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兒童引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跟隨兒童引導是互動的基礎,因為由孩子自己選擇的活動,孩子參加的品質會比大人幫忙選擇來得好,而且讓孩子更能有機會自己主動引發互動。

█如果可以,請讓兒童選擇活動

特別是小小孩,讓孩子有探索的時間,孩子能夠思考要選擇哪個玩具,就多了動腦的時間與機會。
即便孩子可能很快地失去興趣,改玩下一個玩具,我們也要耐住性子,跟著改玩下一個。
當你對於後面單元的技巧更為熟練之後,你就可以影響孩子活動的持續時間,而不用命令或者用教導的老方法讓孩子失去興趣。

█請保持跟孩子面對面

眼神接觸是很重要的成分,它不僅跟注意力有關,也是互動參與的基礎。你要成為孩子活動的一部分,才有可能引導跟互動。如果孩子沒看到你,或者你不在他視線範圍內,他可能就察覺不到你的存在,或者沒有把你當成互動的一部分,只注意自己和眼前的玩具。

█加入孩子的遊戲

要注意一點,沒有所謂「正確的」玩法,所以請抓住自己的手跟忍住不要教導。
你可以透過
  1. 給予協助(孩子在玩積木,你幫忙拿,或者跟著放積木)
  2. 加入變化(孩子在玩車,你放個玩偶在車上)
類似這樣的方式參與,讓孩子喜歡遊戲的經驗,而你是這經驗的一部份。

█描述遊戲但不要問問題或要求

問問題或者要求會奪走遊戲的主導權
所以請讓互動停留在描述或者感想階段
「你在玩OO」「你在用積木蓋高高」「這個看起來好好玩」「你玩得很開心」
「你比較喜歡這個顏色的車」

█等孩子互動或溝通

如果上面的動作你都做了,孩子是不是也有反應?
他發現你加入他的遊戲了?他的反應是什麼?
是看你、有手勢、發生,還是離開不玩了?
這些反應都叫做自發性反應,是溝通的雛形。
對於父母最大的困難在於要忍住不要預期孩子需要什麼,問他要什麼?
還有克制自己不要告訴他接下來要做什麼。
孩子自己開啟的活動跟反應,才能增加孩子的注意力與動機。

█保持敏感,不要害怕

孩子在遊戲或者活動中可能會有拒絕、退縮或者挫折的反應,但身為父母此時不要害怕退縮,因為生氣抗議也是一種互動。
辨識跟思考原因,不要放棄互動,或許試著用別的方式加入
  • 孩子不想要你把積木放在他的作品上,就改成遞給他材料
  • 孩子不想要你靠近,你就在旁邊拿同樣的玩具自己玩
加入跟互動的方法不會只有一種,孩子也從你身上學習這樣技巧
未來他不能加入別人遊戲的時候,也會用得上

█依然要有底線

儘管之前都強調要跟隨孩子引導,但是不能期待孩子自己懂分寸,所以最後的底線跟規則我們還是要說清楚跟徹底堅持。
  1. 不能破壞東西
  2. 不能傷害自己或別人
這兩項是我會強調的堅持,如果發生的時候遊戲會暫停,造成問題的玩具或物品會拿走。
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任何的互動都是一種好互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各種教養相關的內容會在本專題中按照類別分類,方便大家查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孩子的發展能力有快有慢,如果你懷疑或發現孩子的發展速度較慢 以下的文章會介紹要如何互動,來讓孩子發揮應有的能力 大致上都會以遊戲和生活中穿插的方式進行,不需要特別的教具或材料 文章分成 跟隨兒童引導 模仿兒童 誇張化 示範與擴展語言 干擾 均衡輪流 誘發溝通 整理
孩子的發展能力有快有慢,如果你懷疑或發現孩子的發展速度較慢 以下的文章會介紹要如何互動,來讓孩子發揮應有的能力 大致上都會以遊戲和生活中穿插的方式進行,不需要特別的教具或材料 文章分成 跟隨兒童引導 模仿兒童 誇張化 示範與擴展語言 干擾 均衡輪流 誘發溝通 整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孩子在遊戲或功課時經常缺乏專注力嗎?這篇文章將分享5個爸媽教養魔法棒,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包括運動、遊戲、生活中的刺激、說故事以及做功課或聽故事前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在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會出現的與朋友玩遊戲的方式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孩子在該階段交朋友的狀況,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長開始介入,所謂的介入,絕對不是直接幫孩子找朋友!擁有朋友這件事不會是一個階段性,而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的,是如何與他人當朋友、用什麼技巧、如何持續擁有正向的朋友關係。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走進玩具店,孩子的眼睛閃閃發亮,口中不斷說出「我想要!」聽起來挑戰重重,但這其實是黃金教育時機! 透過聆聽和引導,我們不只是回應他們的需求,更是在教導孩子如何思考、選擇,並理解價值。從肯定孩子的選擇開始,到引導他們深思熟慮,這一切都是在為孩子裝備人生必備的智慧和責任感。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如何在
Thumbnail
真的放手讓孩子自主決定,這種主動性是有效學習的基礎,尤其孩子中學到大學這個階段,真的是成長學習最迅速的時候,只要有動機,在各個方面進步的速度是令人吃驚的,從一次次的旅行中,看到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就放心讓孩子單飛了!
Thumbnail
拼圖活動是培養孩子手眼協調和認知發展的理想方式。由2片到200片都是幼兒階段可以挑戰的片數,家長應根據孩子年齡引導,先由簡單片數開始,透過互動引導,培養孩子對拼圖的興趣和自信心,同時提升專注力,培養解決問題的全面發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孩子在遊戲或功課時經常缺乏專注力嗎?這篇文章將分享5個爸媽教養魔法棒,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包括運動、遊戲、生活中的刺激、說故事以及做功課或聽故事前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在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會出現的與朋友玩遊戲的方式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孩子在該階段交朋友的狀況,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長開始介入,所謂的介入,絕對不是直接幫孩子找朋友!擁有朋友這件事不會是一個階段性,而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的,是如何與他人當朋友、用什麼技巧、如何持續擁有正向的朋友關係。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走進玩具店,孩子的眼睛閃閃發亮,口中不斷說出「我想要!」聽起來挑戰重重,但這其實是黃金教育時機! 透過聆聽和引導,我們不只是回應他們的需求,更是在教導孩子如何思考、選擇,並理解價值。從肯定孩子的選擇開始,到引導他們深思熟慮,這一切都是在為孩子裝備人生必備的智慧和責任感。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如何在
Thumbnail
真的放手讓孩子自主決定,這種主動性是有效學習的基礎,尤其孩子中學到大學這個階段,真的是成長學習最迅速的時候,只要有動機,在各個方面進步的速度是令人吃驚的,從一次次的旅行中,看到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就放心讓孩子單飛了!
Thumbnail
拼圖活動是培養孩子手眼協調和認知發展的理想方式。由2片到200片都是幼兒階段可以挑戰的片數,家長應根據孩子年齡引導,先由簡單片數開始,透過互動引導,培養孩子對拼圖的興趣和自信心,同時提升專注力,培養解決問題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