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反應,是思想的結果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當一個事件發生,會先經由大腦的思考,再轉換成自己的情緒。舉個例子,小明走在路上,被別人不小心撞到,沒什麼受傷,可以說是稍微碰到,這時候,可以想像小明會有幾種反應。

1.不在意:這點小碰撞,走在路上,稍微撞到都是正常的,沒關係
2.很生氣:今天已經很不順了,連路人都來找我麻煩,是不是看我好欺負?

明明都是同樣的事情,最後的情緒卻是不同,原因就是看你怎麼思考。就好像一件事情,一百種人看,會有一百種想法,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不能說誰的想法是最好的,但可以自己想想,自己想要成為哪種想法的人,是要成為對所有事情都斤斤計較的人?還是充滿包容與愛的人?

而要成為那種人,不可能說改就改,我覺得思想就像是公式,我的公式是A,丟什麼東西進來,都經由A的轉換,成為自己的結果,順序都是這樣,不可能跳過公式,直接得到結果。

所以這時最簡單的方法,是去參考一位,覺得對方想法還不錯的人。比如同樣一件事情發生,我的感受很差很失落,但對方覺得沒什麼;因為通常人都不會想要有負面情緒,所以我很羨慕對方沒有,那我就會去問他,為什麼這件事情發生,你會覺得沒什麼?你是怎麼想的?

這時候,如果對方是一位擅長表達的人,那我就得到了他的公式,能產生我想要結果的公式。最後,就是看我如何參考他的公式,調整自己的公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豪人生的沙龍
6會員
116內容數
去做吧!去讓自己有一個不後悔的人生!
自豪人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這篇文章探討人生選擇的迷惘,並點出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需自行摸索。文章以考試為喻,強調人生的答案需自己尋找,並以情緒作為評斷方向是否正確的依據。
Thumbnail
2025/04/21
這篇文章探討人生選擇的迷惘,並點出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需自行摸索。文章以考試為喻,強調人生的答案需自己尋找,並以情緒作為評斷方向是否正確的依據。
Thumbnail
2025/04/09
每個人在生活中會經歷無數事件,而各項事情又會延伸出無限的選項,我們應該都要建立自己的原則,好幫助自己省下煩惱的時間,猶如快速通關的捷徑,直達自己的最終決策。
Thumbnail
2025/04/09
每個人在生活中會經歷無數事件,而各項事情又會延伸出無限的選項,我們應該都要建立自己的原則,好幫助自己省下煩惱的時間,猶如快速通關的捷徑,直達自己的最終決策。
Thumbnail
2025/04/06
追求效率導致身心俱疲?本文分享如何真正休息,擺脫過勞,並強調親身體驗的重要性。從運動、閱讀到遠離螢幕,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找到適合自己的休息方式才能有效舒緩壓力,提升效率。
Thumbnail
2025/04/06
追求效率導致身心俱疲?本文分享如何真正休息,擺脫過勞,並強調親身體驗的重要性。從運動、閱讀到遠離螢幕,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找到適合自己的休息方式才能有效舒緩壓力,提升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擁抱自己,從看見情緒開始 ~ 用最簡單的文字讓你了解情緒、心情、感情的差異
Thumbnail
擁抱自己,從看見情緒開始 ~ 用最簡單的文字讓你了解情緒、心情、感情的差異
Thumbnail
當一個事件發生,會先經由大腦的思考,再轉換成自己的情緒。舉個例子,小明走在路上,被別人不小心撞到,沒什麼受傷,可以說是稍微碰到,這時候,可以想像小明會有幾種反應。 這時候,如果對方是一位擅長表達的人,那我就得到了他的公式,能產生我想要結果的公式。最後,就是看我如何參考他的公式,調整自己的公式。
Thumbnail
當一個事件發生,會先經由大腦的思考,再轉換成自己的情緒。舉個例子,小明走在路上,被別人不小心撞到,沒什麼受傷,可以說是稍微碰到,這時候,可以想像小明會有幾種反應。 這時候,如果對方是一位擅長表達的人,那我就得到了他的公式,能產生我想要結果的公式。最後,就是看我如何參考他的公式,調整自己的公式。
Thumbnail
0305下午場/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我們全都涉入世界事件裡/老師:王怡仁 情緒何來?來自自己的信念跟認知!!!從心裡來的。 身心靈老師:老娘先快樂,你們其他人再說。
Thumbnail
0305下午場/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我們全都涉入世界事件裡/老師:王怡仁 情緒何來?來自自己的信念跟認知!!!從心裡來的。 身心靈老師:老娘先快樂,你們其他人再說。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們常做一種事,就是「與其受人擺佈,不如先發制人地塑造好自己熟悉的角色及情境,然後照舊演,產生熟悉但可接受的挫敗」。 如果當事人習慣當受害者、不願負責,在遇到事件時,他的情緒與認知便會悄悄地往那方面去收集訊息,形成「我就是沒辦法」的解釋,進入「我就是無助、崩潰」的受害者角色。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們常做一種事,就是「與其受人擺佈,不如先發制人地塑造好自己熟悉的角色及情境,然後照舊演,產生熟悉但可接受的挫敗」。 如果當事人習慣當受害者、不願負責,在遇到事件時,他的情緒與認知便會悄悄地往那方面去收集訊息,形成「我就是沒辦法」的解釋,進入「我就是無助、崩潰」的受害者角色。
Thumbnail
情緒的產生是人對生活經驗的一種自然反應。情緒產生先於認知面與意識面,類似本能反應,幫助當事人處理一些緊急和危險的突發事件,EX「感到害怕就先逃跑」。另一種是當事人若面臨失去親人、遭遇挫敗等重大事件,失落與悲傷的情緒也能指引自己進行安撫、重整何謂最重要的事物,再讓生活繼續前進。
Thumbnail
情緒的產生是人對生活經驗的一種自然反應。情緒產生先於認知面與意識面,類似本能反應,幫助當事人處理一些緊急和危險的突發事件,EX「感到害怕就先逃跑」。另一種是當事人若面臨失去親人、遭遇挫敗等重大事件,失落與悲傷的情緒也能指引自己進行安撫、重整何謂最重要的事物,再讓生活繼續前進。
Thumbnail
綜觀古今中外對情緒的研究,心理學家、腦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等對情緒的論述看法,我覺得並沒有真正的把重點說的清楚,所以我大膽的提出來,讓大家來討論研究。從這個章節開始我將提出一套理論模型,簡單的破解情緒是如何被意識觸發的? 要如何避免情緒的困擾?  意識如何觸發情緒? 從前面的章節解說,我們知
Thumbnail
綜觀古今中外對情緒的研究,心理學家、腦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等對情緒的論述看法,我覺得並沒有真正的把重點說的清楚,所以我大膽的提出來,讓大家來討論研究。從這個章節開始我將提出一套理論模型,簡單的破解情緒是如何被意識觸發的? 要如何避免情緒的困擾?  意識如何觸發情緒? 從前面的章節解說,我們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