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在家工作:從職場裡自由,在生活中冒險的個人實踐 | 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Working From Home: Creating more Freedom in your Business and Adventure in your Life.



raw-image

《在家工作:從職場裡自由,在生活中冒險的個人實踐》(以下簡稱『在家工作』),為徐豫(暫時認為應為筆名,本名之後查到再補。之前藝名『御姐愛』)所寫。2020年8月1日由寫樂文化出版。

徐豫成名算早,以藝名「御姐愛」闖蕩文藝和演藝圈,之後因罹患子宮頸癌暫時告別台灣生活。與前夫旅居美國。離婚後回台重新出發,以「徐豫」為筆名。

這本《在家工作》是我到圖書館借書時偶然看到,粗略看了書名和一小段黑體字內容覺得還不錯,因此借回來閱讀。另外,也因為自己目前同樣正處於探索在家工作與自顧者生態過程中,所以這類經驗和要點的獲取是多多益善。後來查找本書資料,才知道作者徐豫是以前常聽到朋友談或在報章雜誌上眼掠的「御姐愛」。她之前的文章和作品我完全沒有看過(包括影視節目)。

我並不打算整理《在家工作》一書的精要重點,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本書副標題為內容作了很好的註解,即「個人實踐」。換言之,本書大部分都是徐豫個人在家工作的經驗談。其次,本書看得出想要學習歐美專題報導作家的文路,但未果。雖然在開頭一兩章試著引用權威數據(以及其他少部分),但大多仍只是個人生活經驗與感受分享(或有舉例但未細述出處)。第三,書中絕大多數的要點讀者都可以在網路上、特別是Medium等水準中上的文集平台找到同義者。所以我僅就閱讀本書的幾點意見進行陳述:

一、在家工作者/自顧者的專業形象建立的部分,過於強調名片質感或網域的重要性

(一)用免費的Email不代表不專業

徐豫在本書第8章「自顧者如何讓專業形象加分」一節中,首先提到的不是「專業素養」或者「禮儀態度」,卻是認為自顧者應該要有專屬網域的Email,以及要注意自己名片的質感、排版跟印刷。讀後讓我很是驚訝。她說道:

……,當Email在@後面的網域是免費網站(例如:gmail.com或hotmail.com),便容易讓人感覺:你是個便宜的接案者。
這種「感覺便宜」的原因來自免費信箱的不專業感,只有想省錢、尚未完整組織化經營的人才會用免費信箱,……

將此點放在「自顧者如何讓專業形象加分」的第一項,可見重視程度。對此主張,我完全無法認同。

首先,讀者只要書末出版資料頁面,或者上網查詢本書的出版者「寫樂文化有限公司」,就會發現:徐豫將此書交付的出版社所列之「讀者服務信箱信箱」是她所蔑視的「免費電子郵件信箱」(soulerbook@gmail.com)。按照作者所言:沒有自己網域的Email自顧者或工作室既然廉價又不專業,她怎麼還把書交給這樣的出版社?寫樂文化甚至沒有自己個官方網站,只有Facebook粉絲頁和同樣免費的Blog

其次,作者可以舉很多更小眾或者經營不善的免費電子郵件服務提供業者,卻拿世界上最強大的網路公司和軟體公司的Email服務為例,實在失策。Gmail是Google除了搜尋引擎以外第一個推出的服務,更是核心中的核心;Google之後的其他線上服務幾乎都是圍繞著Gmail而開發,且其安全性、穩定性、郵件過濾、與Google Calendar和Google Drive高度整合等優點,都是全球最領先者。Hotmail(本書出版之前其實已經轉為Outlook.com)歷史更為悠久,也能看做當年(1997)微軟決心進發網路事業的指標;同樣因為能與近年來微軟許多優質的網路平台功能整合(特別是Office 365)而極具優勢。

這兩大科技巨頭會免費提供Email服務是為了吸納全球使用者、作為一種行銷手段的灘頭堡。在Gmail和Hotmail出現的時代,人們對於重要訊息、檔案、或者較長篇幅的溝通,還是以Email為主。此外,為了能與客戶或潛在客戶保持穩定聯繫管道,人們通常將Email一旦對外公開就不容易更換。所以提供優質免費Email服務先盡可能吸取廣大用戶後,再以其為核心發展眾多加值產品,這就是Google與Microsoft的生財之道。也由於免費Email具有商業戰略價值,因此即便免費,兩大廠商仍兢業優化與改良,不停追求給使免費使用者更好的體驗及感受。

我個人一方面不會先以Email的@符號後綴網域是否免費就對他人任下評斷,這相當不公平也不禮貌。其次,會使用Gmail與Outlook.com電子郵件服務者,通常都是對網路世界或數為通訊稍有認識者、甚至年紀是青壯年以下(年長一輩多用Yahoo信箱或者中華電信Hinet贈送的Email)。我反而會注意@之前的Email名稱取得是否有創意、符合產業特徵、或者好記。舉例來說:我對「seifertwords@gmail.com」的好感度就比「seifert123@gmail.com」來得高。

用Email是否為免費與否判斷自顧者的價值,稍嫌荒唐。

(二)名片的質感雖然不應忽視,但也沒那麼重要

作者將「名片的質感與職稱」放在「自顧者如何讓專業形象加分」一節的第二項,重要性僅次於是否用免費的Email。她寫到:

名片的質感,就代表你的質感
所以名片最好經過專業的設計師設計,且紙質不要貪圖選擇最薄的材質,稍具磅數厚度才能顯示質感。

(關於名片製作,作者還有寫很多其他要點。此處僅就評論部分摘錄。)

這點我也完全不能認同。

名片的確是普通社會人士的門面之一,甚至我五專同學早在17、18歲就開始印名片使用,因為他是學校風雲人物又是最大社團社長。但其重要性是否必要到「聘請專業設計師設計」、「甚至代表一個人的質感」,這兩點令人懷疑。

首先,剛開始離開定時定點的企業工作、轉入自顧型態或在家工作者,最重要的當是「開源節流」。接案生活的初期營收相當不穩定,開源不易,但節流多可充分掌控。於此情況下,一張名片是否要花上千元請專人設計(普通行情約在二千左右。若要作者認為『專業』的設計師,恐怕更貴),在我看來實在沒有必要。另一方面,目前絕大多數的線上名片送印服務,多半都有提供設計平台或版型,亦有許多免費網路資源可以使用,自己就能隨心所欲、有樣學樣地做出「有質感」、「有自我特色」的名片。

的確曾經聽過「拿到別人名片之後,會私底下試試看容不容易撕壞」;如果不容易撕壞,就認為對方在事業上有用心、值得來往。我對這種論調的感覺是「陳腐」。

名片的確代表門面,可也只是門面的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更多的焦點應該放在「人」和「相處來往」的感覺。我讀過其他的一人公司、個人創業、或遠距工作類的指導書籍都未曾這樣建議。大部分都仍是強調與人來往的態度、禮貌、以及服務和內容紮實與否

其次,作者也提到電子名片有愈來愈多人用。以我個人來說,我自己就使用HiHello。我的名片上幾乎沒有職稱、也不多作介紹。因為會進行過濾的不是只有收到名片的人,發名片的人或許也會有(應該要有)自己一套過濾方式。以我來講:我的名片上資訊不多,想要更瞭解我就加我的Line或Telegram、或者來封email。收到Email或訊息後,我會很尊重地附上HiHello電子名片與簡歷回覆。

這樣做,可以過濾兩種人:第一,對你根本沒什麼興趣。如果他不是你的潛在客戶,那麼你也不用對他有興趣。名片交換過就當作禮貌性地致意。第二,不會使用Line、Telegram或Email的人通常不會是我們的TA。自顧者或者遠距工作者通常一定要用數位網路通訊工具與客戶聯繫或溝通。如果對方不懂或者不擅長使用,那麼與他們溝通聯繫都會很麻煩、甚至成本效益太低。

因此,名片的確應該注意質感,但除非因為產業性質(例如:廣告創意業、時尚產業等)或已經營有成,否則花太多時間與金錢在名片上,還不如思考如何做好Landing Page與個人作品集合。

二、設定「虛擬助理」有利有弊,應該謹慎為之

這裡會用在虛擬助理一詞上加引號,是因為作者所建議的虛擬助理並非一般人所想的軟體功能、或者花錢其他遠距工作者為之。而是「建立一個虛假人物設定,對外溝通聯繫」。作者在這部分說:

……,總想扮演白臉,但若沒有一個黑臉跟客戶確認合作內容、授權事項、付款期限和欠款催收也不行。
後來我申請了一個Email帳號,並給了這個帳號一名字「克莉絲汀」,當有客戶來信時,「克莉絲汀」會幫忙回信、討論內容、報價,如果客戶的預算實在與我們平常的水準落差太大,或是客戶的產品並不吸引人,「克莉絲汀」就會出面婉拒邀約。
其實我就是「克莉絲汀」,但有了個可以暢所欲言的助理之後,各方面的商業來往都順暢很多,直到兩年前我聘僱了員工,「克莉絲汀」才就此退位。

這種作法是雙面刃:不在意的人會覺得很有創意。在意的人會覺得:來這招?

首先,開小帳號、假帳號從只有ptt的時代就很流行。交手或者聊過的次數愈多,大部分的人有點腦子都不容易被騙。不講出來不代表對方不知道。就算一時不察,日後發現是這種操作(例如作者現在用新筆名寫出講出來當年的實情),「被欺騙」的感覺也將永遠落下一個芥蒂在對方心中。

其次,「誠實是最好的政策」。自顧者或者遠距工作者的修練之一,應該也包括「勇於說不」或者「如何把真話說得讓人接受」。如果害怕直面客戶、與客戶進行「arguements」,那正顯示出了自己在自顧者/在家工作者一途上的不足或還未準備好。畢竟「一人公司」往往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

我並不十分推薦《在家工作》這本書,因為裡面有些觀念或許對剛開始成為SOHO族的讀者不太適合。從個人的角度來看:自顧者因為缺乏公司品牌的庇蔭,更需要在專業與態度上下功夫與獲得肯定。然而,「表面功夫」應適可而止、夠用就好,實在無須花費過多時間、金錢於上。畢竟,創業之始首重「開源節流」。

以上就是我對《在家工作》這本書的評論。


這個點子有搞頭嗎?網路創業大師讓你的點子變現金 | 書評

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 | 書評

書評 |《帶領遠端團隊》

書評 |《暢玩一人公司》

書評 | 《這一天過得很充實:成功者黃金3時段的運用哲學》

書評 |《社群假象:不要掉進與他人比較的絕望陷阱》

書評 | 《成為職業作家一定要知道的50件事》

書評 | 《小眾,其實不小》

出版社與實體書店的DUSI心態與傲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iferTalks的沙龍
53會員
19內容數
FB粉絲頁:SeiferTalks 每日一篇書評,為的是從最基本的寫作開始打磨自己的創作能力,同時與群眾分享自己的評論和觀點。在累積到第100篇的時候會: (1)將所有文章同步到WordPress (2)錄製Podcast,方便隨時用「聽的」 一切都為打造個人自媒體品牌而努力。歡迎給予鼓勵與支持:)
SeiferTalk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11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2021/05/11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2021/02/11
我非常推薦《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
Thumbnail
2021/02/11
我非常推薦《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
Thumbnail
2021/02/09
我非常推薦各位去借、最好是買這本書回家。每當你感到疲乏、無法堅持每天創作時,翻翻本書,你多半能再次找到動力,以及最直接與最實際的方式,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2021/02/09
我非常推薦各位去借、最好是買這本書回家。每當你感到疲乏、無法堅持每天創作時,翻翻本書,你多半能再次找到動力,以及最直接與最實際的方式,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寫給想成為自由工作者的書,因為作者自己也曾擔任過上班族,到後來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因此透過自身血淋淋的經驗來提醒大家在這段轉換的過程中,應該要注意什麼以及如何做準備。
Thumbnail
這是一本寫給想成為自由工作者的書,因為作者自己也曾擔任過上班族,到後來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因此透過自身血淋淋的經驗來提醒大家在這段轉換的過程中,應該要注意什麼以及如何做準備。
Thumbnail
優雅阿姨四月份開始悄悄換上簽名檔,本篇來介紹個技術門檻低、可免費使用的傳送門服務。Portaly就像是迷你網站,可以同時展示不同平台的作品。
Thumbnail
優雅阿姨四月份開始悄悄換上簽名檔,本篇來介紹個技術門檻低、可免費使用的傳送門服務。Portaly就像是迷你網站,可以同時展示不同平台的作品。
Thumbnail
出處來自FB暢哥-網路公司如何遠距工作 主講者:權自強 從何時開始遠距工作,為什麼? A:十年前初期創業,請第一位員工,發現異常。 主要離職創業目的:工作時間較自由,主要不想進辦公室創業。 註記:該第一位員公在上班時候,沒有認真上班,到後面會為了會變成待在辦公室每天監督,看他認真工作,維持幾天就受
Thumbnail
出處來自FB暢哥-網路公司如何遠距工作 主講者:權自強 從何時開始遠距工作,為什麼? A:十年前初期創業,請第一位員工,發現異常。 主要離職創業目的:工作時間較自由,主要不想進辦公室創業。 註記:該第一位員公在上班時候,沒有認真上班,到後面會為了會變成待在辦公室每天監督,看他認真工作,維持幾天就受
Thumbnail
在家工作,一直視上班族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家裡有太多干擾因素會中斷你的工作步調,換個角度來說,在辦公室的環境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工作進度,雖然我們都想逃離辦公室,但偏偏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為了達到我們理想中的工作環境,長久以來一直與工作在適應彼此,而我把這種行為擴大到不僅是在家工作,咖啡店
Thumbnail
在家工作,一直視上班族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家裡有太多干擾因素會中斷你的工作步調,換個角度來說,在辦公室的環境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工作進度,雖然我們都想逃離辦公室,但偏偏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為了達到我們理想中的工作環境,長久以來一直與工作在適應彼此,而我把這種行為擴大到不僅是在家工作,咖啡店
Thumbnail
別等著別人幫你搭舞台。 若沒有舞台,就自己建一個!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是先聽過徐豫的podcast節目《徐豫切入點》,她的口條與邏輯都非常清晰,讓我變成她的粉絲。 她是在美國的作家、網路創業者,已長期習慣居家工作的模式,以網路為家,遠端建立良好的商業品牌,她的收入甚至曾高達一個月
Thumbnail
別等著別人幫你搭舞台。 若沒有舞台,就自己建一個!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是先聽過徐豫的podcast節目《徐豫切入點》,她的口條與邏輯都非常清晰,讓我變成她的粉絲。 她是在美國的作家、網路創業者,已長期習慣居家工作的模式,以網路為家,遠端建立良好的商業品牌,她的收入甚至曾高達一個月
Thumbnail
珍惜所有跟你往來愉快的合作夥伴,他們有時候會不經意地成為拉你一把的那個人。如果你還年輕,請跟所有與你同齡有合作關係的人彼此攜手前進,不要覺得這個人現在又不怎麼樣,反正也幫不上你的忙,給不了你案子,就把他們擱在一旁。人生的際遇很難說,誰知道未來那個人會不是哪個公司的大主管,主宰案子的去向呢?
Thumbnail
珍惜所有跟你往來愉快的合作夥伴,他們有時候會不經意地成為拉你一把的那個人。如果你還年輕,請跟所有與你同齡有合作關係的人彼此攜手前進,不要覺得這個人現在又不怎麼樣,反正也幫不上你的忙,給不了你案子,就把他們擱在一旁。人生的際遇很難說,誰知道未來那個人會不是哪個公司的大主管,主宰案子的去向呢?
Thumbnail
在家工作不全然只有優點,除了起床瓶頸與永遠無法真正下班這兩個難題外,還有兩個更可能的困擾,一個是工作、家事一把抓的「主婦困境」,另一個是孩子來亂;徐豫除了對此給了建議外,也透過多個章節說明在家工作時,儀式感與專業形象的營造、高效率生產力如何維持,以及視訊會議與打造居家辦公室時要注意的眉角......
Thumbnail
在家工作不全然只有優點,除了起床瓶頸與永遠無法真正下班這兩個難題外,還有兩個更可能的困擾,一個是工作、家事一把抓的「主婦困境」,另一個是孩子來亂;徐豫除了對此給了建議外,也透過多個章節說明在家工作時,儀式感與專業形象的營造、高效率生產力如何維持,以及視訊會議與打造居家辦公室時要注意的眉角......
Thumbnail
我並不十分推薦《在家工作》這本書,因為裡面有些觀念或許對剛開始成為SOHO族的讀者不太適合。從個人的角度來看:自顧者因為缺乏公司品牌的庇蔭,更需要在專業與態度上下功夫與獲得肯定。然而,「表面功夫」應適可而止、夠用就好,實在無須花費過多時間、金錢於上。畢竟,創業之始首重「開源節流」。
Thumbnail
我並不十分推薦《在家工作》這本書,因為裡面有些觀念或許對剛開始成為SOHO族的讀者不太適合。從個人的角度來看:自顧者因為缺乏公司品牌的庇蔭,更需要在專業與態度上下功夫與獲得肯定。然而,「表面功夫」應適可而止、夠用就好,實在無須花費過多時間、金錢於上。畢竟,創業之始首重「開源節流」。
Thumbnail
這本書的文字很淺顯,因為是徐豫分享她自身在家工作的親身經驗,有句話說若是你不明白的工作,最快的就是找到一個已在那個產業成功的範例手把手教學,徐豫分享的這本書就是這樣的工具
Thumbnail
這本書的文字很淺顯,因為是徐豫分享她自身在家工作的親身經驗,有句話說若是你不明白的工作,最快的就是找到一個已在那個產業成功的範例手把手教學,徐豫分享的這本書就是這樣的工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