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何不在職場新人苦海中浮沈?試試可以及早上岸的黃金救生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Maggie剛從大學畢業,靠著漂亮的學歷和在大二、大三暑假知名公司的實習經驗,擠進了新鮮人最想進去的前10大公司內工作。身為大學書卷獎常勝軍,加上之前實習主管對自己讚譽有佳,讓Maggie自信滿滿,相信自己一定能在新公司好好表現。
不料進去新公司一個多月,她發現她之前以為可以大展身手、發揮絕佳創意的行銷職缺,根本是一年沒能見客戶幾面,反而每天必須不停地在鍵入、核對、分類客戶資料跟整理報表中輪迴,除了感覺自己的Excel功力有大幅進步外,她覺得自己似乎被大材小用了,加上主管總是忙著去提案見客戶、談生意,也沒空教她,只把她分派給一位比自己早來一年的同事指導,讓她覺得不受重視,不禁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職場新鮮人要順利在新環境存活下來,除了碰運氣跟持續試錯外,是不是有更有效的方法呢?
很多人或許都聽過Simon Sinek的「黃金圈」(The Golden Circle)理論,強調要先問「為什麼」,再問「怎麼做」,最後是「做什麼」。Simon Sinek用蘋果電腦完美舉例,說明蘋果如何以願景號召消費者產生共同認同,最終將願景體現在所販售的商品上。但是,要是新鮮人想靠「黃金圈理論」快速融入職場,反而可能會置自己於險境中。
想像一個新人,用著賈伯斯自信的問句,在接到任務時反問前輩:「請問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得到的可能不是讚賞的眼神,反而會覺得這個新人很白目不受教。「黃金圈」理論不是不能用,只不過在自己菜味滿溢的新人階段,或許更好的方式是先用「黃金救生圈」先救自己脫離浮沈、方向不明的新人苦海,才能盡早上岸,讓公司的同事和主管看到自己真的是個人才。
什麼是「黃金救生圈」?這即是「黃金圈」的反向操作,先問「做什麼」、再問「怎麼做」,到嫻熟前兩樣時,再深究「為什麼」。舉例來說,新人接到任務時,無論是做報表或簡報,先搞清楚任務內容是什麼、包含什麼要素(做什麼),再虛心地請教前輩或主管一般公司都會如何處理,有沒有哪些工具或資源可以幫助你完成工作?有哪些可能的陷阱需要注意?(怎麼做),等前兩項都能達到完成或更臻完美的程度,你大可以在有足夠的經驗與前備知識後,大膽地去詢問或探究每項任務的「為什麼」,而不用擔心背負白目的惡名。
每一項任務在組織內之所以存在,可能有其歷史演進跟實用性原因,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某件事情因為一直都有人做,所以後面的人也就繼續做,沒有思考過為什麼要做。身為職場新人可以給組織最大的福音,除了撐下來、不要太早離職外,更重要的是幫得上忙、甚至能為團隊建立小小戰功、帶來組織不熟悉的新觀點或缺乏的新技能。
新人要幫得上忙,肯定是從自己被分配到的工作或是可以幫助前輩或主管節省時間的工作開始。當新人看似在自己的守備範圍內遊刃有餘後,隨著更多「做什麼」和「怎麼做」的經驗持續累積,將更有機會帶領自己到知其所以然的「為什麼」核心,也能夠更了解任務之於整體業務流程、甚至整個公司的關鍵意義。到了這個時候,再借用蘋果公司的「Think Different」口號或許也不算遲。
祝福所有職場新鮮人都能靠著為自己套上一層層的「黃金救生圈」,增加生存浮力,早日脫離浮沈苦海,順利登上可以獨當一面的彼岸。
Photo by Umberto Bello on Unsplash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職場上,或許你也看過某一種人,幾進幾出公司,但每次老闆都用更高的薪水請他回來的人?或是,你也看過另一種人,每當有新專案出現,從老闆口中第一個說出口、指名擔任專案負責人的就是那個人?老闆的願付價格跟指名度,都讓這樣的人成為企業中不可或缺的「訂閱型人才」。
Cathy 剛從一家本土小公司跳槽到業界知名的公關公司上班不久,原來的直屬主管因為轉換部門,換了一位從別的公司來的新主管。新主管看似好脾氣、好相處也不太會罵人,但在幾次專案合作後,Cathy 發現主管好像不是很進入狀況...
又接近畢業生邁入職場的時間,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除了學生就學的狀況多少受到影響之外,隨著景氣緊縮,市場需求不明的狀況下,許多企業紛紛縮減原來要招聘的員額或是乾脆停招,讓今年即將畢業的職場新鮮人面臨了更嚴峻的求職挑戰。 
最近在Netflix上看到了《百樣人生》(100 Humans)的實驗節目,每一集都會針對特定主題如「吸引力」、「人生黃金時期」、「性別」、「偏見」等,邀請100位來自美國各地、各種族裔與社經背景的人參與實驗,以驗證某些假設是否為真。 
大智從小天資聰穎、數理能力過人,沒考過前三名的次數,10隻手指頭都數的出來,他也一路從數理資優班進入了頂大就讀。畢業後頂著優異畢業成績和名校光環,進入了科技業屬一屬二的本土大公司的業務部門。進入公司快三個月,他卻總是覺得在職場有種施展不開的感覺,特別是跟主管的溝通上,好像隔了層氣密窗一樣...
無論是「成長思維」或是「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等概念,強調定義人生成就往往不是取決於當下的成果,而是如何持續學習、持續進步,就像是專業運動員一樣,沒有人會滿足於當下的勝利,往往是持續累積、持續挑戰。但除了找到好的教練之外,我們還需要的是足夠的「受教力」(Coachability)...
在職場上,或許你也看過某一種人,幾進幾出公司,但每次老闆都用更高的薪水請他回來的人?或是,你也看過另一種人,每當有新專案出現,從老闆口中第一個說出口、指名擔任專案負責人的就是那個人?老闆的願付價格跟指名度,都讓這樣的人成為企業中不可或缺的「訂閱型人才」。
Cathy 剛從一家本土小公司跳槽到業界知名的公關公司上班不久,原來的直屬主管因為轉換部門,換了一位從別的公司來的新主管。新主管看似好脾氣、好相處也不太會罵人,但在幾次專案合作後,Cathy 發現主管好像不是很進入狀況...
又接近畢業生邁入職場的時間,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除了學生就學的狀況多少受到影響之外,隨著景氣緊縮,市場需求不明的狀況下,許多企業紛紛縮減原來要招聘的員額或是乾脆停招,讓今年即將畢業的職場新鮮人面臨了更嚴峻的求職挑戰。 
最近在Netflix上看到了《百樣人生》(100 Humans)的實驗節目,每一集都會針對特定主題如「吸引力」、「人生黃金時期」、「性別」、「偏見」等,邀請100位來自美國各地、各種族裔與社經背景的人參與實驗,以驗證某些假設是否為真。 
大智從小天資聰穎、數理能力過人,沒考過前三名的次數,10隻手指頭都數的出來,他也一路從數理資優班進入了頂大就讀。畢業後頂著優異畢業成績和名校光環,進入了科技業屬一屬二的本土大公司的業務部門。進入公司快三個月,他卻總是覺得在職場有種施展不開的感覺,特別是跟主管的溝通上,好像隔了層氣密窗一樣...
無論是「成長思維」或是「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等概念,強調定義人生成就往往不是取決於當下的成果,而是如何持續學習、持續進步,就像是專業運動員一樣,沒有人會滿足於當下的勝利,往往是持續累積、持續挑戰。但除了找到好的教練之外,我們還需要的是足夠的「受教力」(Coachability)...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為什麼你想做這件事?它是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可以貫徹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 怎麼做:知道達成目標,可以做哪些事情。 做什麼:正在做的事。 越靠近內層,越感性,越靠近外層,越理性。 賽門・西奈克提到,人要從最內層,也就是以「為什麼」當作出發點,才能找到人生的動力來源,並因此感召其他人。
Thumbnail
序 我打算用黃金圈的理論來執行,畢竟「為什麼」「怎麼做」或者「做什麼」真的很不錯。 「為什麼」 我會想做這個系列的原因,是因為覺得現在所有的思考、價值、觀念等多種思維,都已經固化了,我想跳脫這些做個自由人,所以我把這些定義為「圈」。
Thumbnail
《為什麼》&《黃金圈理論》 這是一部關於領導力的書籍,更是一部關於如何創造有意義的變革的指南。 西奈克通過清晰的理論和豐富的實例,幫助讀者理解和應用黃金圈理論,並且鼓勵他們在領導力和創新中尋求更深層次的動力。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常常會感到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難以脫穎而出。然而,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藍海」,就能夠在職業生涯中創造出獨特的價值。在Marshall Goldsmith 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humbnail
剛踏入職場,就像是一隻初出茅廬的小雞,對一切都感到好奇和新鮮。然而,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環境中,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甚至跌跌撞撞。許多職場新鮮人往往因為缺乏經驗,而犯了一些看似基本卻容易忽略的錯誤。這些錯誤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工作表現,也可能會給主管和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
Thumbnail
職場新鮮人面對從學校到職場的轉變時,可能會出現不適應和迷茫的情況。本文介紹了三個職場新人常犯的禁忌,包括事情先後順序分不清、不懂團隊合作、只表現自己不懂傾聽。並提供了相應的職場案例分享和應對解法。最後,鼓勵新人們不斷學習和成長,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放輕鬆,你只是個新人 剛開始投行工作,難免會感到緊張和焦慮。但其實,放輕鬆才是最重要的。你要明白,你只是個新人,不可能什麼都會。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神童,也是經過了大量的努力和積累才有的今天。 所以,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放輕鬆地去學習和成長。你要相信,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
我一直都知道,我做事必須先知道「為什麼」才有辦法做好,不然即使被交付任務,也只是交差了事而已,完事之後,我感受不到任何成就感及延伸性。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為什麼你想做這件事?它是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可以貫徹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 怎麼做:知道達成目標,可以做哪些事情。 做什麼:正在做的事。 越靠近內層,越感性,越靠近外層,越理性。 賽門・西奈克提到,人要從最內層,也就是以「為什麼」當作出發點,才能找到人生的動力來源,並因此感召其他人。
Thumbnail
序 我打算用黃金圈的理論來執行,畢竟「為什麼」「怎麼做」或者「做什麼」真的很不錯。 「為什麼」 我會想做這個系列的原因,是因為覺得現在所有的思考、價值、觀念等多種思維,都已經固化了,我想跳脫這些做個自由人,所以我把這些定義為「圈」。
Thumbnail
《為什麼》&《黃金圈理論》 這是一部關於領導力的書籍,更是一部關於如何創造有意義的變革的指南。 西奈克通過清晰的理論和豐富的實例,幫助讀者理解和應用黃金圈理論,並且鼓勵他們在領導力和創新中尋求更深層次的動力。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常常會感到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難以脫穎而出。然而,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藍海」,就能夠在職業生涯中創造出獨特的價值。在Marshall Goldsmith 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humbnail
剛踏入職場,就像是一隻初出茅廬的小雞,對一切都感到好奇和新鮮。然而,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環境中,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甚至跌跌撞撞。許多職場新鮮人往往因為缺乏經驗,而犯了一些看似基本卻容易忽略的錯誤。這些錯誤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工作表現,也可能會給主管和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
Thumbnail
職場新鮮人面對從學校到職場的轉變時,可能會出現不適應和迷茫的情況。本文介紹了三個職場新人常犯的禁忌,包括事情先後順序分不清、不懂團隊合作、只表現自己不懂傾聽。並提供了相應的職場案例分享和應對解法。最後,鼓勵新人們不斷學習和成長,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放輕鬆,你只是個新人 剛開始投行工作,難免會感到緊張和焦慮。但其實,放輕鬆才是最重要的。你要明白,你只是個新人,不可能什麼都會。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神童,也是經過了大量的努力和積累才有的今天。 所以,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放輕鬆地去學習和成長。你要相信,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
我一直都知道,我做事必須先知道「為什麼」才有辦法做好,不然即使被交付任務,也只是交差了事而已,完事之後,我感受不到任何成就感及延伸性。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