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的廢校爭議,基本上都是學校即將轉型、教育要進入一個新時代的震盪期。
就像新學友沒有跟上「一綱多本」、柯達沒有跟上數位潮流一樣,如果沒有系統變革與轉型提升,只是在原來的道路上救亡圖存,終將成為時代的眼淚。
1970年「去學校化」的思潮,因為AI對教育的衝擊,最近又重新被討論。因此如果學校不能重新定義自己,不僅少子化地區面臨廢校;都會學校將來也會沒有小孩要來「上學」。
臨廢學校要靠現任校長勵精圖治、急起直追,或是地方創生帶動產業振興、人口回流,都是辛苦備至的事,多半也緩不濟急。主要是,學校如果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通常政治、經濟的勢力會遠大於教育,所以大致難解。
因此所有學校都要從長計議,學校必須重新定義與轉型。
學校不能再把自己侷限為「讓村中小孩上學的地方」,而必須轉為「培育在地人才的平台」,讓學校成為全村所有人、所有學習匯流與轉譯的HUB,不再是中心化、堡壘化、孤島化的學校,那時自然「無校可廢」。
民生報為何停刊?因為它就是一直把自己定位為一份報紙。其實當時它是為大家提供食衣住行育樂,所有民生資訊的平台,如果它有把握這個原始設定,不斷發展適合的傳播媒體,它會成為後來的雅虎、奇摩或谷歌。
但它始終認定自己是辦報紙的,而報紙是一定會被時代所淘汰的,果然它自然而然地走入歷史。
所以如果學校還一直把自己定位侷限為「村中孩子求學的地方」,那當村中沒有孩子,或是孩子不想上學時,它就會面臨廢校的危機。
但如果學校再定義為「為地方培育人才的地方」,那就不只小孩上學,其他如新住民、返鄉青年、阿公阿嬤都可以終身學習,「客源」就源源不斷,除非村子都沒人了,才會廢校。不過那時也沒有人抗爭了。
另外還有AI的影響。
谷歌時代,學校就有孩子不來上學,他覺得沒有必要天天來聽那些他可以自己谷歌的知識。而現在是連小學生都開始用AI做功課了,這個科技又是一日千里、迭代快速,如果學校還是堅守「孩子求學之地」的唯一義,恐怕不只偏鄉,可能連都會學校也會面臨沒有學生要來的窘境。
知識爆炸、多元自主的時代,學校實在不能再窄化為提供制式學習、頒授正式學歷的地方,應該轉化為一個多元的學習平台,讓更多元的村人來做更多元的學習、為地方培育更多元的人才,才是長治久安之道,也才能盡到學校對地方的本初義務與責任。
總的來說,基本上,學校教育是一種「特殊教育」,是工業革命之後才有的「特殊型態」。這種要在特定時間來到特定地點,按照特定課表學習特定課程的教育方式,還可以存在多久?
少子化地區面臨廢校問題;都會學校未來也將面對「去學校化」的浪潮。
所以「學校」應該及早再定義、再公共化與積極轉型,讓教育逐漸重新回到人人、時時、處處學習,且事事、物物皆可學的狀態。
於是學校就隱身不見;但學校也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