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活】第3課:「關係」。 你不是一直希望做你自己,為什麼別人不能做他自己?

Wisdom-avatar-img
發佈於「家劇場」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了20年的好書,推薦。

「讀你千遍也不厭倦」的,「用心去活─生命的十五堂必修課(英文書名:LIFE LESSONS)。」


作者是國際知名的生死學大師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以及安寧照顧界(Hospice)的知名領袖大衛‧凱思樂。在面對無數瀕死的病人以及伊莉莎白自己也面臨中風癱瘓,走近死亡的過程,兩個人一起結合了自身的體驗、過去的演講、與病人互動的過程等,一起完成了這本書。

第三課:關係

[原文摘錄]:有些人可能一直找不到生命中那個特別的人,但不代表生命中不會有愛。我們習慣認定只有男女之愛,但沒有一種關係是不重要或偶然的。

人與人的每一個接觸,無論深淺、平淡、快樂或是痛苦,都是有意義的。

每個在生命中交會的人都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你在那當下的樣貌。

因此在關係中如果出現各種問題,在別人身上找答案會讓你分心,你不是一直希望做你自己,為什麼別人不能做他自己?

[讀後反思]:

當我明白體驗到「外在世界就是內在世界的映射」、「人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之後,每次看著那些讓我有情緒起伏,尤其是負面的情緒起伏的人們。
我都會想著:「我內心召喚出了你,到底宇宙是要讓我從你身上學習什麼呢?」


從這個角度看,每個人的出現都有了意義。每個人都帶著給我的功課而來,有些功課很快做完,有些功課需要反覆學習。好難寫,以先不要嗎?可以。

現在跳過了,它總是會再來,直到我完成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你的生命,不虛此行嗎?
90會員
115內容數
我最怕什麼?我最怕有一天我不再對生命感到困惑,然後停止提問。 這裡歡迎問問題,因為好的問題帶來的啟發更甚於答案 https://wisdomtalk.firstory.io/ 【每一個困惑都帶來一個突破。而提問是從困惑前往突破的最快路徑】,請看留言區第一則貼文,裡面有我衷心的歡迎。
2025/03/06
他都不承擔家庭責任,我忙得要死,跟他說了好幾次也沒有用。 我爸就是每件事都持反對意見,我做什麼他都可以嫌,在他眼裡沒有一件事情值得肯定。 我爸媽大吵30多年,我想了很多方法;有時候他們會聽,但很多時候又吵了,每次回家都很心累。 她想要什麼我都會滿足她,要多少錢都給她;喜歡去哪裡旅遊都隨她,只是
Thumbnail
2025/03/06
他都不承擔家庭責任,我忙得要死,跟他說了好幾次也沒有用。 我爸就是每件事都持反對意見,我做什麼他都可以嫌,在他眼裡沒有一件事情值得肯定。 我爸媽大吵30多年,我想了很多方法;有時候他們會聽,但很多時候又吵了,每次回家都很心累。 她想要什麼我都會滿足她,要多少錢都給她;喜歡去哪裡旅遊都隨她,只是
Thumbnail
2024/12/15
一位年輕女性面臨的感情焦慮,關於對未來婚姻及伴侶相處的擔憂。 妳也是正處於關於感情、家庭和個人成長的憂慮或焦慮嗎?這是一種面對內心不安的勇氣寫照。來看看女主角打算怎麼做。
Thumbnail
2024/12/15
一位年輕女性面臨的感情焦慮,關於對未來婚姻及伴侶相處的擔憂。 妳也是正處於關於感情、家庭和個人成長的憂慮或焦慮嗎?這是一種面對內心不安的勇氣寫照。來看看女主角打算怎麼做。
Thumbnail
2024/04/24
身心科工作多年,經歷三位親友意外離世。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問什麼,學到什麼,追尋平靜與祝福,正視心理生病,尊重與祝福靈魂的選擇。
Thumbnail
2024/04/24
身心科工作多年,經歷三位親友意外離世。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問什麼,學到什麼,追尋平靜與祝福,正視心理生病,尊重與祝福靈魂的選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和別人的相處中,我常感到矛盾和糾結,因為自己與別人意見相左,彷彿身體被兩邊方向相反的力量同時拉扯而感到徬徨無助。有時我常以他人為標準,隨波逐流而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他人為鏡,卻不懂分辨是非對錯而活成他人的樣子;有時我會固執己見,雖然堅守立場,卻因與他人隔絕而停滯不前、孤芳自賞。無論是失去主體性
Thumbnail
在和別人的相處中,我常感到矛盾和糾結,因為自己與別人意見相左,彷彿身體被兩邊方向相反的力量同時拉扯而感到徬徨無助。有時我常以他人為標準,隨波逐流而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他人為鏡,卻不懂分辨是非對錯而活成他人的樣子;有時我會固執己見,雖然堅守立場,卻因與他人隔絕而停滯不前、孤芳自賞。無論是失去主體性
Thumbnail
你是使命必達的人生勝利組嗎?一切都在你的控制內嗎?
Thumbnail
你是使命必達的人生勝利組嗎?一切都在你的控制內嗎?
Thumbnail
當你對身邊的人失望、憤怒、傷心,因為「他沒有達到你的期待」、「他不符合你的標準」時,你正在拿出手銬把對方跟自己一起銬住,關進你內心的牢.................
Thumbnail
當你對身邊的人失望、憤怒、傷心,因為「他沒有達到你的期待」、「他不符合你的標準」時,你正在拿出手銬把對方跟自己一起銬住,關進你內心的牢.................
Thumbnail
愛自己、做自己這幾個字已經被用濫到,其實有時候你分不清礎「這樣是愛自己?還是不是?為什麼我好像做了很多愛自己的事,還是不快樂?」
Thumbnail
愛自己、做自己這幾個字已經被用濫到,其實有時候你分不清礎「這樣是愛自己?還是不是?為什麼我好像做了很多愛自己的事,還是不快樂?」
Thumbnail
我們習慣陷入不斷彌補落差以證明自己可以、很好、很棒、很符合大家期待。 那麼,你真心喜歡自己、真誠的欣賞自己跟為自己感動嗎?
Thumbnail
我們習慣陷入不斷彌補落差以證明自己可以、很好、很棒、很符合大家期待。 那麼,你真心喜歡自己、真誠的欣賞自己跟為自己感動嗎?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這是算是一趟自我的修行,十幾年的好友,最後還是寫錯了魯的名字(我家愛犬),說實話,還是失望的,雖然原本就知悉他的模樣。 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行動,表面上是為了對方,但是可能絕大部分都是為了自我感覺良好,填補著自信心和安全感的無底洞,或是在付出的天秤上,期待著回報,無論是情感上或是物質上的回報……
Thumbnail
這是算是一趟自我的修行,十幾年的好友,最後還是寫錯了魯的名字(我家愛犬),說實話,還是失望的,雖然原本就知悉他的模樣。 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行動,表面上是為了對方,但是可能絕大部分都是為了自我感覺良好,填補著自信心和安全感的無底洞,或是在付出的天秤上,期待著回報,無論是情感上或是物質上的回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