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走向真實的關係:「自我中心」不等於「自私」,但常是孤單的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一隻小白兔到河邊釣魚,結果整天都沒魚兒上鉤,他喪氣的扛著魚竿回家。
第二天小白兔又到河邊釣魚,結果還是都沒魚兒上鉤,他生氣的扛著魚竿回家。
第三天小白兔再到河邊釣魚,這次浮標猛烈搖動,小白兔驚喜萬分,他正要拉起釣竿,一條大魚跳出水面,對他說:「是怎樣?你要是再拿紅蘿蔔來釣魚,我就扁你。」
上述笑話是說人們常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套用他人身上,卻沒有考慮他人想要的和我們不一樣,這叫做「自我中心觀點」。

「自我中心」不是「自私」

上述笑話是說人們常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套用他人身上,卻沒有考慮他人想要的和我們不一樣,這叫做「自我中心觀點」。
「自我中心觀點」判斷的資訊依據全來自當事人內在經驗,不求證他人。在人際社交裡,「自我中心」並不受歡迎,幾乎等同「自以為是」、「你說了算?」、「自私」的同義詞,會認為你明明可以顧慮他人感受卻不去做的意思。
不過「自我中心觀點」與「自私」並不相同。「自私」是以自己的利益為考量,以「做這件事或這樣反應是否對我有益?」而決定。人自私理所當然,是生存本能,「自私」之所以被嫌惡,是因為自私的人只看見自己利益、傷害他人權益,自私的人逾越了該有的份際和界線,他不管別人死活,他好就好。
「自我中心觀點」沒有這意圖,他並沒有不管別人,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這個人判斷過程是封閉的,他只憑他知道的事就覺得是全部。譬如「你會不會覺得自己老是被問路呢?是不是你有什麼特殊魅力,所以問路的都喜歡找你?」並不是,事實上,問路的人挑選對象有諸多原因,然你會這麼以為是因為「你只計算到『你被問路』的數據」,並沒有觀看全局或參考他人也被問路的機率,你只用了「你以為你知道的就是全部」的觀點來判斷,這類被侷限的視野就是「自我中心觀點」。依此類推,自我中心觀點的人並非自私不顧慮他人,他仍會照顧需要的人,但卻用「自以為對他好」的方式,例如父母對孩子的約束。
人際溝通之所以複雜,是因為要考慮雙方或多方觀點與訊息交流,再加上禮節與客套,因素太多,自我中心觀點的人無法判斷,為此常被罵,他潛意識害怕溝通,後來乾脆自以為是認定與解釋、自己決定。完形心理學認為,當訊息不足時,人們會自動腦補,用腦裡既存的內容去完整那件事、賦予意義,例如:「『他不吭聲』就是不要了吧,算了,我還是自己走開以免自討沒趣」。
這多是因為「害怕溝通」而「乾脆不溝通」所產生,不懂對方是真心或假意,乾脆連問對方的動作都省了,乾脆只抓事情的可見性,推理對方狀態,依自己觀點認定、決定,結果多是誤解對方、也被誤解,像小白兔一樣,還傷心怎麼徒勞無功呢。自我中心觀點在人際關係裡常會誤判情勢、過度解釋,不了解對方此時此刻是否同意或需要而擅自行動,他們雖不是自私,然行為結果兩者雷同,繼而給人白目、冷漠、霸道或很現實的印象。

自我中心的人會越來越封閉

會以自我中心觀點處世的人,有可能是家庭關係或童年經驗曾被漠視、被疏忽照顧,或曾被朋友背叛傷害,有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因而習慣「只信任自己」,不再溝通;另一種則是被寵大的孩子,自戀心理也會產生自我中心。
害怕溝通的人,他心裡其實也想和別人建立關係,然不懂別人是怎麼想的(除非對方直白告知),他不好意思詢問(怕被拒絕,且無法處理被拒絕的受傷),於是自我中心斷定對方需要什麼,並以此根據行動。他以為這樣是人際互動,其實只是單向的行為而已,他認為自己為對方付出很多,對方卻不知感恩地不為所動,在挫敗和生氣後,再次進入自我中心的封閉解釋,得出「反正這世界上就是沒人接受我」的結論,最後更退縮、更被動,更感到孤單。
自我中心的人雖然不是自私,但生活上沒有互動對象,久了也會覺得孤單、枯燥、無趣,會發展兩種極端,第一類:對生活完全失去興趣,憂鬱低落,這很容易被發現異狀。第二類:放棄跟人的接觸,將精力轉移至「事情」(這是他比較理解與控制的),學習能力很強,不斷挑戰新事物,然一旦停下來後仍受孤單之苦,這部分則不太容易被覺察,而被誤以為孤僻性格。其實做自己並沒有問題,不過人是群居性的,就像電影《浩劫求生》中主角順利在荒島求生,滿足生理面後,精神面還是需要一顆類似人臉的排球威爾森與他對話,產生連結。
圖/YouTube

解方:調整溝通法

自我中心觀點並不是自私,然人一旦被誤解,很容易就此賭氣,更加封閉,害怕溝通,形成封閉與孤單的循環,如果你看了文章,覺得自己是這樣的人,請接納自己目前的狀態,就如前面所說,事出必有因,不必怪罪或否定,而現在的你強壯多了,可以重新面對溝通方法,再試著調整看看。
1.情感面:探索過去害怕溝通的原因。
先從回憶裡探索,那是相對安全的。試著回想過去重要事件中的關係與情緒,是什麼阻礙了你的溝通?害怕什麼?理解它,就能減少恐懼,找出因果,就有方向改善。
2.認知面:記得詢問對方感受。
重新審視自己是怎麼接受與解讀他人發出的訊息,是根據什麼線索,這資料又是客觀解讀還是自己揣測較多,如果是後者,練習收到資訊後先在內心喊「停」,不要急著判斷,再多問對方幾句、多等待一刻以收集較完整的內容。自我中心的人判斷與做決定是沒有問題的,調整的只是收集資訊的方式。

TIP:萬用句--『你覺得呢?』

溝通時只要擅用「你覺得呢?」問句,就能收集到對方的想法,資訊多了就能減少自我中心觀點的過快認定。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0會員
203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本書是我被別人硬拖去逛家樂福時偶然看到的,它就擺在8折的櫃子上,心理學出的書有幾千本甚至更多,但一樣類型的非常多,有時候都不知道誰抄誰的,當初我看封面還以為這本也一樣,但當我拿起來打算翻個幾頁時,沒想到竟然是用漫畫做的,我在之前根本沒想過還有這種寫法@@ 就興沖沖的把它買回家了
Thumbnail
你想要與重視的人經營具有「超凡關係」的深厚連結,讓關係更加深厚嗎? 本書以史丹佛大學連開了50年的傳奇課程「Interpersonal Dynamics 人際動力學」為基礎,點出人際關係中的各種情境,與經常發生的問題與解法,幫助讀者面對人與人相處常會遇到的衝突、挑戰、考驗,讓關係更進一步。
Thumbnail
自橫山家之味十年後,是枝裕和首度執導了法國劇情片,由重量級演員凱薩琳丹尼芙與茱麗葉畢諾許在“真實”(The Truth)一片中擔綱演出母女,情節是導演擅長的解構家庭風貌,拆解家,家人,家人關係。除卻層次更加豐富外,劇本更
Thumbnail
你有幾個好朋友呢? 有幾個能傾吐心聲、真實表達、講真話的好朋友。 實驗到「真實的關係」前,我有很多很多很多朋友。 FB顯示我有800多個朋友,LINE裡面我有無數的群組,也有群一起學習的夥伴,我們幾乎天天見到,時常一起用餐一起工作,但以上那個問題,我可能頂多只有一位比較常常在吐訴心聲。但還是時常帶
Thumbnail
我們即使生活範圍再小,也一定會和其他人碰到,或多或少需要互動和相處。然而,不是每段關係都會讓我們覺得相處愉快;在人際關係的問題上,最常出現的就是爭執、拉扯和無法溝通。 從原生家庭的家人關係、同儕朋友關係,再到職場的同事夥伴關係,特別是最親近的伴侶、親子關係,都免不了必須溝通、理解、接收、回應……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當的複雜,個體心理學創始者阿德勒就說過:「人的生活問題,就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所謂的人際關係,包括我們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求學時期的同儕友伴關係、職場的就業關係,再到我們成年後的親密伴侶關係和親子關係;可說是貫穿我們一生,無所不在的生命課題....
Thumbnail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本書是我被別人硬拖去逛家樂福時偶然看到的,它就擺在8折的櫃子上,心理學出的書有幾千本甚至更多,但一樣類型的非常多,有時候都不知道誰抄誰的,當初我看封面還以為這本也一樣,但當我拿起來打算翻個幾頁時,沒想到竟然是用漫畫做的,我在之前根本沒想過還有這種寫法@@ 就興沖沖的把它買回家了
Thumbnail
你想要與重視的人經營具有「超凡關係」的深厚連結,讓關係更加深厚嗎? 本書以史丹佛大學連開了50年的傳奇課程「Interpersonal Dynamics 人際動力學」為基礎,點出人際關係中的各種情境,與經常發生的問題與解法,幫助讀者面對人與人相處常會遇到的衝突、挑戰、考驗,讓關係更進一步。
Thumbnail
自橫山家之味十年後,是枝裕和首度執導了法國劇情片,由重量級演員凱薩琳丹尼芙與茱麗葉畢諾許在“真實”(The Truth)一片中擔綱演出母女,情節是導演擅長的解構家庭風貌,拆解家,家人,家人關係。除卻層次更加豐富外,劇本更
Thumbnail
你有幾個好朋友呢? 有幾個能傾吐心聲、真實表達、講真話的好朋友。 實驗到「真實的關係」前,我有很多很多很多朋友。 FB顯示我有800多個朋友,LINE裡面我有無數的群組,也有群一起學習的夥伴,我們幾乎天天見到,時常一起用餐一起工作,但以上那個問題,我可能頂多只有一位比較常常在吐訴心聲。但還是時常帶
Thumbnail
我們即使生活範圍再小,也一定會和其他人碰到,或多或少需要互動和相處。然而,不是每段關係都會讓我們覺得相處愉快;在人際關係的問題上,最常出現的就是爭執、拉扯和無法溝通。 從原生家庭的家人關係、同儕朋友關係,再到職場的同事夥伴關係,特別是最親近的伴侶、親子關係,都免不了必須溝通、理解、接收、回應……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當的複雜,個體心理學創始者阿德勒就說過:「人的生活問題,就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所謂的人際關係,包括我們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求學時期的同儕友伴關係、職場的就業關係,再到我們成年後的親密伴侶關係和親子關係;可說是貫穿我們一生,無所不在的生命課題....
Thumbnail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