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什麼?或許你會定義為擁有「成就」、「財產」或是一些普世價值中具有價值的標的。但若單論快樂的感覺,在本書的觀點中,是從成長的變化量得來的。
快樂是長而久的補品,而非在一瞬間帶來快感的甜點。在萬事講求「量化」、「精確」、「得失」的資本主義時代下,我們假設達到某項成就會帶來無上的喜悅,所以埋頭苦幹,期望有一天把所有累計的努力(痛苦)變現為有形資產(快樂)。
但仔細想想,你應該也能理解。這種在獲得充盈瞬間的喜悅其實並不保值,甚至是一種毒藥,叫我們把頭低著,用一個個目標把人生拼接起來。
狂喜的終局
要證明某件錯誤的事實,把視野移到終局就可以了
我在高中時,很想在成績上有所表現、證明自己,所以從入學到大考前,我沒有一天不把學習放作首要任務,並預期達到目標後將會獲得無上的喜悅,所以兢兢業業、刻苦奮鬥。
三年後,我獲得了那個位置,成為創校首位台大生,甚至畢業典禮我還被選為高三代表。但我並沒有獲得當初預想的那份快樂,隨之而來的更像是對於存在價值的懷疑。
快樂是什麼?以我的經驗而言,快樂其實來自努力追求理想所付出的努力,看著自己往目標一步步邁進,那種充實感其實不亞於達到目標所帶來的滿足。
終點站
所以如何避免在達成目標的同時失去未來的方向?秘訣在於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快樂和愛情、友情、生活習慣一樣,絕對不可以有所謂的「終點站」,他們永遠會是「過程」,而不是「結論」(至少陽壽未盡前會是如此),所以
接受這個觀念後,你會了解,「知足」與「把握當下」將會是你的朋友。
我該做什麼事
追求快樂不一定犧牲成就;獲得成就也不代表失去快樂
現代社會中,我們從小培養出一個觀念:「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不否認這句話有激勵我們努力的美意,但它讓「成就」被貼上"勞累"、"痛苦"的負面標籤,好似要面對洪水猛獸,才能乞到一碗嘴邊的飯,但事實不是這樣的。
志業與職業
設想今天有兩個人,在同一家公司領著同一份薪水,但一個人將此視為志業(想做的事),另一個人則視為職業(該做的事):
〔Chapter 1〕
於是,前者願意投入更多的心力到這份志業,同時在其中找到樂趣與價值;後者則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下班後一概不碰手機,對於任何和工作相關的事物退避三舍。
〔Chapter 2〕
過了十年,把工作視為志業的人功成名就,另一位則仍原地踏步。
工作是中性的,價值由人定義。
我們對於工作的唯一迷思,就是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金錢報酬,把工作看成「該做的事」,所以被動地做,自然很難看到附加價值。而為了某些內部誘因,譬如興趣、喜好等等因素而入職的人,更願意把工作視為「想做的事」,所以生產力更高、表現更好。
終極貨幣
快樂是人生的意義和目的 也是全體人類的生存目標
by 亞里斯多德
如果今天我們討論一家公司,那麼「金錢」就會是它的終極貨幣,如何獲得更多金錢,也會是這間公司的目的。但我們人並不是公司,也無法成為公司,我們把金錢設為目標,是因為消耗金錢的過程,或著是錢滾錢的遊戲,可以帶來快樂。
「快樂」才是人的終極貨幣,透過「自我實現」、「幫助他人」,只要是能實現快樂,我們都樂此不疲。
但令人婉惜的是,我們本末倒置地賺取快樂。
我的見解
本書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快樂是終極貨幣。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快樂,這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以爭取榮譽、獲取財富、建立名聲地位等等,都是期望以某種途徑來達到快樂。但我認為,把快樂做為單一貨幣有些不妥,因為快樂是有種類的,就像愛情與友情沒辦法放在同個天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