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老屋顏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7/01/05
比較老屋顏另外兩本書的質感,我認為《再訪老屋顏》這本可以說是一齣悲劇。記得讀
《老屋顏》及
《老屋顏與鐵窗花》時,我常覺得他們的兩位成員既富有感性的審美眼光、又有犀利到位的取景技巧、再加上優雅內斂的筆觸,寫起書來簡直是一場絕讚的合唱。
但是《再訪老屋顏》這本書,真的不知道是出了什麼毛病。
一開始讀起來我覺得文字拖泥帶水,該分開的句子都連成一團;本來還以為是不學無術的我的問題,後來看到同一段裡有明顯重複複製到的同一段句子……想想覺得不對啊!趕緊跑去確認之前讀過的兩本書的出版社——明明三本全是同一家沒錯,《再訪老屋顏》出版的時間還排在中間,但是它的文句怎麼讀都有問題。
除了文字方面,《再訪老屋顏》經常在照片周圍大範圍地留白,導致重要的照片被縮得很小,就算是每一小節刊頭的特寫照都還擺得不夠大,甚至經常跨頁,很難看得清楚。照片的取景也失了以往的銳利感與整體觀,一整個小節看下來,我還是常常想像不出屋子的整體,只有見樹不見林的遺憾。更慘的是還常有照片與標註文字圖文不符的現象。這些都是之前的兩本所沒有的:照片標示清楚,照片排版大器,就算沒真正到過這些老屋,也很容易讓人從照片想像得出來它們的大體格局,甚至聞得到氣味。
《再訪老屋顏》裡各種荒謬的失誤頻繁發生。真正讓我爆笑出來的,是在台南這個篇章時,印在右邊的索引頁籤(我不太確定這種東西叫做什麼)整整錯了兩個小節;原本排在台南要介紹的第三棟老屋,原來其實位於高雄,應該要歸屬到下一篇章才對。
除此之外,這次的敘述比起以往更偏向遊記性質,經常這邊說說、那邊說說,按照作者們旅行時的見聞順序陳述,而非真正依循老屋為主體、有條理的整理介紹。
當然我還是蠻開心可以藉此看到不同類型的老屋啦……相較於以往作者們所注重的鐵窗花、磨石子等等本島常見的傳統工法,這次他們花了許多篇幅在介紹離島的老屋,因此會看到很多不同於本島的工法與風格——
不過身為本島的居民,我對離島老屋與閩粵老屋就比較沒有共鳴感,少了欣賞本島建築時會有的那股鄉愁滋味。我猜想老屋顏的作者們或許也是這樣吧。儘管可以理解他們有意把自己的格局放得更大——把「老屋顏」所欣賞的標準放寬得更加多元——可是也因此可以感受得到,他們在這本書裡所能看到的著眼點,常常真的很像是我們一般觀光客(可能有心一點的)所能夠看得到的、比較流於表面;少數能夠記錄到比較深入的,只有與當地人士及屋主的訪談故事而已。反過來說,真正經由他們的角度來切入,則比較多的是感到新奇的文字,而非建立在共通經驗的情感之上。是不是因為這樣,許多照片的取鏡才因此失準的呢?也許這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吧。
話是這麼說,其實書裡還是有一定篇幅是在介紹本島老屋的,不過基於上述堪稱笑話一場的編輯失誤之後,我在閱讀時多半都還蠻頭痛的。與其將本書當成認識老屋的書籍來看,我覺得或許當它是一本供人參考的旅遊手冊,會來得洽當一點。
對了,因為占比很低的關係,所以差點忽略了。在本書 part2 的部分,有著作者們與傳統工法的老職人的訪談:水泥花格磚、馬賽克磁磚、磨石子、壓花玻璃、鐵窗花。訪談內容很明顯看得出來——這些才真的是作者們的強項,因為研究得較深,所以也才知道應該聊些什麼,才能問出比較具有價值的內容並加以記錄。但我還是想問,為什麼這邊的照片要印成黑白的?把在介紹馬賽克磁磚的篇章照片印成黑白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為了寫讀書筆記,剛剛我重新確認了編輯。雖然出版社是一樣的,但是另外兩本的責任編輯與特約編輯是同一個人,只有《再訪老屋顏》是不同的。
好喔,我想我終於找到問題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