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以色列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嚴謹的軍事訓練更造就傳奇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他是二零零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絕少數獲此殊榮的非經濟學家。經濟學家透過數學和數據呼風喚雨,平日是華爾街和各國中央銀行的座上賓;區區一個躲在實驗室的學院派心理師,哪有資格在諾貝爾殿堂上與他們一爭長短?這就歸功於他兩年當兵的經歷。
康納曼在以色列出生和成長,之後於最高學府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心理系畢業,然後加入部隊接受訓練。他獲分派到軍官學校的招生部門,負責為有意入學者做心理評估歸納為統計數據,以他們在測試所表現的領導潛能來決定錄取與否。可是,大部分當初獲評為有高度領導潛能的學生,在訓練以至後來執行任務期間,卻不見得是個好領袖。這對康納曼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啟蒙經驗,他發現統計數據並不能用來可靠地預測人類行為。
統計數據真的無法幫助我們預測人類行為嗎?會有更可靠的方法來預測人類行為嗎?這些都是康納曼念茲在茲的問題,並把他引進行為經濟學(behavioural economics)的領域,包括研究人類在經濟行為中如何做選擇。古典經濟學假設人類是理性的動物,做選擇的唯一準則是權衡損益;康納曼質疑這個假設,認為這不能可靠地預測人類行為。
經過多年的研究,康納曼發現人類在經濟行為中做選擇的時候,並不單純理智地計算損益:人一般都是安於現狀的,並以現狀為參照基準(reference)。他們如何決定是否進行會改變現狀的行為?就是斟酌改變所帶來的損益。不過,損益兩者對人的心理影響並不一樣,人厭惡損失的情緒,比喜愛獲利的情緒來得更強烈。這就是說,人做選擇之前,都會先評估行為是否會導致比現狀惡劣的狀況(寧願避免損失),然後才考慮行為是否會改善現況。
例如園遊會主辦單位,為鼓勵來賓在園內消費,給他們每人一次兌換消費券的機會。兌換方式分兩種,一種是付一百元來換兩百元消費券,另一種是付一百元然後抽獎。抽獎的結果有兩個可能,有七成機會獲得五百元消費券,有三成機會獲得一百元消費券。按照康納曼的研究來預測經濟行為,不同的參照基準,會導致來賓選擇直接兌換兩百元消費券,或者選擇抽獎。其中一個參照基準是,直接兌換消費券就百分百確保多賺一百元。把避免損失的原則應用在這個參照基準的話,來賓就不會選擇抽獎,因為抽獎有三成機會賺不到一百元,這對他們而言算是損失。另一個參照基準是本金一百元。同樣套用避免損失的原則,來賓就會選擇抽獎,因為有七成機會讓他們多賺四百元,即便賺不到也沒有損失。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