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改造生命的自我形象整容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艾兒莎今天要分享的是《改造生命的自我形象整容術》這本經典的自我成長暢銷書!這本書在60年來已經在全世界銷售了超過3500萬冊,也是美國奧運會官方指定的心理輔導讀本,甚至是世界500強企業員工培訓的教程!
作者麥斯威爾.馬爾茲博士是一位整形外科醫生、作家和演講家,他在六十一歲時創造了自我促進的心靈控馭術(psycho-cybernetics)。馬爾茲博士看到一些他的病患,即使動完手術,消除了毀容的疤痕,換了一張他們想要的完美新面孔,卻仍然有著自卑和不安全感,沒有變得更快樂。他發現如果人不改變「內在的自我形象」,依然會覺得自己醜陋,於是受到啟發,想要從治療「外在傷痕」轉移到治療「內在傷痕」
馬爾茲博士為幾千名病人做諮詢、收集了大量的病例資料,在德國自動導引飛彈的技術做了深入研究,在運動員和推銷員身上實驗,把心靈控馭術運用在從事業到運動,甚至性生活的改善。
我們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重新去定義自己,構建出一個全新的自我形象。
一個人在各方面的表現,很大部分是受到個人內在自我觀感與自我評價的影響,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逐漸形成一張「自我形象的臉」─ 那是我們心裡對自我的藍圖或想像,也就是作者所說的「自我形象」。我們的自我形象是從信念而來,也就是過去成功或失敗的經歷,以及別人如何看待我們而來的。根據這張「臉」我們對個人的價值、智力、個性、品格、技能做出評價,依此做出各種選擇,活出自己的人生。
事實上,很多人都沒正確的看待自己,他們是以比較負面的方式去定義自己,這樣的一個挫敗性的自我形象,會讓人在追求成就的過程中,不斷地自我懷疑、甚至裹足不前。他們沒有質疑過深植於潛意識裡的觀念,這些觀念往往是被扭曲的錯誤信念
其實不管是過去的經驗或是別人怎麼看待我們,其實都不足以定義我們,我們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重新去定義自己,構建出一個全新的自我形象,這樣的形象不是偶然產生的,而是必須透過思考,去製造出來的

要如何實際去改變自我形象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24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世界菁英教我的事:艾兒莎的私藏成功學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兒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艾兒莎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零盲點的決定力》這本書裡所提到的原則,也是Google、Amazon在聘雇人才時最重視的準則!所謂的「零盲點決定力」是什麼呢?清楚掌握自己有多少的知識和資訊,並正確理解自己不懂什麼。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決定力,盡可能做對每個決定,就必須得先設法意識到自己的「盲點」!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場景,不管是在公司職場環境裡、或是銷售產品、還是在與家人朋友的溝通,甚至想要讓人接受甚至認同一件事的價值,其實都是在「說服」他人。如果知道一些說服的原理,能夠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與對方溝通、取得他人的認同,傳達出一件事或一個產品的價值!
關於生涯規劃、價值觀的選擇,艾兒莎在之前的文章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觀念,對於生命的目的,我們總是在不斷的思考、探索,「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持續在大家腦中縈繞,如果自己能把這個問題想得更清楚,或許我們會更能好好把握接下來的生命與時光!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當你idea的解析度已經夠高了,我們就進到了「重組」的房間。在前面漫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點子可能有人做過了吧?」這時我們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原有的主觀構想,再結合自己的世界觀把它打磨成更加獨特的概念。在這裡你可以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把構想拆得更細,透過這個過程提升漫想的高度。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讓我們接觸到的資訊,只是根據個人喜好篩選過的「片面資訊」,導致我們的思想逐漸與別人相同,失去了豐富的知覺力。要把漫想打造成改變現實的創意,不能漏掉「知覺統合」的這個過程。我們的知覺運作得不靈光,可能是因為某個環節卡住了,需要把阻礙知覺力的障礙物一一地去除,「觀察事物原貌」的方法,是
前面某一篇文章我們提到了「注意力是這個時代下,我們最珍貴的資源」,我們需要去注意自己的注意力的「關注焦點」,然而要怎麼去調整我們注意力的預設方向呢?像我最近看的一本書裡面就有提到:「若我們能選擇好的價值觀,便能轉移注意力,將心思放在更好的方面」。
今天艾兒莎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零盲點的決定力》這本書裡所提到的原則,也是Google、Amazon在聘雇人才時最重視的準則!所謂的「零盲點決定力」是什麼呢?清楚掌握自己有多少的知識和資訊,並正確理解自己不懂什麼。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決定力,盡可能做對每個決定,就必須得先設法意識到自己的「盲點」!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場景,不管是在公司職場環境裡、或是銷售產品、還是在與家人朋友的溝通,甚至想要讓人接受甚至認同一件事的價值,其實都是在「說服」他人。如果知道一些說服的原理,能夠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與對方溝通、取得他人的認同,傳達出一件事或一個產品的價值!
關於生涯規劃、價值觀的選擇,艾兒莎在之前的文章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觀念,對於生命的目的,我們總是在不斷的思考、探索,「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持續在大家腦中縈繞,如果自己能把這個問題想得更清楚,或許我們會更能好好把握接下來的生命與時光!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當你idea的解析度已經夠高了,我們就進到了「重組」的房間。在前面漫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點子可能有人做過了吧?」這時我們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原有的主觀構想,再結合自己的世界觀把它打磨成更加獨特的概念。在這裡你可以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把構想拆得更細,透過這個過程提升漫想的高度。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讓我們接觸到的資訊,只是根據個人喜好篩選過的「片面資訊」,導致我們的思想逐漸與別人相同,失去了豐富的知覺力。要把漫想打造成改變現實的創意,不能漏掉「知覺統合」的這個過程。我們的知覺運作得不靈光,可能是因為某個環節卡住了,需要把阻礙知覺力的障礙物一一地去除,「觀察事物原貌」的方法,是
前面某一篇文章我們提到了「注意力是這個時代下,我們最珍貴的資源」,我們需要去注意自己的注意力的「關注焦點」,然而要怎麼去調整我們注意力的預設方向呢?像我最近看的一本書裡面就有提到:「若我們能選擇好的價值觀,便能轉移注意力,將心思放在更好的方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部視頻「重塑你的心靈:改變生活的第一秘訣」集中於重塑潛意識心靈的變革力量,以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本文將深入探討視頻中提出的關鍵概念,強調實用技術,幫助觀眾解鎖潛能,創造充實的生活。 在這裡觀看視頻 理解潛意識心靈 潛意識心靈在塑造我們的思想、行為,最終影響我們的生活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自我的理解和選擇的思考,強調了內在的渴望和價值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過覺察自己的渴望,可以從被動變成主動,從受害者轉變為具有力量的人。同時提供了參加共學活動的資訊。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談論人如何去面對自己的黑暗面,提出作者蘇予昕心理師的觀點,以及她提供的方法。透過身體對話、生命走勢圖等方式,書中教導讀者如何辨識原廠設定與外在制約,並正視自己的真實渴望,以回歸真我。
Thumbnail
這本書談論了信念和心理印象對每個人行為和情緒的深遠影響,提供有效的方法來克服自卑感,並強調體驗的重要,鼓勵讀者親自行動,並從中獲得成長。藉由重新定義自我形象,進而獲得心靈療癒。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P;121 ●與有機體自身合而為一   以上的材料是沿著一條主題線而逐次呈現的。那條主題線就是:心理治療(至少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是如此)乃是使人成為有機體自身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使人放棄自我欺騙,也避免扭曲。我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我們在此所談的,乃是立基於「體驗」的層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部視頻「重塑你的心靈:改變生活的第一秘訣」集中於重塑潛意識心靈的變革力量,以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本文將深入探討視頻中提出的關鍵概念,強調實用技術,幫助觀眾解鎖潛能,創造充實的生活。 在這裡觀看視頻 理解潛意識心靈 潛意識心靈在塑造我們的思想、行為,最終影響我們的生活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自我的理解和選擇的思考,強調了內在的渴望和價值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過覺察自己的渴望,可以從被動變成主動,從受害者轉變為具有力量的人。同時提供了參加共學活動的資訊。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談論人如何去面對自己的黑暗面,提出作者蘇予昕心理師的觀點,以及她提供的方法。透過身體對話、生命走勢圖等方式,書中教導讀者如何辨識原廠設定與外在制約,並正視自己的真實渴望,以回歸真我。
Thumbnail
這本書談論了信念和心理印象對每個人行為和情緒的深遠影響,提供有效的方法來克服自卑感,並強調體驗的重要,鼓勵讀者親自行動,並從中獲得成長。藉由重新定義自我形象,進而獲得心靈療癒。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P;121 ●與有機體自身合而為一   以上的材料是沿著一條主題線而逐次呈現的。那條主題線就是:心理治療(至少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是如此)乃是使人成為有機體自身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使人放棄自我欺騙,也避免扭曲。我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我們在此所談的,乃是立基於「體驗」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