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秒法則》的作者梅爾羅賓斯原本是一個律師,後來變成電視實境節目的主持人,誰知道因為節目的收視率不如預期停掉,她的工作頓時掉入谷底,被合約綁住但又沒有收入。加上她先生投資的餐廳事業也碰到瓶頸,所以陷入一種「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狀態,那時候她41歲,她開始酗酒消沈,整天待在家不想面對現實,對生活提不起勁什麼事都懶得做,本來眼看又是一個中年危機的悲傷現實案例,感覺很難翻轉局面。
結果有一天他在家看電視的時候看到NASA的紀錄片,裡面的火箭要發射的時候就會倒數5-4-3-2-1然後升空,突發奇想「如果我每次需要做某件事的時候先也5-4-3-2-1倒數之後就開始行動就像火箭一樣,不知道會怎麼樣?」結果這個看起來有點蠢的方法竟然有用!他開始恢復對生活的動力,積極起來,也開始分享這個做法給別人。她在TEDx談這個主題的演講影片有1980萬的點閱次數,
這本書就是她的經驗與做法。
「5秒法則」的作法很簡單,當你覺得你因為某個目標或承諾必須有所行動,或者是你明知道你自己該去做某件事但卻遲疑的時候,你就在心裡倒數5, 4, 3, 2, 1,之後就開始去做你覺得該做的事,只要你這麼做,你的行動力就會大幅提升。書裡還說,記得要數54321,千萬不要數12345,因為你痕可能會繼續6, 7, 8 , 9, 10…這樣數下去,是沒有用的,就算數到1000也沒用!
之所以這個看起來蠻笨的做法會有用,原因是我們通常不是不知道該做什麼或怎麼做,通常最大的問題只是因為我們沒去做。所以只要你能夠提高你採取行動的比率,即便你沒有很厲害,很完美,但都會得到一些成果,以及勝過許多沒有行動的人。就像老查雖然講話速度有點慢不夠有趣很催眠、又不是小鮮肉不吸引人,但是只要持續出片,慢慢的還是會有一些觀眾,但是如果我沒有開始與拍片,那就什麼都不會有。
而
「5秒法則」也跟我之前文章裡提到的「原子習慣」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原子習慣」裡說,習慣的建立要靠「提示」來觸發一個「反應動作」,而「五秒法則」就是設定了在碰到自己必須有所行動時就倒數54321作為一個提示,而「馬上去行動」就是那個提示後的反應動作,當你養成這個泛用性的習慣,就會覺得很自然。
感覺
「五秒法則」這個方法有點發散,書裡提到也許這個方法在三個領域裡能夠比較具體發揮效果,不妨試試看。
第一個是健康,特別是有關運動方面,如果你意識到你好像很久沒有讓自己動一動,除了沒辦法消耗卡路里有可能會發胖之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長期缺乏運動已經是提高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僅次於高血壓、抽煙與高血糖。所以,當下一次你想到「應該讓自己運動一下了」的時候,就數54321,然後去做任何你喜歡或是合作的運動吧。
第二個是提高生產力,在之前談「上網成癮」的文章裡有提到,因為沈溺在滑手機看社群網站導致的不能專注其實是影響我們的效率最大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你發現你一直在滑手機無法自拔,那麼當機立斷數54321之後放下手機,認真做當下應該做的是,很自然也會提升你的生產力。
第三個則是解決拖延問題,我們很容易會給自己太多藉口進而讓該做的事被拖延,像是「等天氣好一點」「等心情好一點」「等有fu的時候」「等水星不逆行的時候」,當你發現你自己在拖延的時候,不要猶豫,數54321,就去做吧。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