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的藝術(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一篇文章主要是提及別人或物品怎麼陪伴自己,這一篇文章就要討論到「自己怎麼陪伴自己」了。如果你常在家庭、友誼、感情關係中,感受到對方給自己的陪伴還不夠,但同時又怕自己造成對方太多壓力,想要學習怎樣自己處理自己的需求跟情緒,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有些心理師會說:可以在生活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藉此來度過獨處時光,比如: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為自己沖泡一杯喜歡的飲品。我也會這樣跟我的個案說,但除了以上簡單的作法,我想到陪伴自己,還可以拓展成更廣的概念與原則,若你能參考以下概念跟原則設計自己的生活,就能讓陪伴自己的時光更美好也更有品質。



《原則一》為自己設計想過的一天。

休假來了,提早為自己安排休假的時間。可以把一半的休假時間讓親友陪伴,一半的時間讓給自己陪伴自己。假如休假是兩天,可以抽出一天的時間留給自己,好好規劃一下: 我想去哪裡呢?我有什麼很想做的事還沒嘗試過嗎?有什麼事是我可以為自己做的呢?規劃上還可以考量:幾點起床?幾點就寢?中間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有多少?這邊建議盡量以規律作息、三餐定時定量為原則,但當然,平常太過嚴謹的你,偶爾放縱自己一天睡到自然醒,偶一為之是可以允許的。

在這天當中,穿自己覺得好看、舒服的衣服,吃自己想吃的東西,待在舒適的地方。最後,過完自己想過的一天之後,感謝自己為自己安排這樣的一天。你可以跟自己說:「謝謝你!謝謝你為自己精心設計這樣美好的一天,完成了之前一直想做卻還沒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你好重視自己、好愛自己,一個人過,也能讓自己好好過。」


《原則二》享受一個人時的每種感受。

在獨自享用美食時,就用心品嘗,細細感受食物美妙的滋味在哪裡?獨自淋浴時,感受一下溫水淋到身上的溫度,洗頭的時候也享受自己幫自己按摩頭皮的力道與觸感;在一個人散步、快走或慢跑時,就盡情享受微風輕拂過身體的舒爽;一個人看喜歡的書時,就細細咀嚼文字的意涵,享受字裡行間帶來的共鳴;一個人輕旅行時,就恣意享受自己安排的行程,以及一路上看到的風景。

提醒你可以適時拍照留念,拍你享用的美食,拍你幫自己添購的沐浴小物,自拍運動時容光煥發的神情,拍下喜歡的書的封皮,拍下旅行間行經的風景,更能幫助你紀念當下獨處的美好時光,更顯得生活有儀式感。

讓日常成為「生活」,而不僅僅是「生存」。


《原則三》找到可以長期陪伴自己的興趣或事物。

有些憂鬱症的人,是用床來陪伴自己,可能好幾天都不下床,因為床的溫暖讓他覺得自己被保護;有些不曉得怎麼跟人相處的人,會浸泡在網路聊天室、交友軟體、線上遊戲中,或使用各種3C產品來陪伴自己,讓自己稍微感受到一點連結;有菸癮、酒癮或毒癮的人,是把菸、酒或毒品當成陪伴自己的好朋友,只要使用,就感覺可以暫時忘卻人世間的煩惱;感到空虛的人,可能會以食物來填補自己的空洞,有時可能吃到過量,才覺得有滿足感。

以上事物或嗜好,若長期用以陪伴自己,多少會造成一些身心損害。

建議不妨以運動、參與文藝活動、飼養寵物、投入園藝等方式替代,以身體活動、文學、藝術、歌曲、影劇、寵物、植物等事物來陪伴自己,更能長期投注心力又不過度耗損自己,同時兼顧滋養身心、宣洩情緒的功效。

如果不想出門也不太想動,至少可以拿支筆自由地書寫、塗鴉出現在的心情,或者用手機簡單打字紀錄感受。書寫或塗鴉、打字的頻率可以隨時隨地,你可以一天好幾次,或隔好幾天一次,用文字、繪畫陪伴自己。如果連書寫、塗鴉都嫌費力,就為自己找一首符合當下心情的歌,播給自己聽,讓音樂陪伴自己!或者文青一點,找一款喜歡的精油或護手霜,塗抹在肌膚上,或點燃薰香,讓氣味陪伴你,療癒自己一下!


  以上原則,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一兩種自由運用,為生活增添一些樂趣。若你有其他好點子,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陪伴自己,也歡迎在此留言,提供廣大網友們參閱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70會員
288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從3月以來,每天都過著心神不寧的日子 孩子的狀況、工作的壓力、還有來自內心的很多種種想要向外湧出的力量 一時之間,腦中好混亂,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怎麼做? 晚上,遇到好友,我說: 我能負能量一下嗎? 他說有何不可,就靜靜的承接著 在這個過程裡,說著說著,就慢慢有些想法、方法、做法浮現出來了 我得先把自
Thumbnail
從3月以來,每天都過著心神不寧的日子 孩子的狀況、工作的壓力、還有來自內心的很多種種想要向外湧出的力量 一時之間,腦中好混亂,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怎麼做? 晚上,遇到好友,我說: 我能負能量一下嗎? 他說有何不可,就靜靜的承接著 在這個過程裡,說著說著,就慢慢有些想法、方法、做法浮現出來了 我得先把自
Thumbnail
之所以要學習陪伴自己的重要理由,就是在挫敗、低落、難受的時刻,如同下雨時為自己撐一把傘,不至於全身濕透。
Thumbnail
之所以要學習陪伴自己的重要理由,就是在挫敗、低落、難受的時刻,如同下雨時為自己撐一把傘,不至於全身濕透。
Thumbnail
人生角色有2爻的人,例如:2/4,2/5,4/6,5/2,6/2,通常需要透過獨處獲得成長養分,如果能為自己安排一段屬於自己的時光,與自己共處,是很美好又健康的一件事。如果連續假期沒有被排的滿滿的,好事! 把所知道的所謂健康作息拋到九霄雲外,感受身體的需要,想吃的時候用餐,按照精神狀態入眠,放下所謂
Thumbnail
人生角色有2爻的人,例如:2/4,2/5,4/6,5/2,6/2,通常需要透過獨處獲得成長養分,如果能為自己安排一段屬於自己的時光,與自己共處,是很美好又健康的一件事。如果連續假期沒有被排的滿滿的,好事! 把所知道的所謂健康作息拋到九霄雲外,感受身體的需要,想吃的時候用餐,按照精神狀態入眠,放下所謂
Thumbnail
傾聽之路/陪傷心的人聊聊 一次很快地略讀過了兩本關於傾聽的書,但卻是著重在不同方向。「傾聽之路」是藉由傾聽來關注自己、覺察自己的所有想法,而「陪傷心的人聊聊」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周遭的人心情不好,能夠運用的一些傾聽他人的心態與方法,是英國生命線-撒瑪利亞會發表的志工訓練手冊。 傾聽-關於療癒自己
Thumbnail
傾聽之路/陪傷心的人聊聊 一次很快地略讀過了兩本關於傾聽的書,但卻是著重在不同方向。「傾聽之路」是藉由傾聽來關注自己、覺察自己的所有想法,而「陪傷心的人聊聊」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周遭的人心情不好,能夠運用的一些傾聽他人的心態與方法,是英國生命線-撒瑪利亞會發表的志工訓練手冊。 傾聽-關於療癒自己
Thumbnail
生活中的儀式感並非做作,而是慢下腳步療癒自己的方式。 以前我是個超級工作狂,所有時間都必須得填滿,對當時的我而言,生活中留有空白會有罪惡感,浪費時間的罪惡感。 雖然目前依然閒不下來,但在這一年來逐漸摸索出慢生活的步調,願意挪出一些時間來療癒、放鬆自己。 以下分享我想治癒自己時,會做的10件事!
Thumbnail
生活中的儀式感並非做作,而是慢下腳步療癒自己的方式。 以前我是個超級工作狂,所有時間都必須得填滿,對當時的我而言,生活中留有空白會有罪惡感,浪費時間的罪惡感。 雖然目前依然閒不下來,但在這一年來逐漸摸索出慢生活的步調,願意挪出一些時間來療癒、放鬆自己。 以下分享我想治癒自己時,會做的10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