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跟哲學家來一場愛情下午茶──《蘇格拉底談愛情》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陣子偶然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翻開後令人愛不釋手!

愛,往往讓人想破頭也搞不明白,不同的人對愛的詮釋更是天差地遠。不過,讓我們腦洞大開一下。如果你可以穿越時空把一群哲人聚在一起暢聊愛情,你會選哪些人呢?他們會怎麼與對方爭論呢?又會如何看待我們現代的愛情觀呢?

《蘇格拉底談愛情》是本讓讀者一窺偉大的思想家如何看待愛情的小書,不是以一一介紹理論的方式呈現,而是用「下午茶談話」逗趣地描繪不同思想家的碰撞。作者諾拉‧克蕊芙特(Nora Kreft)是一名德國哲學家,擅長探討人類愛情與自主性的議題。她編排了一場思考遊戲,地點在康德的家,與會者都迫不急待要參加這場交流盛宴。她維妙維肖地刻劃不同思想家的性格,他們爭鋒相對的模樣令人莞爾,讀起來毫不枯燥。

這些哲學家出自不同的歷史時代,登場的人物有:蘇格拉底、奧古斯丁、康德、齊克果、佛洛伊德、謝勒、波娃、梅鐸。

raw-image


愛是尋求智慧!

首先出場的是蘇格拉底。他認為,智慧是真正有益於人的事物,而愛主要是關乎「尋求智慧」。我們藉由愛另一個人來幫助自己通往智慧的道路。這個智慧的究極法則叫做「理型」,它讓心靈得以自由開展。當我們愛上一個人,我們被他的美吸引,讓我們想起了內建在我們心中但我們忘記的理型。戀人在場的時候,我們透過哲學對話來尋求智慧,喚起內心的理型,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幸福,更能理解世界。換言之,我們愛上的不僅在於對象的美,更是這個美所反射出的理型;智慧才是人們追求的目標。

這樣聽起來頗不浪漫。於是,德國哲學家謝勒(Max Scheler)便大力反駁蘇格拉底說:「如果愛人只是為了通往智慧的手段,那麼愛的對象根本就不重要,他完全可以被其他人取代!這樣看來,愛人本身並沒有價值。但是,戀愛者絕對不會隨便替換愛人,就算某人與愛人有相似的特質或個性,對戀愛者而言都並非毫無差別的!」

謝勒大聲疾呼道,愛人具有「無可取代性」。對他而言,愛是種「朝向愛人內在更高價值的運動」。人們並非因為愛人的某些特質,經過判斷後才去愛他;相反地,我們乃是先被愛人「吸入」一段關係中,將視線投向無可取代的愛人本身,顯現對方內在的價值。愛關乎向著善來運動。

當然,佛洛伊德不以為然。他認為愛的無可取代性只是種幻覺,只要任何能滿足性衝動或歡愉的對象,基本上都是可取代的。只是陷入戀愛的狀況時,戀愛者會過度理想化愛人。而康德則試著從人的內在尊嚴來闡述無可取代性的意義,試著將這觀點整合進他的哲學中。




愛情被用來服務父權!

經過了早上一連串的討論,法國女性主義者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站上講台說:「為什麼你們都會覺得愛值得追求?事實上,愛常常使人不快樂!」她認為,在愛中有兩種相反的趨勢。一方面,戀愛者在關係中想要彼此交流,拓展生命;但另一方面,愛戀者又渴望與對方合而為一,去思考對方所思考的,去做對方所做的。前者提高了雙方的自主性,後者則動搖雙方的自主性。

波娃批判道,在壓迫性的父權社會中,第二種愛佔上風。男人往往被社會當作真正的主體,而女人只能在男人旁邊才能獲得社會認同。這使得女人在愛中變得更為依賴,她為了丈夫、孩子犧牲奉獻,但無法在社會上發揮自己的天賦,獨立生活。相對地,男人也必須「為了女人」變得更堅強、更有力。然而,這樣降低自主性的愛往往使人挫折,尤其女性不再珍惜自己的想法,或是男性其實沒有想像中那樣強大。

這無疑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大家開始反思,早上在討論愛的時候,忽略了社會結構的面向。這過程中有一個相當有趣的插曲。英國哲學家梅鐸(Iris Murdoch)問在場的男性:「你們明明知道在不公義的社會中會妨礙愛的自主性,那為什麼你們沒有做些什麼來反抗父權體系?

康德坦誠地說:「我們的眼睛瞎了,於是發生不公不義。我們把不公義當作常態,以為它符合事物的天性。不僅是父權體系,我們對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恐同、厭惡跨性別視而不見,我們允許並支持階級差距……哲學並未讓我們倖免,有些偏見如此根深蒂固,需要好幾個世代的努力才能消解。」




愛是藝術,關乎正確地看一個人

梅鐸則較樂觀地指出,愛一個人就跟觀看偉大的藝術品類似。藝術的美與善,讓我們進入「沉浸與忘我」的狀態。愛不會令人盲目,反而讓我們產生見識,把愛人看得更客觀且清楚。當然,我們會有盲點,讓我們無法清楚地看見他人真正的樣子,或是恐懼常常代替愛成為我們建立關係的基礎。不過,當我們練習接觸偉大的藝術品,培養集中精神的觀看方式,就能練習去愛,去渴求美與善。

「藝術指出現實和每種單一情況的密度和繁複,特別是其他人的現實,因此它是關愛眼神的呈現。因為我們被現實吸引,就像蟲子被光吸引,我們隨著藝術家的眼光,讓自己被他們引導,直到我們就算沒有他們的協助也能充滿愛意地感知為止。」

當梅鐸發現現代交友軟體的興盛發展,她不免有些擔憂。由於交友軟體的設計傾向讓人在幾秒鐘內,就必須分辨對方是否符合自己的胃口;且因為潛在對象眾多,會使人想追求「完美」的對象。人們會想:「如果今天這個人沒有立刻讓人覺得完美,那換下一個也無妨,反正還有很多的候選人。」這種快速化與最佳化的交友方式,有違「沉浸式」的體驗,無疑阻礙了人深入認識他人的機會。




永無止盡地討論愛

對話集有趣的是,可以即時地針對論點提問、回應,並擴充彼此的話題。《蘇格拉底談愛情》用幽默的筆法,將八種思想碰撞在一起。書末也提供進階的參考書單,如果對某位哲學家的思想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持續探究。

愛,是受到歷代哲人不斷激烈爭論的主題,而這樣的爭論也永無止盡。不過,這樣的爭論固然有價值,但無法取代我們親身經歷的體驗。我們並非知道何謂愛,然後才去愛;我們往往是先去愛,才去反思究竟何謂愛。所以,藉由你的經驗,來與這些哲學家對話吧!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聆聽的力量》書評 沒有回答的回答 想像一下,你是安寧病房裡的工作人員,有一個患者突然問你說:「我是不是已經快不行了?」請問你會怎麼回答? (1)「不要說這種喪氣的話,繼續加油!」(鼓勵患者) (2)「這種事不需要擔心喔!」(回答患者) (3)「為什麼會這樣想?」(反問患者) (4)「痛成這個樣子,
精神分析是自我理解與自我解放的工具 佛洛姆(Erich Fromm)無疑是個多產的作家,大眾對佛洛姆的印象多半是出版至今快70年的經典之作《愛的藝術》。身為社會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師,他總能用睿智且獨到的眼光為社會與個人的疾病作出診斷。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人性的關懷與對社會的批判。他不
自由戀愛不自由? 我們都認為「自由戀愛」乃一個社會邁向現代文明的標誌。相較於限縮於狹小的社會網絡、依賴親友推薦、門當戶對的傳統相親模式,我們相信唯有基於自由產生的「真愛」才能造就美好的婚姻。如果一段婚姻不美滿,那他們一定是不夠愛彼此,或是不夠愛自己。 戀愛的自由,讓我們得以透過交往來認識自己的性格,
我極少看小說,但最近在二手書店發現之前話題度頗高的《正常人》,想說可能是個緣分吧。這是講述千禧世代的愛情故事,我挺好奇愛爾蘭的新生代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會用何種手法詮釋新一代的愛情觀。 原以為主題應該跟虛擬世界、約炮、開放式關係、憂鬱症、網路霸凌有關,但實際上《正常人》並沒有將
反躬自問,而非安撫 看到書名,想說又是哪本心靈雞湯,但看到作者寫著佛洛姆(Erich Fromm)便知道這部作品應該不簡單。 果然翻到前言,令人會心一笑:「現在有很多人期待心理學書籍會指引他們獲致『幸福』或『心靈的平安』,然而這本書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建言。它只是試圖以理論去釐清倫理和心理學的問題;它的
信仰變得可有可無:當年輕人離開教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教會不少哥哥姐姐們上了高中、大學就會自然從教會「引退」。尤其是外地求學的學子,一有機會離開家庭與教會,就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離開了信仰,但對孩子而言,教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不夠「新
《聆聽的力量》書評 沒有回答的回答 想像一下,你是安寧病房裡的工作人員,有一個患者突然問你說:「我是不是已經快不行了?」請問你會怎麼回答? (1)「不要說這種喪氣的話,繼續加油!」(鼓勵患者) (2)「這種事不需要擔心喔!」(回答患者) (3)「為什麼會這樣想?」(反問患者) (4)「痛成這個樣子,
精神分析是自我理解與自我解放的工具 佛洛姆(Erich Fromm)無疑是個多產的作家,大眾對佛洛姆的印象多半是出版至今快70年的經典之作《愛的藝術》。身為社會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師,他總能用睿智且獨到的眼光為社會與個人的疾病作出診斷。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人性的關懷與對社會的批判。他不
自由戀愛不自由? 我們都認為「自由戀愛」乃一個社會邁向現代文明的標誌。相較於限縮於狹小的社會網絡、依賴親友推薦、門當戶對的傳統相親模式,我們相信唯有基於自由產生的「真愛」才能造就美好的婚姻。如果一段婚姻不美滿,那他們一定是不夠愛彼此,或是不夠愛自己。 戀愛的自由,讓我們得以透過交往來認識自己的性格,
我極少看小說,但最近在二手書店發現之前話題度頗高的《正常人》,想說可能是個緣分吧。這是講述千禧世代的愛情故事,我挺好奇愛爾蘭的新生代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會用何種手法詮釋新一代的愛情觀。 原以為主題應該跟虛擬世界、約炮、開放式關係、憂鬱症、網路霸凌有關,但實際上《正常人》並沒有將
反躬自問,而非安撫 看到書名,想說又是哪本心靈雞湯,但看到作者寫著佛洛姆(Erich Fromm)便知道這部作品應該不簡單。 果然翻到前言,令人會心一笑:「現在有很多人期待心理學書籍會指引他們獲致『幸福』或『心靈的平安』,然而這本書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建言。它只是試圖以理論去釐清倫理和心理學的問題;它的
信仰變得可有可無:當年輕人離開教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教會不少哥哥姐姐們上了高中、大學就會自然從教會「引退」。尤其是外地求學的學子,一有機會離開家庭與教會,就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離開了信仰,但對孩子而言,教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不夠「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簡介】 李歲安是個沒爹沒媽的小農女,只想找個上門夫婿過上男人孩子熱炕頭的小日子,可相親到的全是渣男。 直到某天她看到了新搬來的鄰居,鄰居腰細腿長,嬌弱俊美,是個人間極品。   李歲安一眼萬年,見色起意,想將鄰居給娶回家,以後他負責貌美如花,她負責掙
Thumbnail
在現今社群媒體充斥的時代,我們對即時新聞感到越來越疲倦,這篇文章探討了群體認同與共享美好事物的重要性。透過英國倫理學家歐唐納文的觀點,我們瞭解到群體的形塑與道德反思之間的關聯。社會的多元價值與文化責任迫使我們反思自身的行為與愛的對象,並在資訊過載中尋找真正的共同連結。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Thumbnail
淚腺壞掉,是哭不出來,還是淚水潰堤?或許,是潰堤後的抽離,進到話語難以到達的深淵,同時又抓著話語的浮木,勉強倚靠生命純粹的浮力。 在一來一往的書寫,看見他們深度的自我剖析、破碎的受苦經驗、以及因受苦看見「另一世界」的驚奇。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很怕遇到媽寶──這位媽媽的寶貝兒子或女兒,以對媽媽忠誠為己任,凡大小事,必先問過皇額娘的意旨為準;且不管幾歲,只要在問題或需求無法處理的時候,他們就會跑回去當個乖寶寶討拍拍。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 在實例上,媽寶們大概是在婆媳糾紛中傾向媽媽那邊(或總是保持沉默,無法給出個人意見)的那
Thumbnail
人生當中「錢」佔著相當大的位置,錢很好用,甚至能夠解決大多事情,然而在追逐金錢的人生中衍伸了許多的方式來讓這些個人「金錢」能夠發揮更多的財產出來,而就形成一種「投資」的方式。 講到關於「投資」也就關係到「報酬率」的績效,如何提高報酬率呢?這就必須得深入研究與研討,說到投資就會有風險性,高報酬牽連著高
Thumbnail
會欣然寫下這篇書評,是偶然間讀到褚士瑩的這本《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他向法國一位「非典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學習,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練習與震撼教育的故事記錄,這本書,其實就是褚士瑩對自己誠實的自剖,我感佩他的誠實,當發現自己「卡住」了,不是假裝沒事,而是選擇學習,並將自己主動思考的答案寫
Thumbnail
羅織經成書於武則天時期,作者來俊臣是著名酷吏,為求自己仕途順利,他製造大量冤案,連現代人熟知的一代名相「狄仁傑」也差點被他害死。這本「羅織經」集他邪惡智慧之大成,(應該)是史上第一本酷吏養成教科書。我會帶大家一窺本書面容,並分享如何用「不正常角度」解譯這本書,從酷吏身上學自我保護。
1.人的能力雖然有強弱之分,身材也有高矮之差,成就亦會有大小之分,可是在靈魂的高度上,所有人都是相等的。 2.感情的成功與失敗不該以結婚或者分手做為衡量,而是我們是否有跟對方再一起之後是否有變成更好的人才能去衡量這段感情的成功與失敗。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簡介】 李歲安是個沒爹沒媽的小農女,只想找個上門夫婿過上男人孩子熱炕頭的小日子,可相親到的全是渣男。 直到某天她看到了新搬來的鄰居,鄰居腰細腿長,嬌弱俊美,是個人間極品。   李歲安一眼萬年,見色起意,想將鄰居給娶回家,以後他負責貌美如花,她負責掙
Thumbnail
在現今社群媒體充斥的時代,我們對即時新聞感到越來越疲倦,這篇文章探討了群體認同與共享美好事物的重要性。透過英國倫理學家歐唐納文的觀點,我們瞭解到群體的形塑與道德反思之間的關聯。社會的多元價值與文化責任迫使我們反思自身的行為與愛的對象,並在資訊過載中尋找真正的共同連結。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Thumbnail
淚腺壞掉,是哭不出來,還是淚水潰堤?或許,是潰堤後的抽離,進到話語難以到達的深淵,同時又抓著話語的浮木,勉強倚靠生命純粹的浮力。 在一來一往的書寫,看見他們深度的自我剖析、破碎的受苦經驗、以及因受苦看見「另一世界」的驚奇。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很怕遇到媽寶──這位媽媽的寶貝兒子或女兒,以對媽媽忠誠為己任,凡大小事,必先問過皇額娘的意旨為準;且不管幾歲,只要在問題或需求無法處理的時候,他們就會跑回去當個乖寶寶討拍拍。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 在實例上,媽寶們大概是在婆媳糾紛中傾向媽媽那邊(或總是保持沉默,無法給出個人意見)的那
Thumbnail
人生當中「錢」佔著相當大的位置,錢很好用,甚至能夠解決大多事情,然而在追逐金錢的人生中衍伸了許多的方式來讓這些個人「金錢」能夠發揮更多的財產出來,而就形成一種「投資」的方式。 講到關於「投資」也就關係到「報酬率」的績效,如何提高報酬率呢?這就必須得深入研究與研討,說到投資就會有風險性,高報酬牽連著高
Thumbnail
會欣然寫下這篇書評,是偶然間讀到褚士瑩的這本《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他向法國一位「非典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學習,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練習與震撼教育的故事記錄,這本書,其實就是褚士瑩對自己誠實的自剖,我感佩他的誠實,當發現自己「卡住」了,不是假裝沒事,而是選擇學習,並將自己主動思考的答案寫
Thumbnail
羅織經成書於武則天時期,作者來俊臣是著名酷吏,為求自己仕途順利,他製造大量冤案,連現代人熟知的一代名相「狄仁傑」也差點被他害死。這本「羅織經」集他邪惡智慧之大成,(應該)是史上第一本酷吏養成教科書。我會帶大家一窺本書面容,並分享如何用「不正常角度」解譯這本書,從酷吏身上學自我保護。
1.人的能力雖然有強弱之分,身材也有高矮之差,成就亦會有大小之分,可是在靈魂的高度上,所有人都是相等的。 2.感情的成功與失敗不該以結婚或者分手做為衡量,而是我們是否有跟對方再一起之後是否有變成更好的人才能去衡量這段感情的成功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