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為何大家從擁抱PMP到排斥PMP?

公司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
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內容重點
3.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4. 心得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從學生時期知道PMP開始,就一直想考這張PMP證照,礙於沒有工作經驗,要嘛就是先考初階的,然後達到PMP門檻後再去考照。與其分頭考兩次,不如從實務經驗中學習,做中學的過程中配合PMP教材,思考如何應用在工作上頭。
會選上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自己五年後的職涯規劃,其次是因為敏捷式專案開發的興起,PMP更被貼上傳統、落後的標籤,自己也在GOOGLE爬資料,重新省思考PMP的必要性,剛好看到崇拜的PM大神張國洋前先年寫這篇文章,內容跟自己有些共鳴,因此選作題材分享。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理由

雖然說了五項PMP被唾棄的原因,但作者背後的意思應該是說,
很多人把考到PMP當作目標,但考到PMP並不代表終點,而是開始,當自己想將PMP當作一個專業技能看待時,必須考量到實踐這到知識體系的路上,現實中所面臨的阻礙。

內容重點

原因一 太多人只為了考照而考照
  1. 考試跟理解是兩回事,架構不對、規劃無序、無法監控,無法正確管理
  2. 拿了證照而變得自以為是,與其如此,還不如找個白紙來教
原因二 導入實務不是照本宣科
把制度從無到有的建置甚至深根,必須考慮企業的體質、文化、大部分人的能力水準,全面導入很快就會面臨大家能力不均,或是因為誤解而產生的反彈,很可能是還沒看到成效,大家先質疑「為何要做這些事」,最後就會不了了之。
應該要正確的觀察、引導、小步的進展、取得成效、逐漸外延,直到把這些方法變成根深蒂固的習慣。
原因三 真正該學的是主管而非PM
專案的成敗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公司的制度、能給PM的支援、還有文化。
  1. 從來就不鼓勵跨部門交流的公司,PM如果不給他足夠的權力,他根本無法讓其他部門來支援
  2. 把PM放在組織架構很底層的公司,也很難指揮高階的團隊成員來幫忙
  3. 不把專案成敗跟策略及多部門目標連結的公司,最後PM往往很難跨部門去協調支援
  4. 高階主管更需要搞清楚這些管理知識,或最少給負責重大案子的PM足夠授權以及調度兵馬的權力,不然這些PM準備的再充實,若無兵無將可用、或是無法撼動公司長年的管理文化,其實都很難做出甚麼具體改變的。
原因四 老闆要的是安心感,而非某個方法論
老闆要的是學到PMP能帶給公司的效益,而非學習者對老闆展現他學了什麼。
原因五 專案管理其實僅是個人技能
專案有大有小,且個人能力有限,帶來的影響終究只是組織的局部事件,老闆最在意的還是「經營層面」的問題,如果能將PMP的知識化為實務,然後複製模式到組織各處,或是改變公司的遊戲規則,就有它存在價值。
總結
考照本身是好事,鼓勵資深的PM該去取得認證,理解PMBOK的核心精神,而非只是背些名詞,這才會讓你在職場上發光發熱。
心得
  1. 就像學生時期,為了考試而考試,搞錯因果關係,搞錯考照目的
  2. 實務與理論的差別:理論是框架,實務是磚頭,兩者缺一不可,需要將知識運用於實務中,才是融會貫通。
  3. 即便pm精通pmp,沒有權力、主管支持、績效制度配套,也很難帶領組織變革。
  4. 不要問證照給了你多少價值,而是你能發揮多少價值,學習一項技能,除了理解,也要能在實務中發揮價值才可以;以組織的角度而言,要讓他們看到pmp對公司有實質的效益,才有可能讓組織對pmp持續投入。
222會員
431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