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九運」(喂)的香港電影變得不一樣,看慣過去娛樂商業片的觀眾,總覺得題材越來越…偏門?反正大家總愛說「香港電影已死」,新導演(不代表是業界新鮮人)如何計算都未必取得大眾歡心,還不如拍熟悉擅長的東西,先「說好自己故事」!大家以為「拍自傳」只會流於孤芳自賞、自我沉溺(俗稱「自肥」),其實可以從小見大,從個人片段窺探整個社會的軌跡,甚至贏得觀眾共鳴。
畢竟連葉偉信導演也曾經說過:
「其實我們(導演)能夠拍到什麼片,是跟社會很大關係的。」
「我們做導演的,只拍自己最認識的東西。」
在金馬獎大出鋒頭的《年少日記》,就是滲入了很多導演個人的濃烈情感(懷緬自殺友人),卻意外勾起很多人童年面對成績及家庭壓力的回憶,從而取得成功。當然構不成因果關係,但看到越來越多新導演從個人角度出發創作故事,觀眾看到一部又一部屬於他們的「類自傳」,如何把「與我何干?」的故事說得有趣引起共鳴,難度其實比一般精心計算的商業電影還要高。
《填詞L》開宗名義改編自導演黃綺琳的著作《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毫不掩飾身為「自傳」的屬性,畢竟「追夢」故事很常見,被「現實勢利」香港人視為不切實際的職業亦很多,例如導演、編劇、農夫…但無論如何排不到「填詞人」,話說明明歌曲之所以「流行」,跟歌詞能否琅琅上口有很大關係,「填詞」卻從未被人表揚?不得不佩服黃綺琳從小就看出流行曲的「真正功臣」是誰。
電影調子活潑,縱使分明是「自傳」,卻沒有任何過份自我陶醉或沉溺的氣息;人物設計生動有趣,老爸(葛民輝)的爆笑「絕核」對白、發現同班同學(麗英)變「大嫂」的「荒謬」場景…原來通通來自黃綺琳的個人經歷!取材自生活不意外,如何把看似平凡的生活細節編進故事,很考驗編劇/導演的功力,尤其「填詞」比編劇、導演更為偏門,如何讓一般觀眾投入「不切實際」的「填詞人夢」是個大難題,黃綺琳卻沒有把「填詞」描述得太過深奧,雖然有些略為專業的用語如「0243」,不過整體結合曾經流行過的時代曲,份屬同世代的觀眾自有共鳴。
而且最有意思的地方,沒有強調「有志者事竟成」,多次翻轉到最後,也沒有讓女主角真正取得「成功」,每次看似達到目標時總有倒楣事發生,甚至沒有安排她在另一個領域取得成功以安撫觀眾(明明現實的黃綺琳就是在編劇與導演事業上取得成功),把「香港是懲罰追求夢想的人」的痛感貫徹始終,另類「打氣」方法於現今世道也許更為受落。
不能忽視的是,演員應該是《填詞L》最出色的一環:同樣身為填詞人的鍾雪瑩(筆名為「鍾說」),把女主角傻氣地堅持追夢的少女演得非常討喜,特別成功地呈現由中學開始演到成年人不同階段的分別,難怪無論金馬獎及金像獎都能夠成功被提名入圍。坊間有個說法,指「鍾說」的填詞事業比黃綺琳成功,所以找她演女主角算是「地獄」式選角(?)直接面對自己「追夢失敗」,但回味過程之餘更向大眾分享,黃綺琳這部「自傳」不只娛人娛己(甚至自肥),還有警世意義。
《但願人長久》故事橫跨香港二十年歷史,卻沒有涉及太多時事社會元素,專心講述這樣的故事 — — 一對從湖南移居到香港的姊妹,與父親(吳慷仁)愛恨糾纏的複雜情意結,調子亦意外不沉鬱,亦不像《天水圍的夜與霧》、《踏血尋梅》及《過春天》等涉及犯罪情節,就像是少女的成長回憶錄。
觀眾為何要看一對(其實是一名)少女的「成長心事」?除了大家都喜歡的吳慷仁從年輕演到老,飾演為染上毒癮的「監躉」爸爸入木三分之外,身兼編、導、演的新導演祝紫嫣把故事處理得饒有趣味,對敏感的新移民題材拿捏得宜,就算並沒有新移民背景、認識相關人士經驗,亦能夠感受到她們對身份認同的焦慮,身處於無根又要奮力生存的環境裡頭,懷有各種糾結。
相對於父親二十年來由同一人飾演,兩姊妹則分成三個階段、六名演員擔演(成年版姐姐由祝導親身上陣),剛好完美詮釋她們對父親不同時期的態度:從小時候仰慕的目光,到少年時的嫌棄疏遠,然後成年後千帆過盡,發現自己的人生軌跡(喜歡的異性類型、選擇的工作及生活等等)與老父不能分割,再加上看到他垂老的背影,「恨到盡頭還是愛」,所有事情都變得雲淡風清。
縱使祝導堅稱本身與父親關係良好,戲中不少情節「純屬虛構」,但主要角色仍然讓觀眾感受到很多「個人色彩」,尤其成年版的姐姐有過多services shot設定(如日本外景、秀日語及大尺度床戲),觀眾根本難以忽視的「自肥」感(!),反而加深了導演的個人痕跡,觀眾亦於短短兩小時內看到她的「少女心事」,感覺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