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想找到一個人生答案很正常,因為我們要確認有個行為可以達到你想要的效果,我們才會重複的去做它。
但很多人常常事情還沒開始,就想先確認一個答案,又或者找到一個好像是答案的解答之後,就繼續往後找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項,造成的結果就是過了幾年他還在找答案。
讀者在
卡片盒筆記 : 提高你學習的意願下面留言:「我之前有翻過這類相關書籍,覺得它太「藝術」了。 對我而言還是onenote比較方便。可能我比較傾向效率,會優先選擇to-do-list模式吧 !」
其實做中學就是這個樣子,看了卡片筆記之後,覺得還是目前的方式最好,那就是先用現在的方式就好,等到自己目前的方式好像沒辦法滿足需求,再來改就好。
而我卡片筆記從上次知道後也過了一年多,到近幾個禮拜才開始研究與學習,就是因為我幾個月前累積了一堆小筆記後不知道要怎麼辦,但放著又心煩,於是直接全部刪掉。
後來覺得這樣也不行,可惜這些小筆記,於是才開始願意學卡片筆記,看看這系統能不能讓我更好運用靈感,於是就開始轉而用卡片筆記的方式去記筆記。
你在生活中的解答也是一樣方式,做中學,做了才知道缺什麼,缺什麼再補就好,不必全部整套了解完才開始,就跟我在
刻意練習的心得說的,你必須從行動為起點開始,而不是吸收知識開始。
不論是把妹、創業、健身、飲食都是,都是要先從小習慣培養後,發現有什麼阻礙,再針對阻礙去找問題解決。
另一種心態是,只要我先找到這個答案後,我就能夠不浪費時間探索,把時間傾注在正確的方向。
理想上很正確的想法,不過這種想法只適用於條件固定的領域上,比如彈琴、烹飪、做麵包、瑜珈、手工藝等等這種類型。
相對而言不適用的領域,裡面會包含很多不確性因素,這就沒辦法拿你這套「等我全盤了解確認後再來行動」的方式來做。
比方說人際溝通、把妹、創業、權謀、人性、行銷、擺攤做生意,簡單來說,跟人相處有關的互動,都很難讓你全盤了解後才開始。
我換個概念,這就好比你想認識女生,但你心裡想著等我問其他人覺得眼前這女生適不適合我,個性如何,等我問完之後,確定是我喜歡的,她也喜歡我,我再來與她聊天。
很可能她本來對你有意思,但等你這樣問一問,時間過了她就跟別的男人走了。
你的人生答案也是,今天你有興趣的事情,明天或許就沒興趣了,你想了解自己,但你本身生活是動態的,隨時有新的想法冒出來,你是跟不上你自己想法的。
所以重點是先做,當然不是要你還沒認識之前就投進全部資源,而是當你找了些資料後,評估風險後能接受,認為這件事可以做,做起來對你而言能帶來你要的利益效果後就能開始。
起初可以先投入一點資源,去看這過程帶給你什麼感覺,做起來上不上手,是不是自己要的那種回饋,如果是,先建立習慣,回饋更多後再投入更多資源,慢慢的新技能就培養起來了。
這就跟買衣服一樣,一樣的外套,你一開始就買一件一萬塊的皮衣,穿了才發現好多細節沒注意到,變得很不符合身材比例,這就浪費了一萬塊的好皮衣。
要修正這方式,就是先買便宜的皮衣來穿,在生活中去觀察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可能是腰身、可能是衣襬長度、可能是衣領舒適度。
用相對便宜的價格來確認自己穿的過程有什麼不舒服,確認需求後再慢慢往高品質的去買,一來是知道自己的需求後,往後購買上能更精確符合自己需求,二來是你有穿過便宜的,才知道高價格的衣服除了品牌本身之外的價值在哪裡。
如果你對生活品味有需求,可以參加我的「男人形象管理課程」,裡面以穿搭為主軸,另外還有生活上外貌打理,包括髮型、身材打理、顏色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