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9/09/02
一次做好一件事,簡單,才怪!
眼前的電腦開著,瀏覽新聞、臉書、搜尋網頁,邊聽著財經新聞廣播,同時吃著早餐,不時得回應過來討拍的小犬,心裡還惦記著那些未完成的代辦事項......喔,這時叮咚叮咚的手機訊息也在呼喚你,多厲害啊,真是「多工處理」的極致表現!
意識到自己這樣分心並不事一件好事,且很有可能是造成記憶力衰退的原因之一後,刻意練習專心便成為最近我給自己設定的一個目標。透過有意識地發覺分心的狀態,提醒自己回到該專注的事件上,並默默地在心裡鼓勵自己,「專心的」完成哪些事項後,便可放鬆地逛網頁、看電視,作為獎勵。
為了更了解一點專心/分心,也對大腦的運作再多些認識,上網找了一下資料。原來我選擇的這種方式還有個浪漫的稱呼--「優利西斯約定」--規定自己在特定時間內,一定要處理某件事。其約定可以是獎勵性的,也可以是懲罰性的,多麼有意思。今天的專注力比上週稍稍進步,H,加油,你可以的!
後記,原本的設定是「每天」記錄一件對Y的感恩事項,但既然用方格子練習寫日記,就一併配合寫作時間,隨文附加在此,算幕後花絮吧。
謝謝Y包容我的脾氣,還有自認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許你並不認同,但總是盡力配合,謝謝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3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8.08.27         幾年前識得了這個觀念便喜愛不已,也讓自己更有動力把閒置物品好好整理一番。確實,至少三、四大箱東西能丟得丟,能送得送;此後,三不五時提醒自己,沒事就逛逛家中各個角落,練習「捨」,換來的清爽空間總是讓人心情愉悅、放鬆。         這兩年,更進一步的觀念是除了物
2018.08.26         很多時候受限於自己的經歷、角色,對很多事情有種莫名自信的理所當然。比如,孩子就是要教規矩、父母怎麼可以帶頭破壞規定、這些人真自私......雖然自己沒有小孩,但總覺得小孩當然要從小教,不能予取予求。         前兩週朋友的孩子自動報名要來家裡住一晚、還點名
2019.08.19         荒廢閒散多天,仍舊逃不過心裡微小良心的碎念,再拖延下去,好不容易輕敲翻土的書寫園地,很快就要雜草蔓生。         今早重聽鳳馨姊的廣播,週五選書專題介紹《複利效應:6步驟引爆收入、生活和各項成就倍數成長》。書中有句話--「大象不咬人,蚊子才咬人」,提醒我們
2019.08.12         離職後朋友問起現況,也才第二週,還是個賦閒菜鳥,但心裡有個寫作夢,亦想著若是藉由給自己點壓力,多閱讀、書寫,整理人生、抒發情緒,不失為一上策。但又不好在爬行階段就誇誇奇談,有人問起,只好舔著臉說自己是「坐家」。         作家無法一蹴可及,坐家,更不能真的
2019.08.07         做自己,很好,但請別忘了你身旁的每個人,也都是她/他的【自己】!         父母親近日出國旅遊,行前一如以往的交代幫忙清冰箱、繳帳單、發動發動車等例行公事。聊著聊著,講到最近每日去日照中心【打卡上班】的叔叔。約莫十年前,父親家中排行最小的叔叔在辦公室突然倒
        2019.08.06,正式離職的第二天。         走到接近人生中場,除了英國念書那兩年,似乎沒有真正的暫停,仍是在上一份、下一份工作中渾渾噩噩。美其名是要生活、賺錢,最殘酷的是不知道該往哪裡去。只好藉擁有一份工作,掩飾不了解自己的慌張。         這半年不約而同從各方管
2018.08.27         幾年前識得了這個觀念便喜愛不已,也讓自己更有動力把閒置物品好好整理一番。確實,至少三、四大箱東西能丟得丟,能送得送;此後,三不五時提醒自己,沒事就逛逛家中各個角落,練習「捨」,換來的清爽空間總是讓人心情愉悅、放鬆。         這兩年,更進一步的觀念是除了物
2018.08.26         很多時候受限於自己的經歷、角色,對很多事情有種莫名自信的理所當然。比如,孩子就是要教規矩、父母怎麼可以帶頭破壞規定、這些人真自私......雖然自己沒有小孩,但總覺得小孩當然要從小教,不能予取予求。         前兩週朋友的孩子自動報名要來家裡住一晚、還點名
2019.08.19         荒廢閒散多天,仍舊逃不過心裡微小良心的碎念,再拖延下去,好不容易輕敲翻土的書寫園地,很快就要雜草蔓生。         今早重聽鳳馨姊的廣播,週五選書專題介紹《複利效應:6步驟引爆收入、生活和各項成就倍數成長》。書中有句話--「大象不咬人,蚊子才咬人」,提醒我們
2019.08.12         離職後朋友問起現況,也才第二週,還是個賦閒菜鳥,但心裡有個寫作夢,亦想著若是藉由給自己點壓力,多閱讀、書寫,整理人生、抒發情緒,不失為一上策。但又不好在爬行階段就誇誇奇談,有人問起,只好舔著臉說自己是「坐家」。         作家無法一蹴可及,坐家,更不能真的
2019.08.07         做自己,很好,但請別忘了你身旁的每個人,也都是她/他的【自己】!         父母親近日出國旅遊,行前一如以往的交代幫忙清冰箱、繳帳單、發動發動車等例行公事。聊著聊著,講到最近每日去日照中心【打卡上班】的叔叔。約莫十年前,父親家中排行最小的叔叔在辦公室突然倒
        2019.08.06,正式離職的第二天。         走到接近人生中場,除了英國念書那兩年,似乎沒有真正的暫停,仍是在上一份、下一份工作中渾渾噩噩。美其名是要生活、賺錢,最殘酷的是不知道該往哪裡去。只好藉擁有一份工作,掩飾不了解自己的慌張。         這半年不約而同從各方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我的 33 年人生中,我深刻體會到,成功的關鍵在於: 「做事時專注,不做事時心態穩定。」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晨型人的生活習慣,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做事時要專注 專注是高效率的根本。如果在做事時分心,花 30 分鐘只完成 5-10 分鐘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
Thumbnail
習慣改變的第一步,訓練專注力是首要之務。透過專注力,我們可以更有效率地執行目標,並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幹擾。本文將探討專注力與習慣之間的關聯,介紹深度工作法、克服幹擾的技巧,並提供實踐方法,讓你在生活中輕鬆養成好習慣。記住,專注力是成長的推動力,每天一小步,讓夢想變得可能。
Thumbnail
專注是一種需要刻意練習的技能,能提升我們的效率及生活質量。無論是早上起床、享受早餐、專注工作,或是在休息時徹底放鬆,專注都能讓每一個環節充滿意義與價值。通過這篇文章,學習如何在生活的各個時刻專注於當下,建立這一小習慣,以達到更好的心靈和身體狀態。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一個人,需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最想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將每日待辦事項轉為任務清單,分為主線任務、副本任務、日常任務,並合理分配可控時間和不可控時間。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為什麼我們要做個專心一意者?有什麼好處呢? 一心多用雖然看起來更有效率,但是是阻礙我們的生產力,並且添加壓力,對於記憶力和幸福感會有不良的影響! 但事實上有許多研究證明一心一用才可以產生更高的生產力。有一個小實驗,一次同時做兩件事情,只有2.5%的人表現正常,其他97.5%則是失常,甚至會影響記
Thumbnail
在我的 33 年人生中,我深刻體會到,成功的關鍵在於: 「做事時專注,不做事時心態穩定。」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晨型人的生活習慣,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做事時要專注 專注是高效率的根本。如果在做事時分心,花 30 分鐘只完成 5-10 分鐘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
Thumbnail
習慣改變的第一步,訓練專注力是首要之務。透過專注力,我們可以更有效率地執行目標,並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幹擾。本文將探討專注力與習慣之間的關聯,介紹深度工作法、克服幹擾的技巧,並提供實踐方法,讓你在生活中輕鬆養成好習慣。記住,專注力是成長的推動力,每天一小步,讓夢想變得可能。
Thumbnail
專注是一種需要刻意練習的技能,能提升我們的效率及生活質量。無論是早上起床、享受早餐、專注工作,或是在休息時徹底放鬆,專注都能讓每一個環節充滿意義與價值。通過這篇文章,學習如何在生活的各個時刻專注於當下,建立這一小習慣,以達到更好的心靈和身體狀態。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一個人,需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最想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將每日待辦事項轉為任務清單,分為主線任務、副本任務、日常任務,並合理分配可控時間和不可控時間。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為什麼我們要做個專心一意者?有什麼好處呢? 一心多用雖然看起來更有效率,但是是阻礙我們的生產力,並且添加壓力,對於記憶力和幸福感會有不良的影響! 但事實上有許多研究證明一心一用才可以產生更高的生產力。有一個小實驗,一次同時做兩件事情,只有2.5%的人表現正常,其他97.5%則是失常,甚至會影響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