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世俗團體──《海闊天空:不信宗教的美好人生》大要 2019C6

更新於 2019/06/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國文化有一件相對新鮮的事,就是刻意為自命世俗的人士成立的團體。
「世俗學生聯會」(Secular Student Alliance)在校園的支會,2003年只有42個,2008年有128個,2010年有234個,最近已經超過365個。美國軍方向來是福音派基督教的地盤,居然也有了世俗的軍人團體,像1998年成立的「世俗軍人協會」(Military Association of Atheists and Freethinkers (MAAF))、2011年成立的「世俗海軍協會」(Naval Academy Agnostics, Freethinkers, and Atheists (NAAFA)),就更不尋常了。不信的黑人更是少數中的少數,現在卻也有「不信黑人協會」(Black Nonbelievers, Inc. )。
這些團體的成立,各有緣由,但大多只為了讓志同道合的人相聚。他們的宗旨不盡相同,但是很少單純為了「非」宗教、「非」信徒,而是有正面的意義。他們不是缺少了某個東西,而只是不要某個東西。所以除了辦講座、電影會、餐聚之外,也常常有公益活動。例如:不信黑人協會會認養公路1,還有更積極的人文主義行善協會(Humanists Doing Good)。
這些團體的成員有一個共通的地方,就是看重非宗教的身分:不信是他們自我認同裡的要素。這在不信的人裡是少數,因為一般不信的人只是不信,既沒有經常的自覺,有自覺也不強烈。換言之,一般不信的人對宗教議題,根本不感興趣。有人估計,會參加世俗團體的人,大概只有不信者的1-2%。
畢竟世俗的人喜歡獨立,喜歡自主,喜歡選擇。美國的民意調查顯示,近半的人認為歸屬一個想法相近的團體是重要的,但是不信的人裡卻只有28%這樣認為。以用餐為喻,喜歡加入團體的好比點套餐,吃什麼前菜、主菜,吃的順序,人家都安排好了;不喜歡加入團體的好比單點,自己搭配。既然這是世俗的人的固有特色,世俗團體就注定不會像宗教團體那麼多,那麼大。
不過,學者也強調,世俗的人強調自主,強調個人,不表示他們是反社會的隱士。他們一樣參加許多社會活動,卻是選擇的結果。換言之,他們選擇從事某活動,而不是因為加入了某團體而從事該活動。
按:這些標榜世俗的團體多起來,一方面反映宗教的宰制時代已經過去,一方面也反映宗教仍然當道。書裡提到Scott的例子:他退伍後進了德州某大學,在校園成立世俗學生聯會 (Secular Student Alliance)的支會。不到一個星期,就有40人參加。後來發展到約150人。在宗教州德州有這個成績,當然值得Scott自豪。但是,也正因為在德州,少數異類才有相濡以沫的需要。如果大環境不是那麼崇尚宗教,不信的人隨便參加一般的社會活動,都碰得到很多不信的人,哪裡需要這樣取暖呢?這樣看的話,世俗團體反而成了反指標了。

1 即幫忙打掃。如果長期認養同一路段,路牌上還可以把社團名稱標示出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55內容數
讀書記精選國外探討宗教的優秀著作,尤其雅俗共賞而還沒有中譯的,加以評介。作者大都學有專精,包括哲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各從自己的專業來看宗教信仰。讀者不論信不信,都能得到啟發。讀書記先分篇撮述大要,然後是讀後記,包括局外人的評論、補充、相關著作、電影、網站的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局外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根據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幾乎所有人的道德發展都經過六個階段。受世俗教養的孩子長大後,道德觀往往比受宗教教養的成熟。不信的父母希望子女獨立思考,同時卻知道自己對子女的影響無法避免,往往左右為難。
怎樣教養孩子,是所有父母的難題,信徒、非信徒都一樣。但是生活環境是否崇尚宗教,包括親人的宗教信仰、居住的社區、子女就讀的學校,對不信的人影響很大。
無神論、不可知論、自然主義、世俗主義、人文主義等自古就有,但是到了21世紀,懷抱這些非宗教世界觀的人卻大增。走出宗教大門的人比走進去的多,這是破天荒第一回。原因包括政治、教會醜聞、婦女就業、同性戀、網路等。宗教是個向度問題。大腦有不同的機制,信不信都自然。
大體上,今天最世俗的社會,最和諧、最有禮、最自由、最平等、最和平、最繁榮;而宗教最盛的國家,最貧困、最嚴酷、最不平等、罪案最多、貪污最猖獗。世俗主義對社會有害、沒有宗教則社會不能好這兩個說法,顯然大錯特錯。
本系列主要介紹朱克曼的《海闊天空:不信宗教的美好人生》。道德來自養育的人、生活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大腦、在生活裡學到的經驗。金律不需要上帝,只需要人的同感。
介紹一些離教名人,例如:洛夫特斯、普賴斯、巴克、斯威尼等;還有一些相關的書籍、網站。
根據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幾乎所有人的道德發展都經過六個階段。受世俗教養的孩子長大後,道德觀往往比受宗教教養的成熟。不信的父母希望子女獨立思考,同時卻知道自己對子女的影響無法避免,往往左右為難。
怎樣教養孩子,是所有父母的難題,信徒、非信徒都一樣。但是生活環境是否崇尚宗教,包括親人的宗教信仰、居住的社區、子女就讀的學校,對不信的人影響很大。
無神論、不可知論、自然主義、世俗主義、人文主義等自古就有,但是到了21世紀,懷抱這些非宗教世界觀的人卻大增。走出宗教大門的人比走進去的多,這是破天荒第一回。原因包括政治、教會醜聞、婦女就業、同性戀、網路等。宗教是個向度問題。大腦有不同的機制,信不信都自然。
大體上,今天最世俗的社會,最和諧、最有禮、最自由、最平等、最和平、最繁榮;而宗教最盛的國家,最貧困、最嚴酷、最不平等、罪案最多、貪污最猖獗。世俗主義對社會有害、沒有宗教則社會不能好這兩個說法,顯然大錯特錯。
本系列主要介紹朱克曼的《海闊天空:不信宗教的美好人生》。道德來自養育的人、生活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大腦、在生活裡學到的經驗。金律不需要上帝,只需要人的同感。
介紹一些離教名人,例如:洛夫特斯、普賴斯、巴克、斯威尼等;還有一些相關的書籍、網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團體與個人(象山慶24.12.5) 象山慶【淨念】 37-在弘法上,團體有其多元之功能,個人亦有其專案之方便,約時被機、因事置宜,不必拘泥一格,互為障礙。  39-世間團體之上位者,多半為了行政上方便,而組成小圈子,以便於專斷獨裁;難以察納圈外建言,或體恤大眾需求,故不知變通,也不順民意;在下
Thumbnail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覺得很不爽! 我的個性很喜歡嘗試不一樣的東西 我的興趣真的非常的廣和不同 其中對於靈性的探索更是求知若渴 我去過不少的宗教 受洗過離開過 原本從小無知不停的嘗試到 我最後了解宗教並不適合我 最近我因為一個高人的原因 又踏進了一個
Thumbnail
文章深入探討宗教、政治與獨立思考之間的關係,以自身的經驗與思考為基礎,探討了對於信仰、依附思考和獨立思考的看法。除了討論宗教和政治本身,也提及了對信仰的質疑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個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整體上,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反思,引導讀者思考宗教、政治的本質以及獨立思考的價值。
Thumbnail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Thumbnail
大學時期我加入了夢寐以求的社團AIESEC,希望透過接受不同的價值觀衝擊,獲得更開放包容理解的心。然而,加入後發現社團幹部對於國際計畫並無親身經驗,因理念不合最終選擇離開。儘管離開組織,我仍堅持自己的理念,來到甘肅和緬甸做志願者。這樣的經歷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世界議題,並認識到更大的任務是什麼。
Thumbnail
大多數理性、善良、美麗和道德的東西都被集體盲(忙 茫 氓 )人抹殺了。 集體主義 認為個人沒有權利,他的生活和工作屬於群體(社會,部落,國家,民族),並且群體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隨心所欲地犧牲他。實施這種學說的唯一方法是使用蠻力——而國家主義一直是集體主義的政治必然結果。
Thumbnail
有關社團的部分,大學還有隱藏的部分也就是有些人會有點排斥的教會團契的部分,我本身就是教會裡面的人, 所以,是很習慣的,那在這邊如果有不同宗教或者對教會非常好奇的,可以在這一集介紹,有些聽眾會反應說在台灣最討厭遇到三種狀況, 第一種是一直問你要不要加保保險的推銷員,第二種就是你要不
Thumbnail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
Thumbnail
討論宗教團體,強調了邪教活動對信徒的影響,描述工作環境及特殊規章等內容。
講者背景: 神學家、社會學家、後現代主義、英國聖公會牧師 政治與宗教的關係 1.教會不參與政治(不參與是種參與) 2.教會獨善其身(提供另類政治想像) 3.教會作為靈性指引(靈性具有政治性) 4.教會參與公共空間(參與模糊不清) 5.教會作為政治的群體(參與中與他者不同處)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團體與個人(象山慶24.12.5) 象山慶【淨念】 37-在弘法上,團體有其多元之功能,個人亦有其專案之方便,約時被機、因事置宜,不必拘泥一格,互為障礙。  39-世間團體之上位者,多半為了行政上方便,而組成小圈子,以便於專斷獨裁;難以察納圈外建言,或體恤大眾需求,故不知變通,也不順民意;在下
Thumbnail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覺得很不爽! 我的個性很喜歡嘗試不一樣的東西 我的興趣真的非常的廣和不同 其中對於靈性的探索更是求知若渴 我去過不少的宗教 受洗過離開過 原本從小無知不停的嘗試到 我最後了解宗教並不適合我 最近我因為一個高人的原因 又踏進了一個
Thumbnail
文章深入探討宗教、政治與獨立思考之間的關係,以自身的經驗與思考為基礎,探討了對於信仰、依附思考和獨立思考的看法。除了討論宗教和政治本身,也提及了對信仰的質疑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個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整體上,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反思,引導讀者思考宗教、政治的本質以及獨立思考的價值。
Thumbnail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Thumbnail
大學時期我加入了夢寐以求的社團AIESEC,希望透過接受不同的價值觀衝擊,獲得更開放包容理解的心。然而,加入後發現社團幹部對於國際計畫並無親身經驗,因理念不合最終選擇離開。儘管離開組織,我仍堅持自己的理念,來到甘肅和緬甸做志願者。這樣的經歷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世界議題,並認識到更大的任務是什麼。
Thumbnail
大多數理性、善良、美麗和道德的東西都被集體盲(忙 茫 氓 )人抹殺了。 集體主義 認為個人沒有權利,他的生活和工作屬於群體(社會,部落,國家,民族),並且群體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隨心所欲地犧牲他。實施這種學說的唯一方法是使用蠻力——而國家主義一直是集體主義的政治必然結果。
Thumbnail
有關社團的部分,大學還有隱藏的部分也就是有些人會有點排斥的教會團契的部分,我本身就是教會裡面的人, 所以,是很習慣的,那在這邊如果有不同宗教或者對教會非常好奇的,可以在這一集介紹,有些聽眾會反應說在台灣最討厭遇到三種狀況, 第一種是一直問你要不要加保保險的推銷員,第二種就是你要不
Thumbnail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
Thumbnail
討論宗教團體,強調了邪教活動對信徒的影響,描述工作環境及特殊規章等內容。
講者背景: 神學家、社會學家、後現代主義、英國聖公會牧師 政治與宗教的關係 1.教會不參與政治(不參與是種參與) 2.教會獨善其身(提供另類政治想像) 3.教會作為靈性指引(靈性具有政治性) 4.教會參與公共空間(參與模糊不清) 5.教會作為政治的群體(參與中與他者不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