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各位朋友,大家好!午餐時間快到了,在處理相關文章撰述以及演講排程的此刻,默默發現原來之前寫的離職系列已經告一段落。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忙完這個系列的心得,也討論一下接下來思考的主軸,當作配飯的交流!(應該不會消化不良)。
離職系完稿後的下一步
這個系列在撰述過程可真是不含糊(都用純牛奶不加水),整整寫了九篇關於職場離職的專題文章(九大巨人?),從自己離職的那點滴心情到觀察原先同事、上司、下屬,甚至合作廠商的各種反應,全部都揉進去跟大家聊聊。
這幾篇文章中,應該是配合農曆新年的議題,跟個人切身相關的【離職】翻不過這個年?年前被資遣,如何守住你的客戶江山?是截至撰文當下(2025/2/7)閱讀數量最多的一篇文章,必須說,年前接到資遣要過一個好年真的不容易,但仔細評估客觀條件,例如個人有較完整的時間規劃、過年後可以有一個嶄新的開始,直接「被」開啟新年新氣象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再者,離職這回事,基本上每個人都會遇到,沒有人能逃過這場人生必修課啦!尤其是在我們台灣這邊,個人主義那麼夯,誰還能指望著一輩子坐在同個辦公桌前從進公司一直做到退休呢?
你我都明白,每一份工作都是我們人生中的投資,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寶貴的資本。雖然我們都希望能收到別人滿滿的讚美回饋,但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對自己滿意。
畢竟,只有當我們自己認同那些過往的決策,才會真心覺得「嘿,這一段時間其實過得還蠻有價值!」才能夠真正得到滿足。所以,每次轉職時,別忘了好好盤點一下自己的專業技能和人脈資產,這才是走向成功的關鍵,至於離職系的相關文章列表,可以透過上一篇【手記】離職系列的開始——我走過的現實與轉折裡有完整統整,歡迎點點連結一起討論,或分享給身邊已經有需求或即將有需要的朋友或同事(笑)。
說到離職,這次我要帶大家認識一個華人圈中還算有點神秘感的名詞——EAP(員工協助方案,放心,絕對不是特斯拉的輔助駕駛系統啦!)。在我美國那段日子,曾經大搞EAP的推廣,發現它在協助企業安排員工離職、過渡期規劃方面真的是一把好工具(真的是一門好生意)。接下來,我打算用系列文章來聊聊這個主題:
另外,我的AI系列也會加入幾篇討論跟著一起更新,兩邊互相呼應,讓整個內容可以多方參照!
離職後,很多人以為自由接案就等於人生無憂,其實不然!自由接案的生活,看似彈性十足,但每天過去的時間可都是實打實的成本。
如何找到穩定的案源、怎麼做出合理的財務規劃、家庭與工作如何取得平衡,這些挑戰可是接踵而來。說不定這也會成為我下一波要跟大家好好聊聊的新專題,分享那些孤獨卻充滿挑戰的接案人生點滴。
其實能寫的東西有很多,只要大家有任何建議或想法,都歡迎跟我互動!打造個人品牌生活,不只是我的回饋與整理,更希望能成為大家生活中的一點小幫助。
來吧,讓我們一起在這職場轉型的路上,笑著前進,聊著那些酸甜苦辣的職涯故事,如果我的文章讓你覺得有趣或有幫助,有機會能安排現場講座分享也歡迎跟我接洽。
謝謝各位捧場,下次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