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石頭哥
從蘋果高薪到追夢YouTuber|DoDoMen教會我們看懂人生重來的勇氣
「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來回擺盪。」── 叔本華
《前言:從蘋果高薪工程師到追夢的YouTuber》
日安,我的朋友,我是石頭哥—你的職涯導師。我昨天看到 YouTube影片在專訪DoDoMen 成員 Ian ,他曾是蘋果年薪高達 750 萬元的包裝工程師。一次重大車禍讓他住院兩個月,有時間停下腳步思考:「如果人生重來一次,我還會選擇這樣過嗎?」這個一直擱置在後腦勺的夢想,直到遇見 DoDoMen 的另一位精算師夥伴,兩人一拍即合,毅然決然放棄了令人稱羨的高薪,踏上追逐夢想的旅程。這讓我們不禁思考,當一個充滿誘惑的現狀擺在眼前,我們真的有勇氣放下一切,去追逐一個未知的未來嗎?這場看似浪漫的職涯轉變,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勇氣」與「代價」?這正如同哲學家 叔本華的「意志」哲學,直指我們內心深處那股永不停歇的「追求與掙扎」。
叔本華的「意志」:你職涯的永恆鐘擺
哲學家 叔本華認為,人的本質不是理性,而是「意志」。這種意志是一種永不滿足、盲目且本能的衝動。當意志沒有被滿足時,我們會感到痛苦和匱乏;一旦滿足後,短暫的幸福隨之而來,但很快又被空虛和無聊所取代。於是,我們又會產生新的慾望,再次陷入痛苦的循環,如同鐘擺般在「痛苦與無聊」之間來回擺盪,在我們的職涯中尤為明顯。
Ian 在蘋果的高薪工作,看似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狀態,但當追求物質的意志被滿足後,取而代之的是心靈的空虛與對生活意義的迷茫。這份無聊感,驅使他重新審視自己,最終決定放棄高薪,去尋求那份被擱置的夢想。這場職涯轉變,正是他對抗「意志」鐘擺,尋求內心平靜的過程。
那麼,當我們也面臨類似的困境時,該如何衡量「放棄」的勇氣與「承擔」的代價呢?以下提供三個步驟,幫助你理性分析,而非盲目地做出決定:
1. 分析「放棄」的勇氣:釐清痛苦的根源
Ian 的勇氣並非來自一股衝動,而是源於他對現狀痛苦的清晰認知。他意識到,車禍後的兩個月休息,讓他體會到人生不應只是單純地被工作填滿。當工作的「痛苦」大於獲得的「快樂」時,離開便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
- 行動建議: 在你考慮職涯轉型前,問自己:「這份工作帶給我最大的『痛苦』是什麼?」如果這個痛苦來源是可解決的(例如:與主管溝通不良),或許可以先嘗試調整。但如果痛苦來自於核心價值觀的衝突(例如:工作與人生目標背道而馳),那麼,離開可能就是必要的勇氣。
2. 評估「承擔」的代價:築起你的安全網
Ian 的夥伴 DoDoMen,一位也是高收入超難考到證照的精算師。這意味著他們在放棄高薪之前,都已經具備了頂尖的專業能力。這份「硬實力」是他們承擔風險的最大底氣。即使追夢失敗,他們也有能力隨時重回職場,將風險降到最低。
- 行動建議: 在你準備離開現職前,請務必建立自己的「安全網」。財務面:是否存有足夠的緊急預備金?能力面:你是否具備可變現的技能,即使轉型失敗也能回到職場?人脈面:你是否已在夢想領域建立初步的人脈,能為你提供幫助?這些準備,才是你承擔代價的底氣。
3. 設定「有期限」的夢想實驗計畫
DoDoMen 的成功並非一蹴可幾,他們將理想化為具體的行動方案。他們利用閒暇時間製作影片,當頻道內容逐漸成熟,且累積一定追蹤者後,才做出全職投入的決定。這段有期限的「夢想實驗」,讓他們能用理性的方式去驗證夢想的可行性,而不是盲目地投入。
- 行動建議: 給自己設定一個「3-5 年夢想實驗計畫」。第一年,利用下班時間進修或兼職,驗證你的夢想是否可行。第二年,開始建立人脈與作品集。第三年,若時機成熟,再考慮全職投入。這段有期限的實驗期,能讓你用更理性的方式來追逐夢想,避免在沒有任何準備下就冒然離職。
《結論:逐夢趁早,踏實為本》
你,就是自己職涯的 CEO。放棄高薪值得嗎?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叔本華的哲學讓我們看見,人生的鐘擺會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永恆擺盪。重要的是,你先要有一筆錢才能逐夢,以及你有沒有勇氣去面對這份痛苦,並具備承擔代價的能力。Ian 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勇氣不是盲目地跳進未知,而是有計畫地離開一個不再適合自己的地方。加油囉,我的朋友。願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