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慕姿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1/3/5
「我們的一生總在歉疚。對不完美的自己歉疚,為了逃避歉疚,我們不斷努力,卻換來更大的歉疚,只因感覺不夠,無論做得再多,仍然不夠。我們始終認為可以更好一些,為了更好的自己,數度耗盡了自己。」
我們放棄「努力讓自己變好」,而是「希望多瞭解自己一點」時,拿掉「過度努力」,可能就有一些空間,讓「改變」自然而然發生。
說到周慕姿老師,就不得不提老師非常有名的一本書「情緒勒索」,當初為了要買這本書跑遍桃園的書店(那時候住桃園),才買到架上最後一本。
我很喜歡老師書寫的筆觸,彷彿自己也進入了諮商室,一同面對自己的心。
翻開這本書,我從頭哭到尾。
推薦序之一的蕭彤雯主播寫道:「書中的八個故事,會覺得每一個角色都有一部分的自己」。
是的,我深深的覺得,這八個角色身上都有我的影子、都有讓人感同身受的過去。
其中一個故事的主角,擁有不錯的學歷與穩定的工作,看起來人生勝利組的她,其實是個購物狂。
會有這樣的反差,是因為長久以來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有種極高的期望。
父母規劃孩子的未來、科系甚至工作與另一伴。然而她的哥哥並不這樣想,選了自己喜歡的學校搬離了家裡。
因為看見哥哥的選擇導致父母的不諒解與家庭的爭吵,她害怕自己如果不依照父母的選擇,會變成哥哥的樣子,讓家庭破裂、讓自己被拋棄。
「之前很多事,我一直以為我沒有選擇。
例如要聽爸媽的話、不能選自己想念的科系、選爸媽覺得好的工作……
但最近我才知道,我不是沒有選擇,
我只是『選擇不跟爸媽衝突』,選擇『用這個方式得到他們的肯定』」
所以她遵循父母的期望,考學校、考穩定的工作,選擇放棄了自己的興趣。
而選擇做自己的哥哥,雖然目前工作比較辛苦,但因為是自己喜歡的反而覺得很快樂。
因為凡事都得依照父母的意思,買東西成了她小小的樂趣。透過買包包、買高價的用品,可以讓她短暫的覺得人生是自己的、自己其實是有想法或感覺的。
「情緒就像個小孩,當你可以看見它、理解它,它就不用花很多力氣、大吼大叫吸引你注意」
另外一個故事的主角是個醫生,當醫生一樣是父母幫他選擇的職業,這個職業讓當校長的父親很驕傲,可以跟親朋好友炫耀。
然而當醫生的壓力,卻讓他痛苦不堪。
只要面對工作上的不順心,他就會大吼大叫、罵同僚罵病患罵家屬。他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在諮商時,他才意識到,會造成這樣的原因,或許是來自於童年的陰影。
只要考試考不好,他就會受到責罵,甚至被父親抓起來往牆上丟;只要他不依照父母的期望,就會受到辱罵或是母親哭哭啼啼的訴苦。
久而久之,情緒無從宣洩,如同洪水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很多人對情緒的理解,常會因為害怕,就用壓抑的方式處理。只是,如果我們不能覺察、理解自己的情緒,反而沒有辦法知道情緒要提醒我們什麼。」
今年我也意識到處理情緒的重要性。
今年中旬工作十分繁忙,因為代理職務的關係等於一個人要當兩個人用,工作量暴增還有一堆事情往身上壓。
壓力大到身體「又」長了一顆粉瘤(有點大顆)。
我很清楚知道這是壓力造成的,是因為這顆粉瘤看醫生吃藥都消不掉。
然而當我把壓力最大的一件工作完成時,當天粉瘤就消下去了(人的身體真是奇妙啊)
那時候覺得好沮喪,自己的抗壓性好差,為什麼身體這麼不中用?
別人可以做的事,為什麼我身體就會出狀況?
前輩後來分享給我,她說她去看醫生的時候,醫生說情緒跟壓力會反映在皮膚上,所以皮膚的疾病通常是情緒造成的。
「那如果沒有反應呢?」前輩問醫生。
「那就會變成cancer喔!變成腫瘤喔!」醫生如此回答。
所以她說—身體有反應未必是壞事。
前輩這段話讓我很受用,也讓我不再責怪自己的身體。
不誇張…看這本書我真的從頭哭到尾。
因為我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
從小到大我都很聽從父母的話,當然也是會有叛逆的時候,但直到高三那年我爸出了嚴重車禍,讓一切都不一樣時…我就暗暗的決定,以後都要聽爸媽的話。
因為很害怕會失去我的家。
雖然我很聽話,但是有時候也覺得好累。
大學畢業就北上受訓,受訓期間很怕成績不達標壓力很大很崩潰。
初入職場有很多挫折,我翻開之前寫的手帳都可以看到邊寫邊哭流下的淚痕😂
一直以來,我都很努力的想要達成他人的期望。
如果我沒有按照父母的意思,我會覺得罪惡感很重、愧疚感很深。
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不行? 無數次我都在內心這樣想。
書中有段話這麼說— 我們放棄「努力讓自己變好」,而是「希望多瞭解自己一點」時,拿掉「過度努力」,可能就有一些空間,讓「改變」自然而然發生。
今年我慢慢的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很想擁抱一個過度努力的自己,希望可以多了解自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非常喜歡的書!推薦給大家!!
歡迎大家追蹤我的閱讀帳號(IG:@lydiabooksday),不定期分享閱讀心得
如果喜歡我的閱讀心得或教學,歡迎按下「愛心」支持與轉發
也歡迎用一杯咖啡錢贊助我🫶🏻
可以追蹤/Follow我,本專欄會持續撰寫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