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的初學者,無法持續靜坐冥想的原因,常常是因為打坐時很容易腳麻不舒服,然而這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因為靜坐冥想有太多的好處,若無法持續練習,初學者往往無法從中體會,它對身心靈帶來的益處,而放棄靜坐的練習。
打坐時造成腳麻不舒服的常見的原因如下:
初學者通常直接坐於平面地毯或瑜珈墊上,如此的靜坐姿勢,會因身體的重量落在受壓迫的肢點上(如臀部、腿部),而造成下肢血循不佳,易產生腳麻的狀況。(如圖一)
有些人以為是打坐時雙腳膝蓋側面如果有支撐,腿麻的狀況可以改善,其實膝蓋側面是否有支撐,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身體重量依舊是直接壓迫在下肢的肢點上,所以仍會引起腳麻等不舒服的情形。
打坐姿勢不良,身體過於前傾或後仰、脊椎彎曲、雙腳交叉時重心集中在某幾個肢點上,亦會造成腳麻不適。
也有人會使用坐墊打坐,但因為每個人的體形及身高都不同,墊子不是太高就是太低,不是太軟容易陷進去導致腰酸背痛,就是太硬另屁股痛或不舒服,有時墊子的面料透氣度不佳,特別在夏季又悶又熱,也都是讓靜坐冥想無法持久的原因之一。
以立坐代替盤坐?
你或許會問:『盤坐的打坐姿勢太麻煩,不能用立坐進行冥想就好嗎?』,當然冥想打坐的姿勢很多,不僅立坐,甚至還有睡姿型的睡夢瑜珈冥想,及走動的動態靜心冥想,但是為什麼90%的冥想靜坐都採取盤坐盤腿姿勢?那是因為人們在盤坐時,身體架構呈現三角金字塔形(如圖二),這樣的姿勢進行冥想靜坐最容易讓能量集中而入定,另外你會發現,如果腳麻身體不舒服的狀況可以改善,盤坐會比立坐更容易入定並獲得最佳的冥想過程。
圖片二:三角金字塔形2個減緩腳麻等不舒服症狀的方式
1.盤坐時髖關節高於膝蓋8~12公分
不管使用那一種盤坐姿勢,如散盤姿勢(四分之一蓮花盤)、單盤姿勢(半蓮花式)、雙盤姿勢(蓮花坐)、緬甸坐…等。如果髖關節高於膝蓋8~12公分左右(如圖三),通常可降低80%的麻痛的狀況。但因每個人的體形與身高不同,而且每個人使用的打坐姿勢也不同,建議選擇可以調整坐墊高度的靜坐椅,或更換打坐墊子的高度,讓髖關節高於膝蓋以減少打坐時腳麻的情形。
2.身體自然挺直
另外可檢視自已的身體是否前傾或後仰,因為彎曲的姿勢,會讓落在下肢的重量不平均,有時初學者會拿枕頭來墊,但枕頭太軟且坐上去後往下陷,不僅無法提供需要的高度,身體也容易為了保持平衡而彎曲、駝背。如果在軟床上坐枕頭,身體更容易後仰或前傾,短時間內就產生不舒服感,有的人乾脆睡覺算了。這樣靜坐冥想的練習也因此中斷,冥想靜坐的習慣也就無從養成,實在可惜。有一小技巧可以改善身體前傾或後仰,就是在盤坐時想像頭頂正中央(頂輪) 的上空有一條線拉着你,你身體隨着向上,這時你的身體自然挺直,久而久之你甚至可以感覺有一股力量打通你的中脈,也更容易進入冥想的狀態(如圖四)。
圖片四:盤坐時想像頭頂上有一條線往上拉從立坐到盤坐
從立坐到盤坐
建議要開始冥想的初學者,可以採取漸進式的方法,從立坐到盤坐(如圖五)。先以立坐姿勢冥想,隨著冥想時間增加,再慢慢降低坐墊高度,讓身體慢慢適應盤坐的姿勢。初學者在練習立坐到盤坐的過程中,也可慢慢增加冥想的時間,當進行盤坐已經不再困難時,你會發現能量更容易收攝到身體,也更容易入定。
無論練習的是哪一種的冥想,別人可能要持續三個月的練習才能達到的進入冥想的狀態,而你透過正確的打坐姿勢,在冥想中獲得最佳的舒適感,比別人更快達到功效,以上都是我週遭初學學生的分享經驗,共勉之。
QUELEA 心到位冥想殿全球最大冥想用品研創中心提供一系列冥想相關用品,許自已一個專屬的神聖空間,請點首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