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法華經〉等佛經之中,釋迦牟尼彷彿仲介,總是引介某佛、某菩薩,講述他們發了哪些宏誓(如:藥師佛的12宏願,與阿彌陀佛的48願),以及如何恭敬供養的方法、奉持他們名號的好處,淨土系的經典,如:〈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釋迦牟尼還極力鋪陳佛國淨土的景象───只是這些偏離了某些原始佛教的教義。
釋迦牟尼生前強調「涅槃」,可是這與淨土系經典的「佛國淨土」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兩者是同樣的東西,釋迦牟尼生前應該會將「涅槃」具體描述出來,我們後人可以在現今的南傳佛教經典中讀到。如果不是,「佛國淨土」究竟是六道輪迴的哪一道呢?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天、人……如果不屬於六道,也不是「涅槃」的話,那最初提出淨土觀念,也就是最早提出「佛國淨土」這個說法的佛教徒,不就創造出一個佛教界前所未有的說法嗎?這不是偏離釋迦牟尼原有的說法嗎?
其次,釋迦牟尼生前反覆闡述「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以及「十二因緣」、「四聖諦」,但是後來流行於東亞各國的幾大佛經,如:〈波羅密多心經〉、〈金剛經〉、〈地藏經〉、〈無量壽經〉、〈法華經〉、〈阿彌陀經〉等等,不是這方面的內容註解得很少,就是完全沒有提到,連名詞都沒有,我認為有些不尋常!因為這些重要的大乘佛經裡出現的神、佛、菩薩及佛弟子,不是該用更通俗、更簡單的比喻及故事,解釋「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怎麼這些放著不做,反而自行添加了「佛國淨土」、各式各樣的陀羅尼及偈言呢?為什麼會這樣?
「是不是一些大乘佛典已經偏離,甚至大幅改變釋迦牟尼、舍利弗、目犍連等人當初所傳的佛法呢?」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