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只要有抱負、有才智,都有機會能在所選事業領域登上巔峰。做為知識工作者,你可曾想過在可能長達五十年或更多的職涯中,該如何安身立命、何時又該轉換跑道?長期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在1999年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上的這篇文章《杜拉克教你自我管理》給出了一些提問與建議。
在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將內容整理為兩個部分:掌握人生上半場的五個提問、規劃人生下半場的三種方式,並製作了一張全息圖。
...
掌握人生上半場的五個提問
杜拉克認為人生的上半場有三個課題:了解自我、管理自我,以及實踐自我。
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些課題,我們可以自問以下五個問題:
一、我的長處是什麼?
唯有了解與發揮長處的人,才會有優秀的表現。發現長處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回饋分析,然後就可以採取一些行動,包括專注發揮所長、努力強化長處與避免知識傲慢。同時,藉由回饋分析來察覺與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二、怎麼把事做好?
很少有人了解自己是怎麼完成事情的。把事情做好,各人都有個人的獨特方式,這與人格特質有關。以下四個人格特質,往往就決定了一個人怎麼把事做好,包括自己是閱讀者或聆聽者?自己是怎麼學習的?善於合作還是更傾向單打獨鬥?適合做決策還是當顧問?
對知識工作者來說,自己「怎麼做才會有好表現?」可能比「長處是什麼?」更重要。
三、我的價值觀是什麼?
如果組織的價值系統讓你無法接受,或是不符合你個人的價值觀,在那裡工作勢必會讓你感到挫折而難有表現。一個人想在組織中有所發揮,他的價值觀必須與組織價值觀契合;兩者不需要完全相同,但至少能共存。否則,個人不但會有挫折感,也無法做出貢獻。
四、我的歸屬在哪裡?
成功的事業不是靠規劃來的。如果了解自己的長處、做事方法、價值觀,自然能把握機會,發展出自己的事業。平凡的人如果知道自己的歸屬在哪裡,可以靠著努力而勝任工作,變成傑出人物;反之,放錯了地方只會是平庸的角色。
五、我應該貢獻什麼?
以往不太需要問這個問題,因為決定權不在自己手中。但現在的知識工作者應該學會問自己:我應該有什麼貢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釐清三個重點,包括這需要什麼條件配合?考量我的長處、行事方式與價值觀,如何才能對該做的事做出最大貢獻?以及要達到怎樣的成果,才能真正發揮影響力?
...
規劃人生下半場的三種方式
在多數人從事勞力工作的時代,不太需要操心下半生要怎麼過,只要繼續做原本一直在做的事就好了。但如今大部分的工作屬於知識型工作,在經過四十年的職涯之後,知識型工作並不會結束,只會令人感到厭倦。
這些人在工作上不再學習到新事物、不再有所貢獻,也無法從工作中得到挑戰與滿足;但是他們可能還要再工作二十年之久,甚至更多。因此,需要透過自我管理來引導這些人展開事業第二春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開創事業第二春有三個方法:任職新組織、開拓新事業,或成為社會企業家。
...
自我管理,要像個執行長一樣思考
對於知識工作者來說,做好自我管理,意味著自己的思考與行為要像一家企業的執行長一樣。當知識工作者的職涯生命超過組織壽命逐漸成為常態,人才流動也成為必經的過程,自我管理的必要性也在人類社會掀起革命性的變化。
最後,我整理了一張全息圖,讓你掌握這一篇閱讀觀點。
關於《杜拉克交你做好自我管理》這篇文章的閱讀觀點全息圖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