大方?將我早上所要的東西全部提供給我。
其實這些疑惑,我是一直到後來,在一位前輩的口中才聽到了可能的答案。他告訴我David 態度轉變的關鍵,可能正是因為我的女朋友。因為,通常出差是不會帶家人的。會帶的,表示這人重視家庭勝於事業。既然我的重心不在事業,加上我正準備結婚,一般人通常不會在這時選擇外調。換句話說,就是我在短時間內,不會是他的競爭對手。所以他自然也就沒必要遮遮掩掩,還可能落人話柄。若他這說法是真的,那應該說我是誤打誤撞剛巧碰對了。
隔天下午,我們搭機返回台灣。帶著此行的收穫,我思考著...要如何規劃將來的作業藍圖。
終於完成了第一個業務季度。而且,目前的業務達成率大幅超前。看來,我應該能夠順利的通過考核期。這時,我們收到了Yuna的來信,要台灣團隊飛往香港,去參加第三季度末台灣香港區的業務檢討會議。
此行,除了要報告第三季度的作業結果。另外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報告下一季度的作業規劃及數字預估。由於之前我從未做過類似的報告,所以即使拿到了會議需要使用的簡報範本。但是,對於如何製作報告以及報告要如何進行,我心裡實在沒個底。尤其是,在我問過Ken以及Hank.H,而兩位的答案都一樣,就是「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之後,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我們在前一天的下午抵達香港。此行,我與Steven同房,距離晚餐還有一點時間。所以,我硬著頭皮向Steven請教業務報告撰寫的問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Steven 人還蠻熱心的。在聽到我的問題後,他除了主動讓我參考他報告撰寫的方式及內容外,同時他也教了我業務報告需要注意的重點。比如,主要以數字以及圖表顯示,最好是使用比較圖。檢討報告中,一定要寫到亮點High Light,至於弱點Low Light 則可有可無。若要寫,抓住兩個重點:一是、不能比亮點多;二是、你從中學到什麼以及下次如何改進。簡單來說,不能解決的弱點,不要放在報告中。不過,沒寫不代表這問題不用處理,老闆刁的話,他可能還是會問。所以,最好要準備一下。一個重點,你一定要比老闆清楚你的數字或是生意。至於下一季度或是年度的計畫,則可以參考使用GoalPOST以及SWOT兩種方式來進行。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定要記得寫上本次報告的關鍵要點Key take away。之後若是有空,他建議我去看一下波特競爭五力這本書,或許會對我有所幫助。
說實話,我真沒想到Steven這位看似高冷,且平日與我幾乎沒什麼互動的人。結果,竟然是我這次報告的救命稻草。讓我終於對於如何撰寫報告,有了概念。
晚上11點,在結束晚餐及之後的唱歌活動並回到飯店後,我開始著手撰寫我的業務報告。這一寫,就到了凌晨四點。考量到業務會議的時間是在明天早上九點進行。所以,儘管覺得這份報告寫得不是這麼盡善盡美。但,我還是先上床入睡,好讓自己能保持腦袋清醒以及有充足的體力可以應付明天這場會議。
隔天上午,在用完早餐後,我與Steven一同提前半小時來到香港辦公室。或許是因為有點緊張,連香港同事都在打趣的對我說:「沒有人業績超達成這麼多,報告還這麼緊張的啦!放輕鬆。」雖然,這話聽起來有點道理。但,只要想到Yuna在面試時對我的態度,我心裡總希望能在第一次,就把這件事做好。尤其是,上季度末的業務報告,我因為正在接受新人訓練而沒參加。但,Yuna不一定會記得這件事,所以很有可能對她來說,這是我在這的第二個季度,若表現還像個新人,只怕並不好。
這次上場報告的順序,是按台灣的市場行銷部、業務一部到業務四部、我、大客戶業務、再來是兩位工程師。接著,換香港團隊,最後Yuna總結。換句話說,我可以有四個觀摩業務主管報告的機會。
由於第三季台灣業務目標達成的狀況不錯。所以一開始,業務一部及業務二部的報告都進行得還算蠻順利的。不過,到業三部時,氣氛卻開始有點變了。Yuna 在聽完Hank.H 的報告後告訴他説:「你的數字來源,幾乎都集中在低階產品,這不是公司想要的。香港下個月會有活動,你想辦法邀請幾個大客戶過來,跟香港這邊的客戶交流交流。Hank我可以給你時間,但你得告訴我,我可以怎麼幫你。這問題,下次Hank.K到台灣時,他一定會問你,你不能沒有答案。」
接下來,輪到業四部報告。雖然從數字上看,Kevin 也達標了。但,針對第四季的作業規劃,他才沒說兩句,Yuna 便打斷並質問他第三季活動失敗的原因。Kevin 回答說:「這是市場部的問題...」聽到這,還沒等Kevin繼續說明,市場部的Jenny 已經跳出來反駁,認為這一切都是Kevin溝通不當所造成。就這樣,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互不相讓,直到Yuna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並大聲呵斥到:「要吵架回家吵,到現在你們倆沒一個能告訴我,這件事下次要怎麼避免。你們當公司是請你們來玩的嗎?Kevin 你的報告我知道了,就到這。」
當下,現場頓時陷入一片寂靜。也不知道過了多久,Yuna敲敲桌子對我說,下一個報告不是你?你在等我請你嗎?這時的我,才從剛剛的震撼中回過神來,開始進行報告。還好,我中規中矩的報告完了。但實在不知道,我這次的報告到底表現的好不好。不過可以看得出來,Yuna的心情被剛剛的那一吵,確實影響了不少。
終於,結束了上午台灣團隊的報告部分。接下來下午的部分,則是改由香港團隊進行。Yuna 告訴大家説,收拾一下,我們等下餐廳見。
原本我以為這頓飯會是吃得戰戰兢兢的。畢竟,上午發生了這麼不愉快的事。不過,我好像想太多了。因為大家,尤其是Kevin以及Jenny在午餐時的談笑風生。感覺上,就像是早上的事情根本沒發生過一樣,這情緒轉化會不會太快了點?看來,想生存下去,我得趕緊適應這種步調。
望著餐桌上一人一副公筷的餐具擺設,以及出餐的順序是先上湯,再來是菜,最後才是端上米飯的上菜方式,讓我體驗到,原來不同文化,真的會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坐在我一旁,之前有到台灣,還與我蠻聊得來的香港工程師同事Eason告訴我,之所以這樣出菜,是因為他們認為,若按營養價值來分的話,煲湯最高,接著是菜,所以才會先吃。至於飯的話,是給吃完之後,肚子還餓的人拿去墊墊胃的。不過,他通常只吃點心,而不會吃飯。因為,這樣會給人有種主人招待不周的錯覺。
回到辦公室,在稍作休息之後,我們準備要開下午的會議。這時我想,我還是先去趟洗手間,以避免等下會議中途有需要,而必須離席的問題。聽到我在問洗手間的位置,Eason主動上前跟我說,我帶你去吧。聽到他這麼一說,讓我覺得有點好笑。我一個大男人去上廁所,還要人陪嗎?可能是看出了我的疑惑,Eason也笑了笑的對我說,你別誤會。因為香港這邊的寫字樓,大多的廁所都是有上鎖的,我陪你去,只是去幫你開鎖,順便我也剛好有需要,你別想多了。來到了洗手間後,由於並沒有其他的人,Eason隨口笑著對我說:「你好像很意外早上的事?但...你不是業務嗎?怎麼連這點都沒注意到...?要加油喔!」這句話,就像是一道雷打在了我的頭頂上。是,我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一天上班了。這四個多月來,我一直專注在解決「事」的問題,卻忘了職場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一個能處理好「事」的人,在小公司或許能生存的下去。但,想在大公司活下來,必須得先學會處理好「人」的問題。不瞭解大公司中的政治生態、環境或是問題,就很難將路走的長。
沒錯,只要仔細想想過去幾個月來,同事間彼此的互動狀況就會知道。Kevin下面有位工程師Andy,非常得Yuna的賞賜。Yuna甚至還為了他,在Kevin既有的業務區塊中,開闢了一條專屬於他的學校業務線。不過,由於這條線並不是正統的部門編制。所以可以說,這作業的結果,若有成功,則功勞歸Andy。若沒成功,極可能由Kevin來扛這責任。換句話說,Andy不是沒有可能會取代Kevin業四部經理的位置。而且一直以來,Jenny在公司裡面,是不斷的對Andy送暖。所以,今天上午的衝突,應該不是單純的作業爭執事件。而極有可能是Jenny想要幫Andy上位所製造出來的一個局。加上Yuna上午那一句:「到現在你們倆沒一個能告訴我,這件事下次要怎麼避免。」看起來好像是一次罵了兩個人。但,整件事的負責人是Kevin,所以不管過程如何,結果最需要負責的人還是Kevin。要不然,Yuna應該會說:「Jenny你應該要全力配合Kevin之類的話。」而不是用「Kevin 你的報告我知道了,就到這。來做為這件事的結尾。」也就是說,縱使Kevin在第三季的作業績效超達成。但,在同事間的溝通協調上,他還有需要改善的空間。他的表現,並不是完全獲得認可的。現在他的業績還行,所以可能沒有問題。但,只要業績一落後,這問題勢必會浮現出來影響他的位置。大家之所以不覺得意外,是因為他們都清楚的知道,這背後Yuna在想什麼,也知道Jenny在做什麼?表面的爭執,不過是過場演戲,沒必要這麼認真。但...真的是像我想的這樣嗎?Eason的話,一直在我耳邊響著。而下午的會議,也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