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Penal Populism》—民粹與普遍意志的幻象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獲得 微批 Paratext 刊登,先予致謝
民粹主義(Populism)這個詞在當代的語用下儼然已經成為負面的詞語,然而其原初的意涵只不過是遵從著人民的偏好而行動的政治而已。而刑罰的問題,在台灣似乎一直把它當作是個純法學的問題,然而,刑罰本身是很政治性的,更且作者並非使用“punishment”來討論,而是使用“penal”更指涉著具體的刑種的語詞,也就是更專注於這個刑罰民粹主義的現象。
文初必須要先說明何謂民粹主義。民粹主義並不是民主的對立,主流的論述會說這是在民主的背光面,也就是他一直都存在,民粹主義的特點重要可歸納出的有三個特徵:區別、泛道德化、真實人民。首先是區別,區別係指作出例如平民與菁英的區別、或依國族主義作出國民與移民(非國民)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依照社會學上的我群(we group)/他者(others)的區分方式來進行區別,而這個標準可以是任何一種標準,種族、膚色、經濟能力、教育程度等等;泛道德化也就是將特定的模型(例如菁英)是腐化的,又或者移民者是壞的等等,將政治議題予以帶入道德場域,讓政治的專業被擱置,而人皆有的道德感就轉成評價與行動的工具;真實人民則是民粹主義者會使用的用詞,也就是民粹主義者會聲稱自己代表著真實人民(the real people),這尤其在民主社會中能產生一種佯稱的正當性,因為民主社會中的正當性來源正是個體自由意志的選擇所託付的政治權力,而在媒體形構我們世界觀的這種契合下將使得民粹主義者得以凝聚起一股能量。
而能量的凝聚正是在於道德感情,從道德化的論述中人們得以將自身基於道德感所形成的判斷(尤其可能在媒體的簇擁下使得基礎事實錯誤而產生錯誤的判斷結論)成為觀念,而在此觀念成為認知世界的前設後經過民粹主義者的煽動,觀念將成為個體的行動驅力,進而集結出一個可以被動員(mobilized)的群體。而民粹主義的特色正在於它不具有一個核心,反而像是個附合體,故而得以結合於現下政治上光譜上的任何一種主張,左翼、右翼、自由、獨裁、共產、私有、福利、放任等等,與其採取實質性的理解,不如就如同韋伯對國家劃時代從工具性的角度來理解一般,民粹也正是一種在民主社會中的一種政治工具性模式。
在民粹主義中的人民(被統治者)與菁英(統治者)的對立在前述的因素組合之下成型了,人民是被聲稱大於統治者的,故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是被主張更優於現代18世紀末所生成的代議式民主的。然而,確實現代的啟蒙我們都會歸功勞給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但這本論著中卻也同時被解讀成專制的書籍,正因為其中所說的人民所集結成的普遍意志(general will)才是自然狀態過渡到政治社會中之社會契約內連結起所有的個體後所形成的集體意志,然而這就像洛克在談自然狀態中的自然法一般,既然眾人皆為平等,那麼誰才能說他認識了自然法?誰才能說他認識了普遍意志?雖然盧梭認為普遍意志是與眾意志(will of all)是不同的,也就是所有人意志的總和並不等於普遍意志的本體,然而他在後段的章節也是妥協性地如此退讓。但民粹主義的問題正在於民粹主義者聲稱他掌握了這普遍意志,而所有人就相信了。
在刑罰的場域中,更可以從歷史辯證性的發展來理解,一九七零年是分水嶺,在此前將近一世紀是矯正理論(rehabilitation theory)的盛行年代,在這之前因應著科學與實證主義的思潮所由生的這種矯正理念在於屏棄了被認為是過時的正義觀念,正義(justice)、應報(desert)、公正(just)都不再重要,因為這被認為是個科學的時代。犯人不是因為做錯事而被懲罰,而是因為生了病必須被治療,自此,犯罪問題變成罪犯問題(crime problems become criminal problems),懲罰變成療程(punishment becomes therapy),刑罰不再是以道德為基礎的司法判斷,而是交由專家決定的治療方案。然而,矯治理論中諸如不定期刑、強制治療等措施被批判有把個體去人格化的傾向,最重要的是這些理論所訴諸的「後果」並無從實現,而且從Ulrich Beck的風險概念所造成的不安全感交互著民粹主義的湧起,導致刑罰思潮的轉向。
對於一個長時期菁英話語權壟斷的場域中而未達期待,隨著民粹主義的興起吸引了各種批評:來自左翼的批評是號稱人道的措施卻是讓國家的權力被包裝在美妙的言詞下且也不人道;來自右翼的批評則是這些措施不僅耗費了龐大的稅金,更且是無效的。起初,這是要讓權利(right)回歸本位使福利(welfare)退位,讓主體再次主體化,而不再被當作是不完整的人(病患),瑕疵(deficient)不再是犯罪的問題,(犯)罪行(為)才是。而因先前專家信譽的破損的導致司法的權威性也降低,在這個階段中受害人的地位也漸顯突出,例如受害者陳述也進入了司法的場域,而讓情緒(道德感情)更直接地流淌進了法庭中,這某種程度上也正是公民社會中民粹主義在法庭中的顯現。不過至今,我們也能發現到刑罰中的民粹主義並不是真正地對於犯罪問題的處理,更主要地是在政治生活中恢復因為社會的變遷所造成的分散,並且去凝結成一個共同體,只不過這次並不是所有人都被包括在內,而是只有被宣稱有「真實人民」資格的人才有入場券。
有趣的是,矯正理論的提倡者之一李斯特(Franz von Liszt)於「馬堡綱領」(Marburger Programm)是:「特別預防可以由以下三個方式進行:1.透過對犯罪行為人之『監禁』保護一般社會大眾。2.透過刑罰之『威嚇』使犯罪行為人不敢繼續犯罪。3.透過對犯罪行為人之『矯治』使其不會再犯。他認為應將受刑人區分為三種型態,而施加以上三種不同之處遇方式:1.對於威嚇無效亦無矯治可能性之習慣犯,施以監禁使其無法再犯罪。2.對於單純的機會犯施以威嚇。3.對於有矯治可能之犯罪行為人施以矯治。」在這裡其實就能看見某種區分,區分於無從與社會共處的個體,也就是無法社會化的人,而處遇的方式就是將他們排除於公民社會之外。民粹主義的盛行使得除像是精神疾病患者所犯下的隨機殺人被呼喊著要對其執行死刑,不無荒謬的是幾乎各種社會案件從殺人、強盜、強制性交到酒駕都有著執行死刑的呼聲,刑罰變得容易了,政治人物也變得容易了,因為相較於其他建設或是社會福利而言,刑罰中的死刑是個能立竿見影且也容易滿足人民的「政績」。
當我們繼續任由情緒宣洩、放任野蠻、縱容失序,我們可能失去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理性特質,又或者從政治社會退回到自然狀態中,人與人之間將不具有聯繫而只剩下恐懼存乎其間,更糟的是,我們可能被聲稱掌握了普遍意志的人所瞞騙誘隨。歷史上有聲稱掌握了神意的教士迫害過異教徒,今日也有著聲稱掌握普遍意志的民粹主義在壓迫著他者。然而,民粹主義者本身只不過是普遍意志的全影投射(hologram),全影投射並不具有任何實體卻只是虛渺的影像,民粹主義正是基於這種幻象在各處排除社會中的成員—罪犯、移民、精神疾病患者。面對著這個民粹時代,我們必須認知我們所具有的公民身分,我們必須學習去學習成為一個政治社會中的人。雖然這是理想化的,然而理想本身即非現實,而是如同指引現實的燈塔般射出一道光線導引著我們。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2會員
384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前言中提到: “人生不是沒有意義。人生有很多種可能。試過了以後,才知道。不是開始的疑惑,或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而是小事的慢慢積累,堆疊出未來,同時形塑了自己的高度和亮度。” “我也在努力變成這樣的小行星。” 是因為17歲的孩子說:「人生沒有意義。」,這或許是對於生命本質的探問,但反面來說也能被
相較於前次的《時光幾何》手記形式的自由,這次是時序更早一些的短文集冊,不說是散文畢竟也因內容上並不具有散文這種概念框架的侷限,而更是在生活的中對各事各物的遐思。範圍廣泛但不淺薄,從台灣到布爾喬亞、自由到烏托邦,看似零碎,但在各短篇中卻都能提點些無從想及之事。 在《台灣?台灣!》中作者以台灣
原先讀了《zoo》是因為被推薦這本書十分的黑暗,但看完之後卻覺得名氣那麼大卻似乎如此爾爾,對乙一感到失望了好一陣子,又在某次談到我的失望時有人說:「你可以先看看《暗黑童話》」,想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翻閱,然而這卻改變我對乙一的看法。 全書故事的結構交錯安排著不同的人同時也很有趣的讓虛構與現實交
知道西西,是從房慧真,知道房慧真,又是從河流,歲月靜好。 西西,她說這個筆名沒特別的意思,西這個字不是西邊也不是西瓜,下面的口是一個格子,而上面的一橫與兩撇是女孩的兩隻腳,一個西是女孩跳上了格子,而西西就如同動畫片格般地讓這個活動起來了,不俏皮嗎? 一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我疑惑著不知道西
讀《激越與死滅:二二八世代民主路》-台灣的精神 二二一、二二二、二二三、二二四、二二五、二二六、二二七、二二八,沒有二二九,除了不是閏年之外,而是很多人的生命終止在一九四七的二二八。但是不僅時間繼續前進,屠殺也未停止,二二八是個象徵性的數字,對於在島嶼上的我群才具有意義,而這個意義是悲傷的,持續
本書的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小島上,出現的人物全部都是青少年(13歲左右)以及兒童(6歲左右),沒有時間,也沒有地點,人數也不詳,而這些具體的細節都不重要,因為這樣的模糊正是要襯托任何一個符合這被創造出條件的事物,都會有如故事中的發展。在一架飛機的失事中,小孩們四散在島上,以賴甫(Ralph)作為敘
前言中提到: “人生不是沒有意義。人生有很多種可能。試過了以後,才知道。不是開始的疑惑,或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而是小事的慢慢積累,堆疊出未來,同時形塑了自己的高度和亮度。” “我也在努力變成這樣的小行星。” 是因為17歲的孩子說:「人生沒有意義。」,這或許是對於生命本質的探問,但反面來說也能被
相較於前次的《時光幾何》手記形式的自由,這次是時序更早一些的短文集冊,不說是散文畢竟也因內容上並不具有散文這種概念框架的侷限,而更是在生活的中對各事各物的遐思。範圍廣泛但不淺薄,從台灣到布爾喬亞、自由到烏托邦,看似零碎,但在各短篇中卻都能提點些無從想及之事。 在《台灣?台灣!》中作者以台灣
原先讀了《zoo》是因為被推薦這本書十分的黑暗,但看完之後卻覺得名氣那麼大卻似乎如此爾爾,對乙一感到失望了好一陣子,又在某次談到我的失望時有人說:「你可以先看看《暗黑童話》」,想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翻閱,然而這卻改變我對乙一的看法。 全書故事的結構交錯安排著不同的人同時也很有趣的讓虛構與現實交
知道西西,是從房慧真,知道房慧真,又是從河流,歲月靜好。 西西,她說這個筆名沒特別的意思,西這個字不是西邊也不是西瓜,下面的口是一個格子,而上面的一橫與兩撇是女孩的兩隻腳,一個西是女孩跳上了格子,而西西就如同動畫片格般地讓這個活動起來了,不俏皮嗎? 一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我疑惑著不知道西
讀《激越與死滅:二二八世代民主路》-台灣的精神 二二一、二二二、二二三、二二四、二二五、二二六、二二七、二二八,沒有二二九,除了不是閏年之外,而是很多人的生命終止在一九四七的二二八。但是不僅時間繼續前進,屠殺也未停止,二二八是個象徵性的數字,對於在島嶼上的我群才具有意義,而這個意義是悲傷的,持續
本書的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小島上,出現的人物全部都是青少年(13歲左右)以及兒童(6歲左右),沒有時間,也沒有地點,人數也不詳,而這些具體的細節都不重要,因為這樣的模糊正是要襯托任何一個符合這被創造出條件的事物,都會有如故事中的發展。在一架飛機的失事中,小孩們四散在島上,以賴甫(Ralph)作為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你可也曾向河流學到一個秘密:其實根本沒有時間?」 對這河而言只有當下,沒有過去的陰霾,沒有未來的遮掩。 初讀流浪者之歌時是高中尾聲,那個倒數著畢業的時刻,當時的我們有些早已因繁星上了科系而放鬆渡日或加入畢聯會,有些在準備著被審資料、練習面試,而有些還泡在書裡準備著指考。 記得當時我每日中午都會
Thumbnail
▓看夕陽   小王子在他的星球上,只要走幾步就可以看到夕陽,隨時都可以看,在地球的話,要等,他體會到在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樣的情形,有時候會忘記,以為還在家裏。   ▓什麼才是「重要」的事情?   「我」忙著要鬆開一顆卡在引擎上的螺絲時,小王子正跟他講話,他表示那不重要,他「在忙重要的事」,
Thumbnail
 會去讀《向光植物》這本書的理由滿好笑的,是在滑手機的日常中隨機看到一篇八卦新聞,是我覺得很有氣質的台灣演員連俞涵被拍到和女作家李屏瑤在路邊約會接送情。點進去看內文,"已出櫃女作家"頓時讓我覺得很好奇他到底寫了什麼書記者需要這樣下標,查完之後動心起念決定去圖書館借來讀讀XDD
Thumbnail
▓誇獎某個孩子,是在引起其他孩子的妒忌嗎?   這篇看到最後,我想到一件事情。小時候,還有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會聽到老師或當爸媽的人誇獎某人,或是主張小孩是需要誇獎的。有的在班上公開誇獎某人,或選他為「模範生」,說他好,要大家跟他看齊、學習,或是在孩子群中誇獎某個小孩。大人以為這麼做,其他的孩子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 : 1. 什麼是從 0 到 1 的意思 2. 發明新科技就是創造價值了嗎 ? 還是只留下了巨大泡沫 --- 從 0 到 1 案例 - 特斯拉的 Master Plan 3. 打造一間獨佔企業的 4 個建議步驟 4. 創業心態 - 當個確定的樂觀主義者
Thumbnail
《衣袖紅鑲邊》是以朝鮮正祖李祘與宮女德任的愛情故事為主軸,一齣以史實為基礎進行擴編詮釋的古裝韓劇。其中,時任東宮的李祘被英祖禁足時,夜裡與德任隔著紙門讀《詩經》的情節,引發觀眾對詩句的好奇與討論。
Thumbnail
#Mazy的尋愛之旅 愛情、情慾、戀愛、婚姻,這些都是人生必經階段,理應是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事。然而,清楚知道的人又有多少?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到香港性文化學會的圖書館作義工,讓我遇上一本書《塑造未來好女人:與你的女兒坦率談性》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Thumbnail
如果把當年希特勒和法西斯勢力崛起的原因與今天美國發生的政治變遷對比來看,你就會知道作者完全是在「以古托今」。其書精彩之處,就是當年威瑪共和之死的狀況,與今天美國的時局有諸多相似之處。作者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呢?且看他的主要觀點如何。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你可也曾向河流學到一個秘密:其實根本沒有時間?」 對這河而言只有當下,沒有過去的陰霾,沒有未來的遮掩。 初讀流浪者之歌時是高中尾聲,那個倒數著畢業的時刻,當時的我們有些早已因繁星上了科系而放鬆渡日或加入畢聯會,有些在準備著被審資料、練習面試,而有些還泡在書裡準備著指考。 記得當時我每日中午都會
Thumbnail
▓看夕陽   小王子在他的星球上,只要走幾步就可以看到夕陽,隨時都可以看,在地球的話,要等,他體會到在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樣的情形,有時候會忘記,以為還在家裏。   ▓什麼才是「重要」的事情?   「我」忙著要鬆開一顆卡在引擎上的螺絲時,小王子正跟他講話,他表示那不重要,他「在忙重要的事」,
Thumbnail
 會去讀《向光植物》這本書的理由滿好笑的,是在滑手機的日常中隨機看到一篇八卦新聞,是我覺得很有氣質的台灣演員連俞涵被拍到和女作家李屏瑤在路邊約會接送情。點進去看內文,"已出櫃女作家"頓時讓我覺得很好奇他到底寫了什麼書記者需要這樣下標,查完之後動心起念決定去圖書館借來讀讀XDD
Thumbnail
▓誇獎某個孩子,是在引起其他孩子的妒忌嗎?   這篇看到最後,我想到一件事情。小時候,還有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會聽到老師或當爸媽的人誇獎某人,或是主張小孩是需要誇獎的。有的在班上公開誇獎某人,或選他為「模範生」,說他好,要大家跟他看齊、學習,或是在孩子群中誇獎某個小孩。大人以為這麼做,其他的孩子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 : 1. 什麼是從 0 到 1 的意思 2. 發明新科技就是創造價值了嗎 ? 還是只留下了巨大泡沫 --- 從 0 到 1 案例 - 特斯拉的 Master Plan 3. 打造一間獨佔企業的 4 個建議步驟 4. 創業心態 - 當個確定的樂觀主義者
Thumbnail
《衣袖紅鑲邊》是以朝鮮正祖李祘與宮女德任的愛情故事為主軸,一齣以史實為基礎進行擴編詮釋的古裝韓劇。其中,時任東宮的李祘被英祖禁足時,夜裡與德任隔著紙門讀《詩經》的情節,引發觀眾對詩句的好奇與討論。
Thumbnail
#Mazy的尋愛之旅 愛情、情慾、戀愛、婚姻,這些都是人生必經階段,理應是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事。然而,清楚知道的人又有多少?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到香港性文化學會的圖書館作義工,讓我遇上一本書《塑造未來好女人:與你的女兒坦率談性》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Thumbnail
如果把當年希特勒和法西斯勢力崛起的原因與今天美國發生的政治變遷對比來看,你就會知道作者完全是在「以古托今」。其書精彩之處,就是當年威瑪共和之死的狀況,與今天美國的時局有諸多相似之處。作者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呢?且看他的主要觀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