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腦學】什麼是老年憂鬱症?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老年憂鬱症可能與微血管功能障礙有關。(圖:Mykyta Martynenko on Unsplash)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2/06/28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認知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老年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感受到憂鬱情緒,但常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很難被發現與診斷,即便家屬有所覺察,也想帶患者就診,卻常常被拒絕、斥責,因而延誤治療。

老年憂鬱症常延誤治療
老年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感受到憂鬱情緒,但常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很難被發現與診斷,即便家屬有所覺察,也想帶患者就診,卻常常被拒絕、斥責,因而延誤治療。
和一般成年憂鬱症相同,老年憂鬱症拖越久,越晚治療,治療反應越差。
什麼是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症(Late-Life Depression, LLD),指的是在60-65歲左右初發的憂鬱情緒障礙。老年憂鬱症和一般成年憂鬱症不同,特色是身體症狀(身體痠痛、胃食道逆流、胸悶、說話速度慢)豐富、認知功能與執行功能的缺損、生活品質的下降、容易共病其他精神或生理疾病、死亡與自殺風險高、社會經濟負擔大。
在臺灣,老年憂鬱症患者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四處疼痛、手麻腳麻,覺得生活沉悶、無聊。有些患者四處尋訪名醫或名師想要解決各種身體不適,有些人則是拒絕就醫,只想待在家裡休息。大部分老年憂鬱症患者飲食習慣挑剔或不均,缺乏運動,身體虛弱,作息混亂,有時會合併其他生理疾病。少部分老年憂鬱症患者會濫用鎮定安眠藥物或合併酒精使用障礙。
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沒有被正確辨識與診斷出來,其情緒、生活品質受老年憂鬱症影響,增加家屬的照護負擔。臨床上,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青壯年族群辭掉原本穩定的高薪工作,離開職場,只為了照顧身體健康出問題共病老年憂鬱症的長輩。
老年憂鬱症的盛行率
老年憂鬱症的盛行率在不同研究差異很大,60歲以上族群有慢性憂鬱情緒者約60%,嚴重到符合老年憂鬱症者診斷者盛行率約30~45%,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者(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身上其共病盛行率是 32%。
然而,老年憂鬱症臨床診斷出的盛行率只有6~14%,也就是說,可能有2/3的老年憂鬱症患者沒被發現與診斷,更不用談是否接受足夠品質的治療與照顧。這個數據與1995-1996年間美國一項大型社區研究結果一致,該份研究顯示,大約只有1/3的老年重度憂鬱症患者獲得抗憂鬱藥物治療,1/4患者服用鎮定安眠藥物,大部分患者未被發現已罹憂鬱症、或雖有發現卻未接受治療。
即便就診,有些老年憂鬱症者只願意服用鎮定安眠藥物,拒絕抗憂鬱藥物。其拒絕理由主要來自於自我標籤反應、網路上錯誤的藥物知識、被網路媒體放大的藥物不良反應。過去研究顯示,不當單純使用鎮定安眠藥物治療的老年憂鬱症患者,其憂鬱嚴重程度比起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者更嚴重。
老年憂鬱症非常容易復發,有1/2的患者會經驗到超過1次以上的發作。這代表,老年憂鬱症的治療與追蹤要更長,不能在憂鬱好轉後就立即停藥。
理解這些數據後,我們仍要記得,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沒有老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並不是人類衰老歷程中正常及必然的一部分。
與老年憂鬱相關的心理議題
導致老年憂鬱症的因子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子是患者自身的心理狀態、彈性與適應能力。面對日益退化的頭腦與身體、餘命生活安排與自我照顧、家庭分散、社會變遷,心理狀態越穩定,心理彈性或韌性越好,調適得越順利,就越不容易罹患老年憂鬱症。
研究顯示,童年遭受情緒忽略者、帶有焦慮迴避特質或依賴人格特質者,長大後較容易發展出憂鬱症。臨床上有些長輩,即便生理年齡已超過65歲,但心理年齡依舊自我固鎖在被忽視的童年。心理狀態或情緒原本就起伏不定者,更容易出現老年憂鬱症。
個性固執,缺乏心理彈性或韌性者也更容易出現老年憂鬱症。堅持與不放棄是美德,在年輕時幫助一個人成功,卻在年紀大時,可能成為憂鬱症的養分。
老年生活調適是否良好,也是導致老年憂鬱症的重要因子。有些長輩,退休後生活缺乏重心,重度依賴家人陪伴,一旦空下來無所事事又獨處,就開始焦慮甚至惶惶不安、恐慌,最後演變成為憂鬱。
老年憂鬱症非常重要的生理機轉
過去研究顯示,除了晚年所必經的社會、家庭與個人健康變遷,導致老年憂鬱症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與頻繁復發,可能有其獨特的生理機轉。
這些生理機轉主要集中在頭腦,特別是神經傳導物質(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的調節異常、壓力反應系統調節異常與腦血管功能異常,像是來自於血管型失智症、中風、腦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症的生理性變化。
在頭腦以外,內外科生理問題,像是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也可能跟老年憂鬱症有關。
其他與老年憂鬱症相關的貢獻因子
在生活習慣上,老年憂鬱症常與老年人久坐不動、離群索居有關。因此在老年憂鬱症的治療中,規律運動、出門活動與增加社會人際互動是必要的治療。
藥物不良反應也是老年憂鬱症的成因。可能導致老年憂鬱的藥物包含高血壓藥物、巴金森氏症治療藥物、化療藥物、賀爾蒙製劑、鎮靜安眠藥物。一般來說,藥物導致的憂鬱症,在停用誘發藥物後,其憂鬱症狀應該逐漸消失。
當老化遇到老年憂鬱症
就像青少年憂鬱症一樣,老年憂鬱症有其獨特的一面。由於老年憂鬱症與老化實在太難以區分,許多人會將老年憂鬱症視為正常老化的一部分,因此延宕治療。也有一些老年憂鬱症患者,會嘗試透過宗教信仰獲得救贖。
但老年憂鬱症不是老化之必然,在我們身邊依舊有許多活得還不錯的老年人,他們也許像年輕時一樣火熱與激情,卻也能享受生活中的快樂,不只是沉溺於一片慘澹的灰暗。
當老化遇到老年憂鬱症,重要的是接受自己憂鬱與求助。
avatar-img
118會員
73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憂鬱症患者來說,自殺是非談不可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談談憂鬱症患者的主要陪伴者,可以如何評估患者的自殺基本風險、變動的自殺警訊。我們也整理了一些臨床憂鬱症陪伴者對於自殺治療的一些迷思。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自殺本身不是疾病,不是單一疾病的證明,是「生物(B)-心理(P)-社會(S)-環境(E)」交錯影響的結果。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也說明了臨床上在精神科醫院急診與身心科門診的自殺樣態。希望未來能夠幫助大家理解自殺,不要將所有自殺舉動歸咎於個案罹患憂鬱症。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壓力與重大議題。「COVID-19世代母親」和以前的新生兒母親完全不同,她們焦慮、憂鬱,又擔心被家族給汙名化。 這一波Omicron病毒帶來的幼兒與兒童急性腦炎,更讓她們憂心忡忡,產後憂鬱症的診斷率正在增加。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臺灣傳統觀念認為女性的義務是成為母親。而擁有母親這個角色,代表在女性的生命中,同時也要失去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時間。不管結婚前、懷孕前有多少準備或想像,甚至是生產完後覺得自己好像甚麼都已經準備好,生活還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談談產後低潮與產後憂鬱症。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就像是一到天塹。憂鬱這種情緒,在臺灣社會,即便是21世紀的現在,也被許多年輕人當作是負面的經驗。從「憂鬱」到「憂鬱症」之間,充滿許多自我懷疑與抗拒。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簡單討論一下憂鬱症治療的三個基礎。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於憂鬱症的理解與看法,公元2022年的熟齡世代和耆老世代,和公元2022年的青少年世代與輕熟世代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在男性與女性身上也有著不同的特色。承接上次第一部份的文章,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閱讀他們不同的憂鬱。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憂鬱症患者來說,自殺是非談不可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談談憂鬱症患者的主要陪伴者,可以如何評估患者的自殺基本風險、變動的自殺警訊。我們也整理了一些臨床憂鬱症陪伴者對於自殺治療的一些迷思。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自殺本身不是疾病,不是單一疾病的證明,是「生物(B)-心理(P)-社會(S)-環境(E)」交錯影響的結果。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也說明了臨床上在精神科醫院急診與身心科門診的自殺樣態。希望未來能夠幫助大家理解自殺,不要將所有自殺舉動歸咎於個案罹患憂鬱症。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壓力與重大議題。「COVID-19世代母親」和以前的新生兒母親完全不同,她們焦慮、憂鬱,又擔心被家族給汙名化。 這一波Omicron病毒帶來的幼兒與兒童急性腦炎,更讓她們憂心忡忡,產後憂鬱症的診斷率正在增加。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臺灣傳統觀念認為女性的義務是成為母親。而擁有母親這個角色,代表在女性的生命中,同時也要失去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時間。不管結婚前、懷孕前有多少準備或想像,甚至是生產完後覺得自己好像甚麼都已經準備好,生活還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談談產後低潮與產後憂鬱症。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就像是一到天塹。憂鬱這種情緒,在臺灣社會,即便是21世紀的現在,也被許多年輕人當作是負面的經驗。從「憂鬱」到「憂鬱症」之間,充滿許多自我懷疑與抗拒。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簡單討論一下憂鬱症治療的三個基礎。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於憂鬱症的理解與看法,公元2022年的熟齡世代和耆老世代,和公元2022年的青少年世代與輕熟世代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在男性與女性身上也有著不同的特色。承接上次第一部份的文章,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閱讀他們不同的憂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幾天從爸爸那邊知道表姊有輕微憂鬱症,目前也有服藥,當下真的十分驚訝,印象中,姐姐就是一個光鮮亮麗又漂亮的人,朋友很多、也很多人喜歡,並不像是會有憂鬱症的人。爸爸說似乎是功課壓力大,加上開始準備會考...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壓力下感到無助,尋找那一線希望之光? 讓我們一起探索血清素如何在我們的大腦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揭開它與我們情緒之間微妙且深刻的聯繫。 從簡單的日常習慣到科學的小秘密,發現保持情緒平衡,實際上可能比你想像的要簡單。閱讀全文,我們一步一腳印,輕鬆走向心靈的寧靜與幸福。 憂鬱的背後:探索
Thumbnail
你是否曾感到自己像春天般活力滿滿,又或是冬夜的寒風般無助?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年四季,擁有不同的面貌和狀態,從春日的繁花到冬夜的寒風,每個階段都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與行為。掌握這些變化,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平滑過渡,就能大幅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識別你的心靈季節,並學習調整步伐,照顧好自
Thumbnail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兩億人患有嚴重憂鬱症,至少有六億人一生中會經歷憂鬱。如果再考慮輕度憂鬱,這數字更加驚人。難道這麼多人都生病了嗎?瑞典國民醫生安德斯・韓森告訴我們,憂鬱可能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學會接受它,才能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最近在做躁鬱症的自費治療,昨天完成了第一個回合。 似乎是有跡可循的:克制不住的消費,保養品、彩妝、衣服、鞋子;很多保養品都過期了!! 豬有超多高跟鞋,很少穿, 包包有一段時間會認真用, 衣服雖然想穿但是會考慮被人帶去鎖螺絲的問題反而會放棄!! 豬一直以為這些行為是補償自己中性偏男性化的青春期生活,
Thumbnail
我有時會想,星座(或稱之占星學)對人們之所以有療癒的效果,也許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星象資訊,對現狀的困境與低潮找到歸因。 󠀠 「啊,原來是XX逆行啊」 「所以這種無力感,是大家都會有的啊」 讓我們放過自己,少一點對自己的自責。由無盡的痛苦迴圈中,轉為比較能正視、接受並處理當前的情緒。 󠀠
Thumbnail
60歲的王女士,因為右手會顫抖而就診,李杰勳醫師分享,患者走路的速度較慢,會小碎步向前走,姿態有點不穩。除了這些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之外,家屬亦發現患者變得比較封閉,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不太跟鄰居、朋友打交道,甚至有時候會抱怨說「我老了、沒有用了,不如死掉算了。」 因為家屬有警覺到患者出現自殺的念
Thumbnail
過去,我們總是想像,身心障礙者不會憂鬱,因為正在忙著和疾病努力奮鬥,想要成為「健全」人的那份勇氣和堅持,就佔滿所有的時間。就算有短暫的憂鬱、憂鬱都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消化了,還有隨著時間的經過,壓力就會自然排解了,但真的如此嗎?
Thumbnail
「你的想法太負面了。」「想開一點吧!」「你已經比很多人好了,應該感恩。」「難度你就不能自己想通嗎?為什麼要去看心理師?」 在得了產後憂鬱之後,我聽過這些話,或許你也聽過。說這些話的人,都沒有得過憂鬱症,甚至對它沒有很多的了解,卻認為這樣是絕對的良方。未懷孕以前,也多次被灌輸「憂鬱症是自己的選擇」的想
Thumbnail
有很多人總喜歡在生病時,拚命的要幫問題歸因,有些疾病的確是可以這樣做,像是登革熱就肯定和蚊子脫離不了關係,但有些疾病,不能單一的歸類在某個因素上。像是心理疾病,我們各種常見的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都不是可以找到一個絕對正確歸因的疾病,我們不能只因為某個人血清素濃度過低,或者…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幾天從爸爸那邊知道表姊有輕微憂鬱症,目前也有服藥,當下真的十分驚訝,印象中,姐姐就是一個光鮮亮麗又漂亮的人,朋友很多、也很多人喜歡,並不像是會有憂鬱症的人。爸爸說似乎是功課壓力大,加上開始準備會考...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壓力下感到無助,尋找那一線希望之光? 讓我們一起探索血清素如何在我們的大腦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揭開它與我們情緒之間微妙且深刻的聯繫。 從簡單的日常習慣到科學的小秘密,發現保持情緒平衡,實際上可能比你想像的要簡單。閱讀全文,我們一步一腳印,輕鬆走向心靈的寧靜與幸福。 憂鬱的背後:探索
Thumbnail
你是否曾感到自己像春天般活力滿滿,又或是冬夜的寒風般無助?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年四季,擁有不同的面貌和狀態,從春日的繁花到冬夜的寒風,每個階段都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與行為。掌握這些變化,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平滑過渡,就能大幅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識別你的心靈季節,並學習調整步伐,照顧好自
Thumbnail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兩億人患有嚴重憂鬱症,至少有六億人一生中會經歷憂鬱。如果再考慮輕度憂鬱,這數字更加驚人。難道這麼多人都生病了嗎?瑞典國民醫生安德斯・韓森告訴我們,憂鬱可能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學會接受它,才能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最近在做躁鬱症的自費治療,昨天完成了第一個回合。 似乎是有跡可循的:克制不住的消費,保養品、彩妝、衣服、鞋子;很多保養品都過期了!! 豬有超多高跟鞋,很少穿, 包包有一段時間會認真用, 衣服雖然想穿但是會考慮被人帶去鎖螺絲的問題反而會放棄!! 豬一直以為這些行為是補償自己中性偏男性化的青春期生活,
Thumbnail
我有時會想,星座(或稱之占星學)對人們之所以有療癒的效果,也許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星象資訊,對現狀的困境與低潮找到歸因。 󠀠 「啊,原來是XX逆行啊」 「所以這種無力感,是大家都會有的啊」 讓我們放過自己,少一點對自己的自責。由無盡的痛苦迴圈中,轉為比較能正視、接受並處理當前的情緒。 󠀠
Thumbnail
60歲的王女士,因為右手會顫抖而就診,李杰勳醫師分享,患者走路的速度較慢,會小碎步向前走,姿態有點不穩。除了這些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之外,家屬亦發現患者變得比較封閉,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不太跟鄰居、朋友打交道,甚至有時候會抱怨說「我老了、沒有用了,不如死掉算了。」 因為家屬有警覺到患者出現自殺的念
Thumbnail
過去,我們總是想像,身心障礙者不會憂鬱,因為正在忙著和疾病努力奮鬥,想要成為「健全」人的那份勇氣和堅持,就佔滿所有的時間。就算有短暫的憂鬱、憂鬱都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消化了,還有隨著時間的經過,壓力就會自然排解了,但真的如此嗎?
Thumbnail
「你的想法太負面了。」「想開一點吧!」「你已經比很多人好了,應該感恩。」「難度你就不能自己想通嗎?為什麼要去看心理師?」 在得了產後憂鬱之後,我聽過這些話,或許你也聽過。說這些話的人,都沒有得過憂鬱症,甚至對它沒有很多的了解,卻認為這樣是絕對的良方。未懷孕以前,也多次被灌輸「憂鬱症是自己的選擇」的想
Thumbnail
有很多人總喜歡在生病時,拚命的要幫問題歸因,有些疾病的確是可以這樣做,像是登革熱就肯定和蚊子脫離不了關係,但有些疾病,不能單一的歸類在某個因素上。像是心理疾病,我們各種常見的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都不是可以找到一個絕對正確歸因的疾病,我們不能只因為某個人血清素濃度過低,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