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以後,發現自己一個人常要當兩個人用,變得好像一天有48個小時似的,因為同時間要處理很多事,自然而然會希望很多事都能快速解決,不喜歡拖泥帶水,這讓本來個性比較急的我,變得更講求「效率」了。近期服務一位應屆畢業生,在我強調「效率」的服務下,斬釘截鐵的拒絕我的服務,讓我靜下心來思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位畢業生是從學校轉銜到職重單位協助就業,從學校畢業後,他就每天待在家裡。其實他並沒有「立即」的經濟需求,因為家裡有人準備三餐,每個月也有經濟補助,但因為確實家境清寒,所以導師、社工、阿嬤和親戚們都好希望他能工作賺錢,不要每天在家耍廢,所以三不五時就打電話來提醒職管員,盡快幫個案找工作。
我為了讓個案願意配合職前準備,特別用了小小的獎勵策略,想讓個案知道「工作」是有好處的。然而,遺憾的是在家玩遊戲的吸引力始終大過找工作,最後逼得個案很不開心的說:討厭工作、不想找工作、而結束了這段服務的歷程。對於這種「本人沒意願」,但身旁的人興致勃勃的狀況,我自己也很為難。身為服務身障者的專業人員,家人的確也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有時候,個案本身也很有可能沒辦法做好全面的判斷、也常常因為「不了解」而拒絕求職,我的想法是:總是要想著試了才會知道。
曾有個案在家長的強烈請託下,孩子帶著不情願的心情去工作,但後來卻從工作中體驗到了工作的好處和意義,最後居然也穩定就業了。所以真的是要試了才知道,然而「試試看的過程」就是一門藝術,步調太快會引起個案的反彈,太慢又會擔心沒辦法保持求職熱度,而失去就業動機。
總之,職業重建服務過程中的每步策略,都需要專業人員用智慧,配合個案的腳步,他往前踏一步我再往前,他往後我也跟著往後,一來一回找到雙方都能舒適的互動頻率,慢慢來的藝術,我自己也還在持續學習中。
過馬路的時候,有時候可以慢慢來,有時候又要走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