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何讓自己真正的成長?關鍵在於懂得切換「學習」與「執行」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如何讓自己在意的事情做得更好?

多數人在生活中都希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無論是在職場、家庭、學校或其它領域。但我們也意識到,總是無法在最在意的事情上做得更好,無論我們多努力,這種瓶頸總是一再出現。為什麼?又該如何解決?

愛德華多.布萊斯尼歐在TED上的一場演講《如何讓自己在意的事情做得更好?》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努力工作卻都沒有進步?其實不是只有你會這樣。

本身是教育管理者,也是美國「成長心態(Mindset Works)」管理機構的共同創辦人,愛德華多.布萊斯尼歐,在這場演說中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做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無論是工作、養育孩子或創作興趣方面,也能持續地學習和不斷地進步。

我們花費太多時間在執行狀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有意識地在這兩種狀態中切換:學習狀態和執行狀態。

在學習狀態,我們的技能可以進步。我們透過設計過的活動來提升技能,專注在尚未掌握的事情,這也意味著我們一定會有「失誤」,但也一定能從中學到東西。但在執行狀態,目的是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所以會專注在已經掌握的技能,並把失誤減到最小。

當我們的心態從「嘗試犯錯中來學習」轉變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時,也就是由「學習狀態」切換到「執行狀態」。

很多人無論如何努力都沒辦法有所提高的原因就在於:花費太多時間在執行狀態。這樣會阻礙我們的成長,更諷刺的是,長時間下來也會引響我們的表現。

有效的學習狀態,必須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刻意練習」

研究指出,多數人在某一個領域工作數年後,表現就會達到停滯期,這是因爲一旦人們覺得自己足夠好了、駕輕就熟了,就不會再花時間學習。我們只會關注在如何完成工作和執行業務上,這種思維變得不利於提高技能。

相對地,那些一直處在學習狀態的人們,就會持續地成長。

最好的棋手,大部分的時間並不是在跟別人下棋,而是試圖預測並分析高手們的棋路。下棋是執行狀態,必須拿出最好的表現,鮮少有人在下棋的過程中,嘗試新的棋路。

raw-image

我們可能都花了很多時間在電腦前打字,但卻沒有越打越快,因為這是一種無意識的練習。但是,如果我們每天抽出10–20分鐘,全神貫注地提升打字速度,我們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特別是當我們能找到失誤,並且專注加以練習,這就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刻意練習。

害怕犯錯的高風險環境,讓我們選擇停留在執行狀態

我們在生活中,花很多時間在執行狀態裡是因為:我們常常處在不必要的高風險環境中,而且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

比如說在學校,一個被認定為純粹學習的地方;但是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被灌輸著一種觀念:別人會因為他們犯錯、或表現不好而輕視他們,甚至是失去進入好學校的機會;於是總是緊張兮兮,不願為學習冒必要的風險。

raw-image

老師、家長對正確答案趨之若鶩的態度,無意中讓學生害怕犯錯,而不是勇於試錯、檢視過錯、並從中吸取教訓。又或者,我們只想聽到標準答案,而不是鼓勵學生進行可以學到更多的開拓性思考。

一旦學生的作業、作品都被評定等級、標上分數,最後記錄到期末成績後,它們就起不到練習、試錯、反饋和修正的作用了,我們讓孩子誤以為:學校只是個讓你表現的地方。


如何才能讓自己多花點時間在學習狀態呢?
  1. 要相信並理解我們是可以進步的「成長心態」。
  2. 要在具體的技巧上做改進,並且要有一個目標,需要時間和努力
  3. 必須知道如何提升?要做什麽來提升?不是反覆同樣的練習, 而是循序漸進的練習
  4. 保持在低風險狀態,即使如預期發生了失誤,也不至於影響太大,或是關係重大。走鋼絲的演員,不會在沒有護網的情況下練習新的技巧;運動員並不會在冠軍比賽中,嘗試新的動作。

如果你曾經看過「心流」的概念,應該聯想到兩者是相同的概念。

raw-image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頂尖高手如何持續精進,又能保持輕鬆?我從《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體會到的三件事」中提到過,專業與否,跟你投入多少小時做那件事無關,而是看你在投入時間內下了什麼功夫,把「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投入在這個「恰到好處的壓力點」區域,如果覺得做起來游刃有餘,下次就挑選難一點的挑戰;反之,如果覺得做起來很焦慮或急躁不安,下次就稍微調降難度。

持續在心流區中刻意練習,將「恰到好處的壓力點」區域不斷向右上方推移,就是頂尖高手持續精進、突破極限的訣竅。
但如果我們處在長期高風險狀態下,又該怎麼辦呢?

講者給出了三個建議。

一、在高風險的海洋中, 開闢一塊低風險的島嶼;也就是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喘息的空間。找一位導師或可以信任的同事,和他們分享想法、接受批評,或是隨著專案的進展,舉辦反饋會議。又或者可以抽出時間去閱讀、參加實體或線上課程。

二、進行覆盤的動作,在執行完成後反思如何改進。觀察和模仿專家或是更厲害的人,這些觀察、反思、調整都能讓我們學習到很多。我推薦你可以看看紅面棋王周俊勳的這篇文章《不斷學習更要一直練習──來「覆盤」你的生活吧!

三、透過詢問來降低嘗試的風險。透過詢問未知的問題、徵求意見、分享失誤,並從中汲取教訓,讓彼此知道在哪方面還可以再取得進步。

真正的自信是對不斷學習的展示。如果我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探索、詢問、傾聽、實踐、反思上,而不只是在不斷的做與表現上,會怎麽樣?

如果每個人都有著某些事情可以為之努力、成長呢?我們可以創造更多的低風險環境,讓自己與團隊成員都清楚何時學習?何時表現?如此我們的努力不只有回報,還可以精益求精,讓彼此都有真正的成長。

後記

這篇文章是三年前發表在Medium上的,趁著這次「搬家」到Vocus的機會,也重新檢視了這三年來的實踐與增補了一些文字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助益!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904會員
243內容數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2024/01/20
羅里.薩特蘭(Rory Sutherland)在這本書中分享了在奧美的創意經驗和心得,以及心理奇襲策略和破框思考法則。他主張要跳脫標準答案的思維,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技巧,找出人類的隱性需求和心理邏輯,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4/01/20
羅里.薩特蘭(Rory Sutherland)在這本書中分享了在奧美的創意經驗和心得,以及心理奇襲策略和破框思考法則。他主張要跳脫標準答案的思維,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技巧,找出人類的隱性需求和心理邏輯,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4/01/19
學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和協作完成任務,是在現實職場中很重要的能力。 書本提到了一些觀點,協作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一個偏好獨立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要如何與一位合作型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開發一個新功能?一個協調型的培訓人員,如何和一個獨立型的老師協作改善教學品質?書中的案例或許能幫你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
Thumbnail
2024/01/19
學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和協作完成任務,是在現實職場中很重要的能力。 書本提到了一些觀點,協作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一個偏好獨立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要如何與一位合作型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開發一個新功能?一個協調型的培訓人員,如何和一個獨立型的老師協作改善教學品質?書中的案例或許能幫你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
Thumbnail
2023/12/22
如何做好數據分析?我被詢問這個問題的次數,不亞於如何做好簡報、如何高效產出這類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拆解這個問題,告訴你如何思考與掌握三個關鍵,拿出符合期待、令人滿意的結果。
Thumbnail
2023/12/22
如何做好數據分析?我被詢問這個問題的次數,不亞於如何做好簡報、如何高效產出這類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拆解這個問題,告訴你如何思考與掌握三個關鍵,拿出符合期待、令人滿意的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 能不能做到,都是看習慣。那些貌似天分的事,其實都源自習慣。例如書中提到業務員的態度含讀書成績的高低,那些看起來很像是他們天生就擅長那些事,其實不然,而是因為過去的習慣所致。 接收到的資訊能夠夠收接能夠洗腦自己,即使資訊是假的。不論是從外在接收到的,還是內在告訴自己的,只要資訊反覆出現,便會在潛
Thumbnail
重點 能不能做到,都是看習慣。那些貌似天分的事,其實都源自習慣。例如書中提到業務員的態度含讀書成績的高低,那些看起來很像是他們天生就擅長那些事,其實不然,而是因為過去的習慣所致。 接收到的資訊能夠夠收接能夠洗腦自己,即使資訊是假的。不論是從外在接收到的,還是內在告訴自己的,只要資訊反覆出現,便會在潛
Thumbnail
這本書我把它解讀成維持高效率的方法,為什麼這是重要的議題,你我或許能感受職場充斥各種挑戰,就算你想好好處理手上的工作,但總是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纏著你,如何不要被這些事糾纏,作者提出一些論點可以參考。 我認為這本書的重點 這本書分為三大主題,分別是「成長方程式」、「事前準備」、「驅動使命」,首先來看「成
Thumbnail
這本書我把它解讀成維持高效率的方法,為什麼這是重要的議題,你我或許能感受職場充斥各種挑戰,就算你想好好處理手上的工作,但總是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纏著你,如何不要被這些事糾纏,作者提出一些論點可以參考。 我認為這本書的重點 這本書分為三大主題,分別是「成長方程式」、「事前準備」、「驅動使命」,首先來看「成
Thumbnail
為什麼沒辦法一直進步?為什麼看到成果之後就容易懈怠?我又該怎麼做才能持續進步?這篇文章將會帶你找到答案。
Thumbnail
為什麼沒辦法一直進步?為什麼看到成果之後就容易懈怠?我又該怎麼做才能持續進步?這篇文章將會帶你找到答案。
Thumbnail
這世界有天才嗎?一定有,但只有天才才能創造頂尖嗎?作者不必然這麼認為,不過他也發現到為什麼有些人有某些領域有不可思議的過人表現?一般人能不能達到? 作者認為,當然可以,書中指出,我們對自己的掌控力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只要「投注足夠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練習」。 一、邁向專家之路---要有目標的練習,而有目
Thumbnail
這世界有天才嗎?一定有,但只有天才才能創造頂尖嗎?作者不必然這麼認為,不過他也發現到為什麼有些人有某些領域有不可思議的過人表現?一般人能不能達到? 作者認為,當然可以,書中指出,我們對自己的掌控力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只要「投注足夠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練習」。 一、邁向專家之路---要有目標的練習,而有目
Thumbnail
到了年底,開始訂定明年的年度計劃了嗎?如果你盤點了今年的進展,明明投入了許多努力與資源卻成果不如預期,覺得成長幅度有限。或許是你採用了看似正確卻實際有害的策略。關於自我提升,有五個策略常被推崇、卻又因過度被簡化與誤解,結果成為導致失敗的有毒建議。
Thumbnail
到了年底,開始訂定明年的年度計劃了嗎?如果你盤點了今年的進展,明明投入了許多努力與資源卻成果不如預期,覺得成長幅度有限。或許是你採用了看似正確卻實際有害的策略。關於自我提升,有五個策略常被推崇、卻又因過度被簡化與誤解,結果成為導致失敗的有毒建議。
Thumbnail
《心態致勝》 我們過於重視結果,忽略過程。都是在使定型心態壯大,導致面對挫折與失敗時無法思考改善的方法是甚麼。我們應該學習了解過程,保持學習的熱忱動力,並且學習去讚美成功背後的方法,過程,選擇。而不是成功本身。你必須開始才能改變!你必須開始才能變得厲害!
Thumbnail
《心態致勝》 我們過於重視結果,忽略過程。都是在使定型心態壯大,導致面對挫折與失敗時無法思考改善的方法是甚麼。我們應該學習了解過程,保持學習的熱忱動力,並且學習去讚美成功背後的方法,過程,選擇。而不是成功本身。你必須開始才能改變!你必須開始才能變得厲害!
Thumbnail
如果能有效率地學會一樣新事物,想必對自己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幫助,無論你是要學習語言、技術或是個人興趣都好,能讓自己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喜悅是很重要的事。其實學習一點都不困難,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都蘊藏著共同的本質要領你知道嗎?讓我與你分享4個學習要領,幫助你提升學習效率,成為一位高效學習者。
Thumbnail
如果能有效率地學會一樣新事物,想必對自己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幫助,無論你是要學習語言、技術或是個人興趣都好,能讓自己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喜悅是很重要的事。其實學習一點都不困難,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都蘊藏著共同的本質要領你知道嗎?讓我與你分享4個學習要領,幫助你提升學習效率,成為一位高效學習者。
Thumbnail
成長和發展背後的科學循環週期 如何為巔峰表現及日常生產力做準備 以使命感來提升績效 第一部成長方程式 1.常盛不衰的秘訣 2.善用壓力 3.巧妙的刻意練習 4.更拼命不會更成功 5.現頂尖高手那樣休息 第二部事前準備 6.設計讓身心就位的最適當習慣 7.管理每一天,凡事從簡 第三部 8.超脫自我
Thumbnail
成長和發展背後的科學循環週期 如何為巔峰表現及日常生產力做準備 以使命感來提升績效 第一部成長方程式 1.常盛不衰的秘訣 2.善用壓力 3.巧妙的刻意練習 4.更拼命不會更成功 5.現頂尖高手那樣休息 第二部事前準備 6.設計讓身心就位的最適當習慣 7.管理每一天,凡事從簡 第三部 8.超脫自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