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列的「加法」和對儒家的「減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avatar-img
90會員
33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好古者欲用舊術重紋其身,龍或亦欲是。然奈何馬甲深植於皮肉,馬甲之毒,深入骨髓。脫卸不得。斷然拔下,恐皮鱗不存,元氣盡傷。只好遍遍塗抹,複用舊術於迸裂處填補文飾將就,自欺欺人也!
通读整部法律,却发现对英雄烈士、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没有明确的界定,感到不是很严谨。这个法律的司法适应性不强。要么流行形式,得不到切实执行;要么无限扩大,适用范围极广。需要进一步的司法解释才能实施精准打击。
如果在中國的外國人的「崇日辱華」言行也會受到法律懲處,那這條法律就不是專門針對「精日分子」。那麼對立法意圖的解釋和宣傳就不應當只局限於「精日分子」。「精日分子」就不應出現在法律條款中。
近期美國對中國發起的一系列外交攻勢確鑿無誤地表明,美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果說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的政策基調仍然延續和偏向「在接觸中演化」,那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政策基調就是偏向 「在接觸
美国这次发起贸易争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对中国的技术优势,从而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消除贸易逆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就中美经济的特点来说,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中美贸易逆差,即便中国对美国开放全部市场,和实施零关税,也无法完全消除中美贸易逆差。
雖然中國加入WTO未能讓中國更自由化,但也讓中國無法再退縮到封閉狀態了。而封閉的中國對美國及全球秩序是更大的威脅。中國雖然現今對美國仍然抱有敵意,但也存在著巨大的依賴,因而不會走向與美國全面對抗。總之,中國加入WTO,雖然未能在一定時間內達到預期效果,但從長遠來看,還是更有利於中國融入世界體系。
有好古者欲用舊術重紋其身,龍或亦欲是。然奈何馬甲深植於皮肉,馬甲之毒,深入骨髓。脫卸不得。斷然拔下,恐皮鱗不存,元氣盡傷。只好遍遍塗抹,複用舊術於迸裂處填補文飾將就,自欺欺人也!
通读整部法律,却发现对英雄烈士、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没有明确的界定,感到不是很严谨。这个法律的司法适应性不强。要么流行形式,得不到切实执行;要么无限扩大,适用范围极广。需要进一步的司法解释才能实施精准打击。
如果在中國的外國人的「崇日辱華」言行也會受到法律懲處,那這條法律就不是專門針對「精日分子」。那麼對立法意圖的解釋和宣傳就不應當只局限於「精日分子」。「精日分子」就不應出現在法律條款中。
近期美國對中國發起的一系列外交攻勢確鑿無誤地表明,美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果說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的政策基調仍然延續和偏向「在接觸中演化」,那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政策基調就是偏向 「在接觸
美国这次发起贸易争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对中国的技术优势,从而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消除贸易逆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就中美经济的特点来说,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中美贸易逆差,即便中国对美国开放全部市场,和实施零关税,也无法完全消除中美贸易逆差。
雖然中國加入WTO未能讓中國更自由化,但也讓中國無法再退縮到封閉狀態了。而封閉的中國對美國及全球秩序是更大的威脅。中國雖然現今對美國仍然抱有敵意,但也存在著巨大的依賴,因而不會走向與美國全面對抗。總之,中國加入WTO,雖然未能在一定時間內達到預期效果,但從長遠來看,還是更有利於中國融入世界體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一講:反動與先驅》說: 原來儒家開宗的孔子不大喜歡說什麼「性與天道」,只是想從日用行為極平實處陶養成理想的人格。但到了佛法輸入以後,一半由儒家的自衛,一半由時代人心的要求,總覺得把孔門學說找補些玄學的作料才能滿足。 這是十分正確的,從宋明理學開始就走錯了路,後來的
继之前的兩次思考,继续思考。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为非理性的社會權力穿上了一层理性的外衣,所以要對其大加批判。 因爲社會權力是從現實中形成的,來源於物質利益的鬥爭,其本質就是非理性的。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中國的“皇帝”制度。自從劉邦當上天子的那一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一般人不會知道失去「學術自由」有多可悲⋯⋯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一講:反動與先驅》說: 原來儒家開宗的孔子不大喜歡說什麼「性與天道」,只是想從日用行為極平實處陶養成理想的人格。但到了佛法輸入以後,一半由儒家的自衛,一半由時代人心的要求,總覺得把孔門學說找補些玄學的作料才能滿足。 這是十分正確的,從宋明理學開始就走錯了路,後來的
继之前的兩次思考,继续思考。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为非理性的社會權力穿上了一层理性的外衣,所以要對其大加批判。 因爲社會權力是從現實中形成的,來源於物質利益的鬥爭,其本質就是非理性的。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中國的“皇帝”制度。自從劉邦當上天子的那一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一般人不會知道失去「學術自由」有多可悲⋯⋯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