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控制力、 注意力與音樂活動的超級關係1

2021/04/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大人看到孩子狀似不專心的行為時,會認為小孩分心了,可能會口頭告知孩子{你分心了!要專心喔!!}只是,分心是甚麼? 專心又是甚麼呢?當小孩子看著書時,此刻的行為真的就是專心嗎!?
分心是甚麼? 專心是甚麼? 注意力又是甚麼呢?其實,注意力是個不簡單的辭彙,只是我們需要先了解是注意力問題? 還是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呢?
長時間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有研究的學者Dr. Barkley與其他醫師們針對後續觀察與追蹤,重新提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定義的見解。他們認為: 應是每秒「自我控制不足」,而非「注意力廣度不足」。
自我控制力就字面上的解釋: 是一種自己能控制自己的能力。例如: 一位在周末正準備考試的學生接到同學邀約出門逛街看電影的電話,但是此學生知道還有好多書要念,再不好好唸書準備考試,考試會不及格,學分會被當。該位學生必須要自己判斷事情輕重,是否能控制自己想玩的心情,「抵制/拒絕」接受同學邀約,繼續讀著眼前的這一本書?!
#是選擇能力,是過濾能力,是聚焦能力
以上都是一種抑制行為。然而,自我控制與抑制是執行功能的分項行為,而抑制控制(inhibition control)是執行功能的基礎能力。
就如同上面所提到的例子:『「抵制/拒絕」接受同學邀約,繼續讀著眼前的這一本書?!』也可以說,是一種抑制控制行為,抑制自己當下的想要,控制自己的內心想法,選擇符合當下的必要。
以自己書中所提到的過濾理論而言:當學生在學校念書時,必須要過濾環境中的干擾因子,選擇符合當下的重要因子。
換句話說:學生必須要「抑制」自己想要注意干擾因子的行為,讓自己持續注意力聽老師講課的內容。也就是說:學生必須要「抑制」自己跑到窗戶邊看外面發生甚麼事情,讓自己繼續專心聽老師正在解釋國文第五課。
因此,把學習能力的基礎打穩,抑制控制(inhibition control)能力是很重要,就如同Barkley (1997)認為抑制控制是執行功能中最基本的要素。
而抑制控制能力是否能被訓練呢? 可以的 ~以注意力交響樂一書第十一章中所提到的音樂活動十作為範例說明:當此活動進行過程中,個體必須要讓自己跟著指定樂器(鈴鼓)做出反應,同時也要抑制自己想要對干擾樂器聲(音管鐘)做出回應的衝動。
延伸活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
一位工作多年的小小音樂治療師,走過醫療,教育與社福不同系統。因為走過與觀察到不同層面的狀況下,一直想要把音樂與樂器活動更多元的融入不同理論構思目標性音樂活動,在互動過程中能有不同角度觀察、評估與蒐集資料,協助動作、認知、社會互動、情緒與行為、感官與感覺處理及溝通等領域目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