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聽到保守主義,第一反應多是疑慮跟翻白眼,畢竟在台灣「保守」這兩個字有很強烈的負面意義。但您若去查保守主義,用英文conservatism去查,可以得到比較普遍性、一般性的見解,大概是「保守主義強調既有價值與維持現狀,相對於激進派而言,傾向緩慢穩健的改革,保守主義不反對進步,只是反對激烈的變化。」
秩序
理解保守主義的精神,首重理解「秩序」這個詞。
所以我們中文圈的人,對於歐美思想中的秩序一詞,在理解上欠缺內在核心的意義,非常容易望文生義,想像秩序只是一種表面規範。這也是筆者看許多中文圈讀者,在解釋保守主義時,始終感覺少了些什麼。
秩序卻是保守主義一切的根本,所謂的重視傳統、標榜緩進的改革,道理都是在秩序兩字。所以,我們要花時間解釋,秩序的涵義到底為何。
前人留下的可行之路
秩序是一種指引,指引我們從這走到那的標準,一條被開拓過的路徑,一條經由無數前人的犧牲跟實驗確保的路徑。因為已經有路徑,故走起來是有規則,在多數人行走的路上,就會出現一套有條理的行走默契。加上中文意義,我們可以延伸解釋,並非先有次序跟規範才有路徑,而是先打通了一條可行之路,自然產生出符合這條道路的交通秩序。
或許這條砂石路年久失修,已經不符合現代要求的標準,但總是一條可以抵達目標之路,我們若想花費巨量資源打造全新四線道柏油路,很有可能時機上錯過了最初目的,讓抵達目標耗費的時間更加長久,最終目的也沒達成。那麼,打造新路比較好,還是把原有道路維修至最佳化,如砂石路慢慢修整成平整石板路,雜草處理乾淨,兩旁植栽遮陰樹種,讓舊路更便捷好用?
這的確很難說,但保守主義對於秩序的想法,很類似先維持既有可行的道路,想辦法維護更新使其美觀實用。若要開闢新的道路,也儘量在保有可用舊路上,去平行開闢新路,等到新路通行一陣子,修正許多問題後,要廢棄舊的道路再說。且可能後來才發現,交通量大到要兩條路才能通,或新舊路各自發展出聚落,開發提升出原先沒想過的生活方式。
這是保守主義者對各種議題的想法,也請各位理解,任何思想、主義類的東西,都要有實際案例,筆者在此只做概念式的解釋。也可以說,讓各位了解,要說服保守派接受某個嶄新的政策,最好的辦法是說服他們,這政策對於既有運作良好的舊規範,不會有太大影響,提出各種論證後,保守派的接受度會提高很多。
但反過來說,若每次舉出各種不會影響舊規範的評估,最後卻屢屢證明會影響,那麼保守派的反彈,跟其他思想相比,會異常巨大。他派別擁護者往往不能理解,秩序的維護非常仰賴信用,保守主義者對於信用被破壞的憤怒是非常直接粗暴的。
社會運轉系統的一部分
秩序在整個社會中,相當於怎樣的角色?
如果社會是一台機器,那麼秩序就是齒輪,是整個社會系統運作的機制核心,一種協調、和諧的機制,無論是小轉大、大轉小的齒輪,或是單純改變施力方向的齒輪,都是看似不起眼卻是大型機具運作的核心要素之一。
小齒轉大齒,耗費較多時間卻可以省力,代表緩慢的變革總是較沒阻礙。大齒轉小齒,費力但可以轉動較快,代表遇到緊急事務,可以用現有資源轉換,快速應對危機。改變施力方向的齒輪,無論是直的接橫的還是反過來,代表施力者可以推動原本位置上不可能推動的事務。
而社會做為一台超大型機器,會有很多的部件,每個部件都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不同功能組成多用途的機器,就是社會本身。越複雜的機器,齒輪的需求量就越多,看似耗費資源去打造沒有實際接觸施力點的物品,卻是可以平順運轉整台機器的必要零件。
這是一個很粗淺的比喻,但卻可以表達出秩序的內在意義,看似微小不起眼,卻相當重要; 沒有齒輪的機器還是可以運作,只是消耗更多資源,運作也不順暢。而設計良好的齒輪組,更可以最佳化機器的運作,提高效能。
作為和諧機制的核心,秩序身為齒輪有多重意義,根據架設的位置,繞行特定的轉動方向而不同。雖然單一齒輪只能做一件事,但很多齒輪能做到更多事。只要機器(社會)依照齒輪的設定去走,定期維護保養,就能長久運用。
而齒輪作為秩序的表現,也代表時間久了需要更換,但更換不能把尺寸規格全部替換掉。各位試想,為了換掉一個磨損的齒輪,規格換大了一號,即便新齒輪的材料無比堅固,對整台機器來說也是運作不良的。為了更換新齒輪,打掉整台機器去重造,非常的不切實際。
最常見的現象,是局部性的更換,將某處老舊的機械部件,逐漸換成新的,功能可以更強,但要跟原本的主要機械部位有相容性。
若我們只是單純的把秩序,用字面上的規則、條理去理解,會失去秩序這兩個字所代表的,很多在其中的間接意義。最重要的,是秩序本身具有活躍、變動、適應的生命力,就被固定、限制在文字中。
由現實社會基礎長期互動衍生
既然如此,秩序就譬喻來說具有這麼多的形象,那麼具體而言秩序到底是什麼?
一言以蔽之,秩序就是廣義的法律表現,一種適用社會所有人的規範。法律有地域性,也象徵著秩序並非全部都是超越國界的普遍性原則,在殺人、偷竊等項目上,各國或許有刑責差異,但不會有不處罰的情況。這類普遍原則會存在,也當然有根據民情風俗不同的法律,僅能適用在特定範圍。
目前人類沒有普世認可的秩序存在,因為秩序不是一個條文,在普世人權上或許有多數人認同的部分,但整套人權標準不能當成每個國家共有的秩序。因為秩序在社會的表現上,具有很強烈的法律意義在。法律作為秩序的具體表現,代表在某時、某地、生活在一起的群體,具有共通的適用性,光是這個就不能說有普世共尊的秩序了。
對於秩序有完全不同想法的文明,彼此之間的衝突是非常激烈的,但這並非杭廷頓的「
文明衝突論」觀點。保守主義在此的觀點,是認為秩序由下而上成長,所以每個地區都會長出具有「獨特性」的秩序規範,縱然全世界每個文明拿出自己的秩序規範,會有非常多的共通性,諸如殺人偷盜必須受到處罰,但我們不能用都有殺人罪,去認定每個文明的秩序長的都一樣。
保守主義認為秩序要由下而上成長才會穩固,不同文明間的接觸,也會相互交流,慢慢融合出有普遍性的規範,成為共通的秩序。但這個流程因為是由下而上,所以傾向我們所謂的「融合」,而融合本身必定有主體,不存在兩個完全對等的文明,使兩種秩序可以平等用1:1去融合出新的。
新秩序的調和,不可能瞬間背離舊慣
新秩序的產生跟調飲料有點像,大多數民眾可以接受的口味,很少是極端,我們當然不能排除特殊愛好者,但用這些人作為標準就太離譜,一家飲料店只做極端值生意還可能活下去,每家手搖杯都被強迫只能販賣超酸、超苦、超甜飲料,那整個行業就倒了。
兩個文明的接觸,彼此交流秩序,總是會有偏向某些主體的情況。請注意是「主體」而非所謂優良。這類似調「檸檬綠茶」,大家對於檸檬綠的主體是水沒有爭議,用水泡茶就是雙方都共同遵守的習慣,像是尊敬父母、親愛兄弟;而檸檬綠茶當然需要檸檬汁,若一切採取相對主義,認為所有文化皆要尊重,平等的處理,這意思等同檸檬原汁需要在檸檬綠茶中佔有一半的比例。
這種表面的公平,只會得到絕大多數民眾都不買單的結果,誰會想要喝一半是檸檬原汁的綠茶?好喝的常賣款,檸檬汁的比例都會在某一個範圍內,且必定是佔整杯檸檬綠中較少的比例。至於糖分加多少,畢竟無糖檸檬綠也算賣,就不能說無糖不歡。
這有點扯遠了,筆者的意思是,保守主義對於不同秩序的交融,並非是絕對抵制,而是基於常識去判斷,漸進式的調整。就好比我們接觸到一個嚴刑峻罰的國家,看起來對犯罪有極大的嚇阻力,但你會想要立刻、馬上的全盤接受?不只是酒駕唯一死刑,連你過馬路沒走在斑馬線都要剁腳,這你能接受?
毫無理解的要求別人臣服,只會引來衝突與抵抗。Source: 開放博物館 Credit: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番族慣習研究(第貳卷)》封面。典藏者:國立臺灣文學館。(CC BY-NC-ND 3.0 TW)。
秩序一定有「主體」,也不可能憑想像萃取
秩序做為由下而上長出的東西,我們不可能只接受其中一個部分,其他的都不要。這就跟檸檬綠茶有一點苦澀味,本就是現榨檸檬原汁的一部分,你無法要求店員現榨檸檬時,用小勺輕輕刮下檸檬果粒,小心翼翼的不要碰到纖維產生苦味,同時輕柔的壓迫果粒擠出果汁。不信邪的可以去找個飲料店要求看看,應該沒人會理你。
意思是,保守主義對於接受秩序這件事,是要全盤的去理解,不能只挑好的不要壞的,天底下沒有佔盡好處卻無代價這種事。既然凡事都要代價,所以我們要改變現有秩序,理想的狀態就是逐步調整,試試水溫。就跟檸檬綠茶要不要酸一點,應該要逐漸調高原汁比例,看民眾願意買單與否,絕對不是老闆自己在後台覺得越酸越爽,就調出一杯超酸檸檬綠,還賣很貴不妥協,顧客不買還要揍他。
對保守主義來說,秩序的衝突需要更多的妥協,妥協不是鄉愿,好比今天台灣接受移民,主體就是台灣。我們可以尊重移民本國的文化,但前提是移民要先能尊重台灣的文化,並同意、理解、接受將以台灣為主體的秩序。這不是文化歧視,而是必然的過程,沒有主體是不可能的,至於移民本人的母國文化,保守主義不認為有絕對的優劣,只有對主體而言,適不適合共存、融合的部分。
保守主義不會反對新的移民文化,只是要放長久來看,移民會融入台灣,形成一套新台灣文化,但這必須是長期、緩慢的吸收,不能是激烈的結合。原因後面會提到,秩序的存在對於全體有利,激盪的融合不僅是消耗資源,更可能促成舊秩序的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