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英維
羅英維
63
篇文章
0
專題
15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聽執行長說新聞20230721
🗓️2023/7/21 今天新聞摘要有: ➊每日我們都在危險中前行 ➋農產冷鏈技術協助水果外銷出口 #聽執行長說書 === 這兩日社會新聞有二,一是新埔站等公車路人遭冷氣砸落致死,二是計程車轉彎車禍。 這二條新聞讓人驚駭之處在於『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我們任何人身上』的不安。
2023-07-21
4
聽執行長說新聞20230719
🗓️2023/7/19 今天新聞摘相關新聞有: ➊皮塔今二度挑戰泰國總理大位(已失敗) ➋國科會113年預算框列1,438億元,鎖定AI、淨零、高齡、太空、6G。 ➌日本上半年外國觀光客來訪破千萬 ❹中國的616工作制 . #聽執行長說書 === 先說泰國。 . 泰國
2023-07-19
3
聽執行長說新聞20230718
🗓️2023/7/18 今天新聞摘要是關於『好萊塢罷工』。 近日好萊塢新片比如湯姆克魯斯「不可能的任務」、克里斯多福諾蘭「奧本海默」,均紛紛取消宣傳,或者只是首映會明星走完紅毯就離席。 這是因為美國演員工會自7/14以來,編劇和演員的聯合大罷工,原因主要是在「串流平台」以及「AI數位授權」上
2023-07-18
4
石頭再小都能碎了心
不知何時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搜尋店家的時候,把一顆星負評也截圖下來留存。 因為我覺得那字裡行間勾勒出來的,則則都是人性。 隨著Google Map的使用普及,即便在日本有在地的Tabelog餐廳評論,現在似乎使用人數已經是一半一半。台灣想必更多,取代掉過往先查部落客文章的習慣,一來是連同地址找
發佈於
聽執行長說書|談台灣觀光
2023-05-17
7
聽執行長說書|旅行本身就是意外,只是好與壞。
我記得看過一集關於飛機餐冷知識的專題。 比如說機師和副機師不會吃一樣的餐點,這是因為怕同時食物中毒;飛機餐也不會有帶骨、帶刺、帶殼的食材,因為怕有旅客吞嚥危險。還有,為什麼都使用塑膠餐具,自然是因為怕金屬餐具拿來變成武器,但當然這現在又產生一次性塑膠餐具大量製造的環保問題;其他像是避免氣味重、高纖維
發佈於
聽執行長說書|談台灣觀光
2023-05-08
8
歲月原來是張刷卡帳單
近期與友相聚,說來話去,總少不了關於身體的健康問題。自己的,爸媽的,不知何時竟已成老生常談。 其實我們都在揮霍健康。年輕仗勢透支,徹夜不眠,舉凡舌苔厚溼、眼睛酸楚流淚、舌尖凹凸不平的各種警訊,只是一概不理。到現在心事滿懷,整夜尋覓睡意,醒來卻總惡夢一場,除非出外旅遊,期盼溫泉旅館,好眠原來已得花錢。
2023-05-03
5
聽執行長說書|疫情後的新習慣
話說覺得是時候重啟聽執行長說書單元。一來是之前中斷了但資訊繼續累積,一堆疊就難以重新整理;二來是因為近期很認真發現台灣媒體的報導可說已無參考價值,還是靠自己最實在。 一如之前日本Jump漫畫的座談會,有新人問到: 「《成為漫畫家的必要條件》JUMP編輯:記住這兩個字準沒錯 乍聽簡單很多人卻永遠辦不到
2023-05-01
7
談專注|靜房與動房
上週和山上鄰居交換禮物,馬祖蘿蔔和大禹嶺蜜蘋果,間中聊到工作環境這件事,遂簡單來整理以下。 首先最破題的就是你的感覺往往都是錯覺,人類的大腦其實並不適用多工,專注是需要學習的。 尤其是隨著長大,隨著角色變多,特別是所謂斜槓,就像農友不再只關心農田就好,還要懂的擺攤懂得網路行銷,任何專業都難再以專心專
2023-01-09
3
流麻溝十五號,活下來的人,卻死在那一刻。
當兵時有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 臨退前大家都會把積假一次清空,當然也無例外,而且外加投稿到「奮鬥」和營長直接爭取到多三天了榮譽假,足以讓我放個大假,回來直接退伍。 那天天氣大好,但怎好也比不上我的心頭好,尤其是回宿舍打包時彎身看見床板上一堆在我放假期間先退伍的弟兄們留言:「假多有屁用,我們還是先退伍啦
2022-11-18
8
新竹關埔國小,這是給下一代也是給台灣必要之美。
上週,有機會參加一團新竹建築參訪,有別於新竹設計展,也有別於那之後幾次為了生地披薩、為了聽秋波的透明祭,而是能專以「建築」角度,透過不同的水平線和空間來重新走進新竹。 包括有:波光市集、關埔國小、隆恩圳、護城河、動物園、永恆之丘以及香山溼地旁的那魯灣文化聚落。 先說說關埔國小。 ➊這是一個急速成長、
2022-11-16
7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