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的藝術 - The Art of Saying NO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你是否也曾經歷過這樣的掙扎:明明身心已經疲憊不堪,卻仍舊答應了一個又一個請求?我記得自己也曾陷入這樣的輪迴,總想著多付出一些,就能換來理解與肯定。然而,時間與精力卻像沙漏般不斷流失,換來的不是和諧,而是內心的不安與身體的透支。直到有一天,我才恍然明白,學會說「不」並不是拒絕世界,而是重新接納自己。這並非冷漠,而是一種溫柔而堅定的智慧。真正的養生,不僅是調養身體,更是守護心靈的平衡。因為唯有內心安然,人生才能真正豐盈。

『The Art of Saying NO』由 Damon Zahariades 所著,核心在於教導讀者如何勇敢拒絕他人,避免在工作與生活中被過度消耗。作者強調,說「不」並非自私,而是保護自身時間與能量的一種必要行為。本書提供實用策略,幫助讀者在不感到內疚的情況下,堅定表達自己的立場,並建立健康的人際界線。書中透過案例分析與逐步引導,揭示人們為何常陷於取悅他人的困境,並提供清晰的對話範例,協助讀者提升自信與掌控感。

Damon Zahariades 是一位專注於效率與自我管理的作家與顧問,作品涵蓋時間管理、決策技巧、抗壓能力等主題。他的寫作風格以簡潔、實用著稱,特別擅長將抽象的心理與行為模式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步驟,讓讀者能快速應用於日常生活。Zahariades 的作品常針對現代人「過度承擔、難以拒絕」的心理痛點,提供解方,幫助讀者找回自主性與生活平衡。他的理念強調行動與實踐,而非僅停留在理論層面。

以下摘要書中的重點與您分享: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ful people and very successful people is that very successful people say ‘no’ to almost everything.
raw-image

成功人士與極度成功人士的區別在於,極度成功人士幾乎對所有事情都說「不」。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這句名言強調了拒絕的戰略性價值。極度成功人士深知時間與精力是有限的資源,他們會對幾乎所有事情說「不」,以便將資源專注於真正能帶來最大回報的目標上。這種堅定的自我主張與嚴謹的優先順序排列,是他們能夠超越一般成功人士的關鍵。


And here’s the bigger issue: do you regularly feel unhappy, stressed, and exhausted as a result of constantly putting other people’s priorities ahead of your own?
raw-image

而更關鍵的問題在於:你是否經常因不斷將他人的優先事項置於自身之上,而感到不快樂、壓力重重且精疲力竭?

討好他人的習慣會帶來嚴重的負面情緒後果。作者指出,對他人不斷說「好」,實質上就是在對自己的追求與興趣說「不」。當一個人持續將他人的需求置於自身之上,最終會導致內心充滿不快樂、壓力重重與精疲力竭的感受。學會對他人說「不」,是培養自信與平靜、奪回個人時間與精力的重要技能。

Consider how flight attendants explain airline safety to passengers. In the event the cabin decompresses, you’re supposed to put on your oxygen mask before helping others put on their masks. Help yourself first. Then, assist others.
raw-image

試想空服員如何向乘客解說航空安全須知。若客艙發生減壓,您應先為自己戴上氧氣面罩,再協助他人佩戴。先自救,再救人。

「氧氣面罩原則」強調了優先自我照料的必要性。若不及時滿足自身需求,長期下來將因耗盡心力、變得易怒和不快樂,而無法為他人提供持續有效的幫助。因此,將自身需求置於他人之上並非自私,而是確保擁有足夠的時間、精力與意願,能在不犧牲個人健康與幸福的前提下,有意識地選擇去幫助他人。

Being assertive means having the self-confidence to express your needs and wants, and pursue your own ends, even in the face of opposition.
raw-image

堅定自信意味著擁有足夠的自信,能夠表達自身需求與渴望,並堅持追求個人目標,即使面對反對亦然。

堅定自信(Assertiveness)是一種後天習得的技能,而非與生俱來的特質。其核心是坦率溝通,即擁有足夠的自信去表達個人的需求、渴望與立場,並堅持追求個人目標。掌握這種果斷性,讓人能明確表達觀點且不需尋求他人的認可。學會說「不」的能力,可以作為起點,助你在生活各領域展現更強的自我主張。

By contrast, assertiveness is planned, thoughtful, and considerate. An assertive person communicates his or her position with clarity while taking the other person’s feelings into account.
raw-image

相對地,堅定自信是經過規劃、深思熟慮且體貼的。堅定自信的人在闡明自身立場時清晰明確,同時也顧及他人的感受。

堅定自信與侵略性是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侵略性通常是衝動、粗魯且具敵意的;而健康的堅定自信是經過規劃、深思熟慮且充滿尊重的。堅定自信的人在表達自己的立場時,能確保清晰明確,同時會顧及他人的感受。他們懂得優雅地表達觀點,避免了具侵略性者常有的魯莽或威脅性溝通方式。

Rather, the goal is to learn how to say no without feeling guilty.
raw-image

真正的目標在於學會如何說「不」而不感到內疚。

『說「不」的藝術』的核心目標,在於教導讀者學會優雅得體地婉拒請求,並消除內心的罪惡感。若以暴躁失控的方式拒絕,即使成功擋下請求,事後仍會因引發他人怨懟或情緒受傷而感到內疚。因此,本書旨在提供實用工具,讓讀者能以沉著(poise)、圓融(tact)且問心無愧的方式,婉拒與自身目標或需求不符的請求。

Most of us were raised to believe that saying no is rude and egocentric. This belief becomes a significant part of our value system.
raw-image

我們多數人自幼被教導認為,說「不」是粗魯且自私的行為。這種信念逐漸成為我們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難以說「不」的根本原因,在於從小被灌輸「拒絕是粗魯且自私」的信念。這種深層信念導致我們耗費大量的精力去迎合周遭所有人,即使內心充滿挫折與怨懟。其他不健康的動機包括害怕冒犯他人、渴望被喜歡與獲得認可,以及低自尊感。認清這些內在動機,是擺脫謬誤信念、開始積極改變的第一步。

The ability to say no with respect and fines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rewarding skills you can develop. But it’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say no to certain people in our lives.
raw-image

以尊重且圓融的方式說「不」的能力,是你所能培養的最重要且最值得的技能之一。但有時,我們很難對生命中某些人說「不」。

學會以圓融方式說「不」是極具價值的重要技能。然而,拒絕的難度會隨著對象的不同而改變,例如對家人、伴侶或上司說「不」尤為困難。本章節旨在教導讀者將前述策略應用於這些特定的高利害關係情境,設定清晰的界線,並在做出對自身最有利的決定時,依然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結語

學會說「不」不僅是一種人際技巧,更是一種心靈養生的智慧。長期將他人的需求置於自身之上,會導致壓力、焦慮與耗竭,破壞內在的和諧。當我們懂得優先照顧自己,就像「氧氣面罩原則」所提醒的,才能保有健康與力量,再去幫助他人。這是一種養生的心法,讓我們在生活中維持身心平衡,避免因無止境的迎合而失去自我。說「不」的能力,其實是守護心靈能量、追求內外和諧的重要途徑。

心理學上所謂的「堅定自信」,是一種平和卻有力的態度,讓人能夠誠實表達需求,又兼顧他人感受。這種態度不是侵略,而是成熟的溝通方式,讓人際關係保持尊重與和諧。當我們以圓融的方式拒絕請求,就能減少內疚,消弭衝突,並培養健康的界線。這樣的心靈養生之道,幫助我們收回時間與精力,專注於真正重要的目標,同時維繫情感的平衡,實現身心一致的和諧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伊桑的書摘
14會員
270內容數
歡迎來到伊桑的書摘!我是Ethan,一位熱愛讀書的人,致力於每年閱讀一百本好書,並將從中汲取的智慧分享給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裡的內容專為那些追求長壽與智慧朋友而設計,涵蓋最新的科學研究、健康觀點,並以歐美醫藥哲學的角度探討疾病預防與養生之道。
伊桑的書摘的其他內容
2025/09/22
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我們總是那麼緊緊抓住過去不放?就像背著一只越走越沉的行囊,裡面裝著悔恨、怨懟與未完成的夢。一路走來,我也曾經在那些陰影裡徘徊,以為不斷回首就能找到答案,卻發現它只會讓人更疲憊。直到有一天,我開始嘗試「放手」—不是遺忘,而是承認,承認自己不必再被過去牽制,....
Thumbnail
2025/09/22
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我們總是那麼緊緊抓住過去不放?就像背著一只越走越沉的行囊,裡面裝著悔恨、怨懟與未完成的夢。一路走來,我也曾經在那些陰影裡徘徊,以為不斷回首就能找到答案,卻發現它只會讓人更疲憊。直到有一天,我開始嘗試「放手」—不是遺忘,而是承認,承認自己不必再被過去牽制,....
Thumbnail
2025/09/19
你有沒有注意過,當腸胃不舒服時,不僅身體疲乏,連情緒與思緒都變得沉重?看似微小的變化,其實揭示了一個被忽略的真相:我們的長壽與養生,往往決定於這片隱身體內的腸道世界。想像腸道是一座熱帶雨林,數兆微生物在其中繁衍、合作,維持著免疫、代謝與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9/19
你有沒有注意過,當腸胃不舒服時,不僅身體疲乏,連情緒與思緒都變得沉重?看似微小的變化,其實揭示了一個被忽略的真相:我們的長壽與養生,往往決定於這片隱身體內的腸道世界。想像腸道是一座熱帶雨林,數兆微生物在其中繁衍、合作,維持著免疫、代謝與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9/15
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有些關係能在時間的洗禮下愈發堅固,而另一些卻如同沙漏般,一點一滴流逝殆盡?我也曾在工作與人生的交錯中,看見許多人在衝突與壓力下逐漸失去原本的初心。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相處,它像是一座實驗室,測試著我們的耐心、智慧與養生的態度。
Thumbnail
2025/09/15
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有些關係能在時間的洗禮下愈發堅固,而另一些卻如同沙漏般,一點一滴流逝殆盡?我也曾在工作與人生的交錯中,看見許多人在衝突與壓力下逐漸失去原本的初心。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相處,它像是一座實驗室,測試著我們的耐心、智慧與養生的態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時,堅持不放棄可能是一種固執和執念。但如果我們能靜心接受現狀,離開固有的想法和信念,生命將自然帶領我們走向新的可能性。接受是相信內在智慧和宇宙,使我們看見更多不同的可能。這是轉變信念、情緒和事件的重要一步。
Thumbnail
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時,堅持不放棄可能是一種固執和執念。但如果我們能靜心接受現狀,離開固有的想法和信念,生命將自然帶領我們走向新的可能性。接受是相信內在智慧和宇宙,使我們看見更多不同的可能。這是轉變信念、情緒和事件的重要一步。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Thumbnail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Thumbnail
寧可面對,不願再跌落。就這樣,豁出去,勇敢。
Thumbnail
寧可面對,不願再跌落。就這樣,豁出去,勇敢。
Thumbnail
當面對與期望不符的事情時,我們常常會採取抗拒的態度,卻忽略了接受的重要性。本文探討了為什麼接受是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並提供了作者對於接受的見解和自我關懷的三個步驟。這篇文章對於了解接受的概念,以及為什麼接受是一個重要的心態轉變提供了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當面對與期望不符的事情時,我們常常會採取抗拒的態度,卻忽略了接受的重要性。本文探討了為什麼接受是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並提供了作者對於接受的見解和自我關懷的三個步驟。這篇文章對於了解接受的概念,以及為什麼接受是一個重要的心態轉變提供了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關於「 寬恕」的課題,在每一個痛苦的當下、每一個不敢去細想的當下、 每一個盡力去涵容的當下…我付出超乎原本所能做到的極限,我做到了;即使結果證明依然不夠好,但我用生命盡力了。
Thumbnail
關於「 寬恕」的課題,在每一個痛苦的當下、每一個不敢去細想的當下、 每一個盡力去涵容的當下…我付出超乎原本所能做到的極限,我做到了;即使結果證明依然不夠好,但我用生命盡力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