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第二 093

更新於 2022/05/1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1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
種樹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
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
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
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道也。
【演蓮法師譯文】
靈源禪師說:用磨石去磨各種器物,雖然看不見磨石在消損,但日積月累,總有被磨光的時節。又如種植果樹飼養家畜,雖然看不見在增長,但經過一段時日,就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已長大了。
我們做人能夠不斷積德行善,雖然一時看不到有什麼好處,但終必能得到真實受用。至於棄義背理的人,雖然在目前看不到他有什麼惡報,然而天理昭彰,多行不義必自斃。
學道的人果能牢記這段話,不以善小而不修,不以惡小而不戒,努力積功累德,將來必成大器,流芳百世,這是千古不易的定論。
良因贊曰:
惡業如同磨刀石,雖不斷地侵蝕而不見其損。
善業則如同種樹,雖不斷地成長而不見其壯。
所以要對因果之理產生信心,並因此積極的斷惡修善,就不能只靠過去的經驗;
更要透過經論的聞思,才能生起堅定的信解。
如《楞嚴經》所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因此聞法、受持法義是非常的重要,解行不可偏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4.11.20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佛鑒曰: 凡接東山師兄書,未嘗言世諦事,惟丁寧忘軀宏道,誘掖後來而已。 近得書云:諸莊旱損我總不憂,只憂禪家無眼。 今夏百餘人,室中舉個狗子無佛性話,無一人會得,此可為憂。 至哉斯言!與憂院門不辦,怕官人嫌責,慮聲位不揚, 恐徒屬不盛者,實天壤矣。
2014.11.19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黃太史曰: 古人云,抱火措於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 此誠喻安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 夫人平居燕處,罕以生死禍患為慮。 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救之,終莫能濟矣。 《筆帖》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一、忘失正法;
2014.11.18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長靈卓①和尚曰:道之行固自有時。 昔慈明放意于荊楚間,含恥忍垢,見者忽之。慈明笑而已。 有問其故,對曰:連城②與瓦礫相觸,予固知不勝矣。 逮見神鼎③後,譽播叢林,終起臨濟之道。 嗟乎!道與時也,苟可強乎? 《筆帖》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4.11.17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清和尚住舒州太平。每見佛眼臨眾周密,不甚失事。因問其要。 佛眼曰:用事甯失於寬,勿失於急。甯失於略,勿失於詳。 急則不可救,詳則無所容。當持之于中道, 待之以含緩,庶幾為臨眾行事之法也。 《拾遺》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自利利人是一條漫長無涯之路,
2014.11.13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靈源好閱經史,食息未嘗少憩,僅能背諷乃止。 晦堂因呵之。 靈源曰:嘗聞用力多者收功遠。 故黃太史①魯直曰:清兄好學,如饑渴之嗜飲食。 視利養紛華若臭惡。蓋其誠心自然,非特爾也。 《贅疣集》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4.11.12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予昔同靈源①侍晦堂于章江寺。 靈源一日與二僧入城,至晚方歸。晦堂因問今日何往? 靈源曰:適往大寧來。 時死心②在旁,厲聲呵曰:參禪欲脫生死,發言先要誠實,清兄何得妄語? 靈源面熱不敢對。自爾不入城郭,不妄發言。 予固知靈源死心,皆良器也。 《日涉記》
2014.11.20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佛鑒曰: 凡接東山師兄書,未嘗言世諦事,惟丁寧忘軀宏道,誘掖後來而已。 近得書云:諸莊旱損我總不憂,只憂禪家無眼。 今夏百餘人,室中舉個狗子無佛性話,無一人會得,此可為憂。 至哉斯言!與憂院門不辦,怕官人嫌責,慮聲位不揚, 恐徒屬不盛者,實天壤矣。
2014.11.19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黃太史曰: 古人云,抱火措於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 此誠喻安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 夫人平居燕處,罕以生死禍患為慮。 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救之,終莫能濟矣。 《筆帖》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一、忘失正法;
2014.11.18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長靈卓①和尚曰:道之行固自有時。 昔慈明放意于荊楚間,含恥忍垢,見者忽之。慈明笑而已。 有問其故,對曰:連城②與瓦礫相觸,予固知不勝矣。 逮見神鼎③後,譽播叢林,終起臨濟之道。 嗟乎!道與時也,苟可強乎? 《筆帖》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4.11.17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清和尚住舒州太平。每見佛眼臨眾周密,不甚失事。因問其要。 佛眼曰:用事甯失於寬,勿失於急。甯失於略,勿失於詳。 急則不可救,詳則無所容。當持之于中道, 待之以含緩,庶幾為臨眾行事之法也。 《拾遺》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自利利人是一條漫長無涯之路,
2014.11.13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靈源好閱經史,食息未嘗少憩,僅能背諷乃止。 晦堂因呵之。 靈源曰:嘗聞用力多者收功遠。 故黃太史①魯直曰:清兄好學,如饑渴之嗜飲食。 視利養紛華若臭惡。蓋其誠心自然,非特爾也。 《贅疣集》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4.11.12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予昔同靈源①侍晦堂于章江寺。 靈源一日與二僧入城,至晚方歸。晦堂因問今日何往? 靈源曰:適往大寧來。 時死心②在旁,厲聲呵曰:參禪欲脫生死,發言先要誠實,清兄何得妄語? 靈源面熱不敢對。自爾不入城郭,不妄發言。 予固知靈源死心,皆良器也。 《日涉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梁寒衣 惡,固然是一種盲目。執取善,將是另一種盲目,另一種危險。偶爾有時,它所激起的反作用力,將抵消、拂拭了一切善行。 使行者陷入另一端的苦、惑。這是為什麼佛陀以為,唯有除去兩端的執取、無動、無染,心,始能真正平寧平和。   《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將「修行」比喻作「煉金」—
另外,這故事告訴我們:要知過能改,不要只是憂悔過去所造的惡業,更要積極地改過,而且不要再犯。就像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面有一個很好的譬喻,「已生惡令速斷,猶如除毒蛇」,我們已經知道自己身口意的惡,要趕快斷除,就好像被毒蛇咬了要趕快處置一樣,再慢慢來就沒命了。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導讀:   【罪業】: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罪業之本性稱為罪性,罪性本空。依罪業而感之苦果稱為罪報,《無量壽經》曰:「罪
Thumbnail
廣泛的十善,猶如良田,長養一切善行。 戒律猶如強勁的不老松,高高挺立於生命的原野, 頭頂星辰,根深於大地。 我們的生命,沐浴行善、律己的德光, 每天都珍貴無比! 請善待這值遇了教法的美好的自己!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梁寒衣 惡,固然是一種盲目。執取善,將是另一種盲目,另一種危險。偶爾有時,它所激起的反作用力,將抵消、拂拭了一切善行。 使行者陷入另一端的苦、惑。這是為什麼佛陀以為,唯有除去兩端的執取、無動、無染,心,始能真正平寧平和。   《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將「修行」比喻作「煉金」—
另外,這故事告訴我們:要知過能改,不要只是憂悔過去所造的惡業,更要積極地改過,而且不要再犯。就像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面有一個很好的譬喻,「已生惡令速斷,猶如除毒蛇」,我們已經知道自己身口意的惡,要趕快斷除,就好像被毒蛇咬了要趕快處置一樣,再慢慢來就沒命了。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導讀:   【罪業】: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罪業之本性稱為罪性,罪性本空。依罪業而感之苦果稱為罪報,《無量壽經》曰:「罪
Thumbnail
廣泛的十善,猶如良田,長養一切善行。 戒律猶如強勁的不老松,高高挺立於生命的原野, 頭頂星辰,根深於大地。 我們的生命,沐浴行善、律己的德光, 每天都珍貴無比! 請善待這值遇了教法的美好的自己!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